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見習記者 崔文靜 北京報道
一季度積壓需求集中釋放,經濟數據明顯回暖,抬高了市場對經濟復蘇的預期。二季度以來,補償性因素衰減后,經濟動能相比一季度開始轉弱,市場又轉向保守。
(相關資料圖)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黃文濤認為,二季度即是經濟底,下半年經濟將再度復蘇,不應持續悲觀。
在他看來,經濟總體低位運行中已開始顯現一些積極因素,有八大看點:包括主體人群就業明顯改善,工業生產環比轉正、制造業生產PMI回升至枯榮線之上,社零環比結束連續下滑趨勢轉向回升,固定資產投資環比轉正,企業補庫臨近,利潤逐步改善,未來地產后周期大宗消費驅動有望增強,宏觀政策也將針對經濟形勢變化加大調控力度。具體如下:
一、主體人群就業改善。當前我國城鎮青年失業率高,但其數量占比小,不能代表居民部門。我國25-59歲主體就業人群失業率已經持續3個月顯著低于2019年疫前水平,帶動居民部門收入總體回暖。
二、消費內生動能回暖。隨著居民失業率下降、消費信心指數逐步回暖,5月社零總額季調環比增長0.42%(前值0.2%),結束連續2個月走弱趨勢,6月電商物流指數繼續回升,顯示消費內生動能開始回暖。
三、投資支撐再度增強。5月固定資產投資季調環比結束了連續負增長態勢,轉向回升,增長0.11%(前值-0.82%)。民營資本剔除房地產后表現仍不差,尤其制造業投資持續高于全國水平。
四、工業生產低位回升。5月工業增加值季調環比增長0.63%(前值-0.47%),是去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6月制造業生產PMI為50.3%,再次回升至枯榮線之上。
五、工業庫存補庫臨近。5月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增速回落至3.2%,已處于歷史較低水平,6月產成品庫存PMI進一步萎縮至46.1%,去庫即將結束,6月大宗商品銷售指數止跌反彈,顯示下游行業需求回暖,訂貨積極性提升,主動補庫開啟后企業生產將有所加快。
六、企業利潤逐步改善。1-5月國有企業利潤增長10.9%,已大幅好于去年全年水平。工業企業利潤延續負增長,但跌幅也在逐步收窄,且7月之后PPI同比增速將逐步回升,也將加速工業企業利潤改善。
七、大宗消費驅動將增強。今年以來新房銷售好于去年,二手房銷售大幅改善,保交樓要求下竣工也加速,下半年預計地產后周期大宗消費也有望逐步回升,拉動消費總量增長。
八、政策托底將更加有力。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后,經濟運行進一步轉弱。近期國常會指出,針對經濟形勢的變化,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預計7月高層會議對于穩增長政策可能有更加積極的表述。
標簽: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