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記者今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中國國土勘測規劃院組織編撰的《中國生態保護紅線藍皮書(2023年)》(以下簡稱《藍皮書》)首次與社會公眾見面。這是我國首部生態保護紅線藍皮書,系統總結了全面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歷程、方法、成果和實踐案例,提出了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完善生態保護紅線制度的思路和建議。
據了解,生態保護紅線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代表性成果和重大制度創新。自然資源部結合《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的編制,會同生態環境部、國家林草局等部門,首次全面完成了全國陸海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為全球生態保護與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
本次規劃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合計約319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304萬平方公里(占我國陸域國土面積比例超過30%),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通過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把我國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完整保護起來,實現了對重要自然資源、生態空間、珍稀瀕危物種和棲息地的大規模、整體性保護,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自然資產和山清水秀的美麗家園。
據介紹,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做到了“六個堅持”:一是堅持系統觀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把生態、農業、城鎮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是堅持底線思維,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基礎,將生態功能極重要、生態極脆弱,以及具有潛在重要生態價值的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包括了整合優化后的自然保護地,牢牢守住國家生態安全底線,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加快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生產、生活、生態的有機融合,強化人口密集的城市群、都市圈地區的生態功能,塑造更多城市“綠心”“綠肺”,讓廣大市民能夠就近享受綠水青山等美好生態,允許在生態保護紅線內保留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將良好的生態環境轉化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四是堅持自信自立,充分發掘我國國土資源的地域性、多樣性優勢,引導各地立足資源稟賦特點,將寶貴的自然遺產和豐富多彩的景觀資源作為美麗國土的重要標識和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將底線變成優勢,為“兩山”轉化創造條件。
五是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范圍涵蓋了我國屬于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全部熱點區域、90%以上的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國際重要濕地也全面納入,構建起面向全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
六是堅持全生命周期管理,將生態保護紅線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確保“數、線、圖”一致,并落實到實體空間,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定期開展監測和保護成效評估工作,切實加強全生命周期監管,將最嚴格生態保護制度落到實處,確保劃得實、守得住、效果好。
標簽: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