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高等教育數據咨詢平臺麥可思統計了國內101所高校2021年度的圖書借閱數據,發布了《2021年中國大學生圖書借閱榜》。根據這份榜單,在所有圖書類型中,文學類作品的借閱量“一馬當先”。有研究顯示,部分大學生在閱讀廣度和深度上存在不足。更令人擔憂的,則是一些大學生沒有養成閱讀習慣,特別是對經典作品的閱讀習慣。
大學生不讀書或者沒有養成好的閱讀習慣,對需要深度閱讀的經典作品淺嘗輒止,是令人遺憾的事情。因為以閱讀習慣為基礎,在專業書籍或興趣類書籍的閱讀上有一定的深度,在通識類書籍、科普書籍及其他人文素養書籍的閱讀上達到一定的廣度,是高等教育體系培養合格大學生的基礎指標之一。可以說,沒有一定的閱讀廣度和深度,甚至幾年大學生涯還沒有養成閱讀習慣,很難成為一個優秀的大學生。
人們常常以影響個人閱讀的動力因素和動力來源,將個人閱讀行為劃分為功利閱讀、興趣閱讀、自由閱讀等。功利閱讀指讀書的目的取向為現實的功利服務,閱讀某本書是否有必要,以能否解決現實問題為標準。而興趣閱讀則是以個人興趣為閱讀取向,喜歡某個專業、某本書、某個作家,能從閱讀中獲取內心的愉悅。自由閱讀與興趣閱讀相類,只是已經不太受專業、作者等外部因素的影響,閱讀更多遵從“眼緣”,更加隨心。
對有更多自主意識、對閱讀有了更多理解的大學生來說,功利閱讀往往是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開端,沒有一定的強制性壓力,許多學生很難僅憑內心的饑渴感和興趣戰勝手機、游戲、社交等的誘惑走進圖書館。從我們所了解的情況看,高校內導師的指引和閱讀要求,往往是學生提高閱讀量的最大動力源。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則是制造學生閱讀動力的多源結合,比如評獎(功利閱讀)、對推廣書目感興趣(興趣閱讀)、臨時產生參與沖動(自由閱讀)等。校內教育體系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及群體特點,抓好學生閱讀推廣、推薦閱讀書目、指定閱讀書目等工作,引導大學生多讀、深讀經典。
課堂所學,是學習生涯的基本任務,完成得好,則大學的學習目標完成度的下限不會低,今后的人生下限也不會低。而影響人生“天花板”高度的,則在于學生是否有深度廣度上的閱讀。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僅對學生的專業學習有較大促進作用,而且會對一個人的見識、修養、學養、氣質等產生積極影響,對人生的可塑性也會有無限的可能,“天花板”高了,空間也就廣了。
總之,對高校大學生來說,無論處于何種層次,達到一定的閱讀量及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都應當是成長的重要目標。圖書館等機構應采取多種形式,促進學生的閱讀具備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從中形成學生的閱讀興趣,促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閱讀積蓄動力源。
(作者系西昌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館長)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高等教育數據咨詢平臺麥可思統計了國內101所高校2021年度的圖書借閱數據,發布了《2021年中國大學生圖書借閱榜》。根
2022年的春節,劉玉祥的工作日程依然排得滿滿當當。除夕前一天,他到雞冠山現代農業產業園基地做技術指導;正月初四,走進豐潤區北夏莊前山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高等教育數據咨詢平臺麥可思統計了國內101所高校2021年度的圖書借閱數據,發布了《2021年中國大學生圖書借閱榜》。根
2022年的春節,劉玉祥的工作日程依然排得滿滿當當。除夕前一天,他到雞冠山現代農業產業園基地做技術指導;正月初四,走進豐潤區北夏莊前山
新時代開展勞動教育需要全面深刻地把握勞動教育的本質及內涵,以勞動在推動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決定性作用審視勞動的意義與價值,從而將勞
整理收拾房間,拿起掃帚清掃路邊的落葉,將勞動基地種植的蔬菜送到學校食堂……疫情之下,校園都實施了封閉或準封閉管理,上海高校敏銳把握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雙減決策部署,落實《教育部 中央編辦 司法部關于加強教育行政執法 深入推進校外培訓綜合治理的意見》,近日,教育部
中華體育精神反映著中國體育的價值導向和文化追求,不僅是中國體育的靈魂,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日前,體育法修訂草案二審稿提請十
今天,第十七屆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在線舉行。即日起,留學人員可通過春暉杯大賽官方網站 進行報名,截止時間為7月31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