科研團隊:人類血栓中首次發現微塑料染料顆粒

2022-09-30 10:19:44   來源:科技日報

直徑小于5毫米,甚至小到微納米級的塑料,被稱為微塑料,它們可能是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國際學術期刊《先進研究雜志》日刊發的一篇論文中提到,南京醫科大學夏彥愷教授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駱永明教授團隊首次在人體血栓樣本中發現了一定數量和不同類型的微塑料和染料顆粒。“我們認為,環境因子尤其是微塑料、染料顆粒,可能與血栓的形成存在潛在關聯。”29日,論文通訊作者夏彥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隨著工業生產規模和種類的不斷擴大,在人類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人工合成材料越來越多,降解產生的垃圾碎片和微塑料在環境中大量增加。

“微塑料正成為一種新型的全球污染物,這是一種直徑只有納米級和微米級大小的難以降解的塑料顆粒。它們在海洋、土壤里大量存在,甚至可以被植物的根莖吸收進入食物鏈。”本文第一作者、南京醫科大學副教授吳笛介紹,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探索微塑料對人類會產生何種影響,雖有研究顯示,人體的血液、胎盤等組織器官和糞便排泄物中發現了微塑料和相關染料顆粒,但仍缺乏它們對人類健康產生影響的直接證據。

研究團隊耗時一年多,收集并分析了24例人體主動脈夾層血栓樣本和2例人體急動脈栓塞樣本,在其中共發現87個顆粒物。它們包括1顆低密度聚乙烯,22顆染料顆粒,其他的是鐵化合物和金屬氧化物。染料顆粒主要是酞菁銅和霍斯塔佐綠,鐵化合物包括氧化鐵紅、氧化鐵黃、紅壤、針鐵礦,其他金屬氧化物包括金紅石、氧化鉻。顆粒粒徑在2.1-26微米內,低密度聚乙烯直徑5.1微米。所有顆粒都是不規則形態。

微塑料、染料顆粒對于血栓的形成是如何推波助瀾的?科研團隊發現,患者的微塑料、染料顆粒檢出數量與血小板水高度關聯,并據此提出理論假說。“我們假設,在血液中存在有以微塑料等顆粒為核心的小血栓,這些小血栓不斷吸引血液中的其他顆粒,使血栓不斷增大。另外,血液系統中微塑料等顆粒數量的增加可能會增加小血栓、血小板和顆粒之間碰撞的幾率,從而加速血栓形成。”夏彥愷說。

幾年,不斷有研究發現人體中存在微塑料。2021年,南京大學研究團隊在《環境科學技術》發表相關研究,發現經常喝瓶裝水、吃外賣食品以及工作質為粉塵暴露的參與者,其糞便中的微塑料更多,而體內微塑料含量的升高還可能會加劇腸道炎癥。2022年,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在《環境國際》刊文,證實首次在人類血液中發現了微塑料。

“此次的研究發現也提醒我們,要加強對微塑料、染料顆粒的環境污染控制和排放監測。”在夏彥愷看來,該研究也為微塑料和染料顆粒的健康風險評估、健康效應機制研究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線索和探索方向。(科技日報記者 金鳳)

標簽: 人類血栓 首次發現 微塑料染料顆粒 科研團隊

相關閱讀

科研團隊:人類血栓中首次發現微塑料染料顆

科技

直徑小于5毫米,甚至小到微納米級的塑料,被稱為微塑料,它們可能是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國際學術期刊《先進研究雜志》近日刊發的一篇論文

2022-09-30

我國團隊研制出“三高”特性的新型銀基電接

科技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借鑒貝殼、骨骼等天然生物材料具有微觀三維互穿結構的特性和優勢,該所劉增乾研究員、張哲峰研究員團隊利

2022-09-30

利用人工智能獲取最佳方案 決策智能成數字

科技

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近日報道,決策智能(DI)涉及人們如何作出商業決策,它彌合了專注于分析的數據和人工智能平臺之間的差距。今年5月,

2022-09-30

六硅基量子位處理器首次實現完全控制 有望

科技

荷蘭科學家首次實現了由6個硅基量子比特組成的完全可互操作的量子陣列。而且,他們借助新的芯片設計方法、自動化校準程序,以及量子比特初

2022-09-30

科學家:新藥能使新冠病毒“自斷生路” 動

科技

據29日發表在《自然·化學生物學》雜志上的論文,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名為NMT5的新藥,可使新冠病毒自斷生路。新冠病

2022-09-30

科研團隊:人類血栓中首次發現微塑料染料顆粒

科技

直徑小于5毫米,甚至小到微納米級的塑料,被稱為微塑料,它們可能是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國際學術期刊《先進研究雜志》近日刊發的一篇論文

2022-09-30

我國團隊研制出“三高”特性的新型銀基電接觸材料 相關研究成果在《今日應用材料》上發表

科技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借鑒貝殼、骨骼等天然生物材料具有微觀三維互穿結構的特性和優勢,該所劉增乾研究員、張哲峰研究員團隊利

2022-09-30

利用人工智能獲取最佳方案 決策智能成數字化轉型新趨勢

科技

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近日報道,決策智能(DI)涉及人們如何作出商業決策,它彌合了專注于分析的數據和人工智能平臺之間的差距。今年5月,

2022-09-30

六硅基量子位處理器首次實現完全控制 有望催生可擴展量子計算機

科技

荷蘭科學家首次實現了由6個硅基量子比特組成的完全可互操作的量子陣列。而且,他們借助新的芯片設計方法、自動化校準程序,以及量子比特初

2022-09-30

科學家:新藥能使新冠病毒“自斷生路” 動物實驗表明可顯著降低病毒水平

科技

據29日發表在《自然·化學生物學》雜志上的論文,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名為NMT5的新藥,可使新冠病毒自斷生路。新冠病

2022-09-30

哺乳動物“共同祖先”基因組重建完成 對理解進化和保護工作都具重要意義

科技

從鴨嘴獸到藍鯨,每一種現代哺乳動物都是生活在大約1 8億年前的共同祖先的后裔。人們對共同祖先知之甚少,現在,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通過計算

2022-09-30

新證據表明火星南極冰蓋下存在液態水

科技

據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學》雜志上的論文,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雷達以外的數據提供了首個獨立的證據,證明火星南極冰蓋下存在液態水

2022-09-30

研究人員發現:利用磁場培育細胞肉的新方法 減少對動物產品的依賴

科技

據發表在《生物材料》雜志上的論文,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用磁鐵刺激動物細胞來培育細胞肉的新方法。這項新技術簡化了細

2022-09-29

研究團隊:超薄透氣可長時間測量和處理生物信號 首款網格結構納米電子皮膚面世

科技

韓國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DGIST)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納米結構電子皮膚設備(有機場效應晶體管)。這種電子皮膚設備包含僅一個納

2022-09-29

AI能有效簡化量子問題任務量 10萬個方程減為4個

科技

通過使用人工智能(AI),美國物理學家將一個令人生畏的涉及10萬個方程的量子問題壓縮到一個僅有4個方程的小任務中,且沒有犧牲準確性。發表

2022-09-29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