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繪大展: 品味江戶時代百態 感受中日藝術對話

2022-04-20 10:42:33   來源: 中國文化報

1973年,中國美術館舉辦葛飾北齋作品大型展覽,由此,浮世繪這種日本特色藝術形式第一次被正式引入中國。半個世紀后的2022年,正逢櫻花綻放的季節,由日本駐華大使館支持,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北京文澤時代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主辦,北京歌華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承辦的2022年中日文化藝術交流季“江戶綺想曲——浮世繪大展”于3月26日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啟幕。作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文化活動之一,展覽是中日兩國之間友誼的見證,為中日文化藝術交流的歷史再添新章。

包羅萬象的浮世繪藝術

“浮世”一詞出自佛教凈土宗,意思是“人世虛無飄渺”。我國元代凈土宗高僧日觀曾在詩中寫道:“浮世光陰能幾在,晚香燒罷憶金池。”1661年,在日觀使用“浮世”一詞約300年后,“浮世”一詞首次在日本出現。一位名叫淺井了意的作家在《浮世物語》中寫道:“活在當下,盡情享受月光、白雪、櫻花和鮮紅的楓葉,縱情歌唱,暢飲清酒,忘卻現實的困擾,擺脫眼前的煩憂……這就是所謂的‘浮世’。”淺井了意感悟“浮世”之后,沒像日觀一樣看淡浮世、清心寡欲,而是覺得美好的當下不能辜負,應該盡情欣賞享受。

兩人都覺得“浮世”皆空,但應對的態度和辦法完全不一樣。按照淺井了意的理解角度,將“浮世”與“繪”結合起來,浮世繪就有了一種精神,一種積極把握今天、活在當下的精神

浮世繪是指以寫意線描為主要繪畫語言描繪日本江戶時代市民生活的木刻版畫。只要跟江戶時代的市民生活相關的,都能畫入浮世繪。最流行的浮世繪有三類:一是描繪各類美人的“美人繪”,二是描繪歌舞伎明星的“役者繪”,三是描繪各類風景名勝的“名所繪”。其他還有武者繪、相撲繪、百物繪等。浮世繪就像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包羅萬象。

經典作品展示日本社會

據了解,“江戶綺想曲——浮世繪大展”布置在約1500方米的沉浸空間中,分為“花未眠”“江城”“百美圖”“和之境”4個單元,收納了140余組浮世繪經典作品。難得的是,本次展覽完整展出了浮世繪風景畫中最知名的作品——葛飾北齋的《富岳三十六景》與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這也是這兩個系列展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展出。

歌川廣重是幕末時期的浮世繪風景畫大師。“歌川派”是19世紀中期席卷幕末江戶浮世繪界的最大流派,直系畫師多達150余人,幾乎涵蓋了浮世繪的所有題材。歌川廣 重有著沉穩的格和細膩的畫風,擅長用詩化的意境渲染凡的生活,喚起人們濃郁的鄉愁和對傳統的懷念,由此他也被人稱為“鄉愁廣重”。此次展出的《蒲原夜之雪》是歌川廣重所有雪景作品中最精彩的一幅,畫面描繪的是大雪的寒村之夜,走著3個沉默的行人,四周一片寂靜,似乎只有踏雪的腳步聲在耳邊沙沙作響。東海道地處太洋西岸,氣候溫暖。蒲原所在的今靜岡縣靜岡市清水區,現實中見不到這樣的大雪。因此,這幅作品是他的虛構之作。事實上,歌川廣重在任何一幅作品中都沒有完全寫實,畫的都是自己的心象風景。雨雪與月色星斗下的寧靜夜景是他的拿手好戲,能讓人領略到典型的日本風情和純粹的鄉土感覺。

葛飾北齋因其創作的《神奈川沖浪里》而舉世聞名。神奈川沖是從三浦半島到橫濱附的江戶灣沿岸海面,畫面包括遠景富士山與海面上3艘押送鮮魚蔬菜的船,每艘船上有8名槳手。大海洶涌澎湃,船夫緊緊抱住船身隨波逐流。翻滾的浪花又引導觀者的視線,使處于畫面下端的富士山雄姿不減。鷹爪般的浪花和日本傳統裝飾圖案有共通之處;藍白相間的海浪紋樣吻合當時流行的“縞模樣”條紋裝飾時尚,從而博得了歷來熱衷新鮮事物的江戶人的喜愛。葛飾北齋以獨特的“三分法構圖”和透視法相結合,形成以富士山為中心的向心式構圖。《神奈川沖浪里》是傳統美術和西方技法的集大成之作,是代表日本美術的經典作品。

另據介紹,本次展覽的大多數作品是狹義浮世繪作品。廣義浮世繪則更寬泛一些,從創作形式上來說,除木刻版畫之外,會涵蓋由繪師親手繪制的“肉筆繪”;從時間跨度上來說,也不只是江戶時代的浮世繪,還包括1868年以來的浮世繪。

展覽學術顧問、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荒井經表示,浮世繪是追溯日本社會民文化的寶貴資料,希望大家能夠從展覽中感受日本民社會的活力和變遷。

中日文化交流的盛宴

寫意線描是中國的傳統繪畫語言,大概從唐代開始傳入日本,逐漸成為日本繪畫語言的一部分,并且成為浮世繪的主要繪畫語言。透視、光影等西方繪畫語言后來也融入了浮世繪,但不是主要的。這也是為什么人們看浮世繪的時候,總有一種熟悉感、親感。

歷經300余年,浮世繪的影響深入亞洲及歐洲,對19世紀的印象派、后印象派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江戶綺想曲——浮世繪大展”正是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與北京文澤時代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繼2021年的“從庫爾貝、柯羅到印象派——來自法國諾曼底的光影世界”之后,在2022年就印象派延續策劃的又一世界文明藝術大展。展覽及相關活動不僅提供了穿越時間的日本歷史游歷,也是跨越空間的中日藝術對話與交流,表達了對中日長久友好的企盼。

展覽學術顧問、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潘力表示,本次展覽為中國觀眾帶來浮世繪從草創初期到衰退式微300余年歷史中不同時期的作品,呈現了日本民族特有的自然觀以及江戶時代的市民生活、娛樂消遣和審美時尚,是今年難得的一場浮世繪視覺盛宴。

日本駐華大使館新聞文化公使貴島善子表示,通過浮世繪可以窺探江戶時代日本人的生活方式,還可以從畫中描繪的和服紋飾及隨身物品的花紋中探究日中兩國文化、俗的共同點和日中交流的歷史,期待展覽能為中國朋友距離感受日本提供良機。

“江戶綺想曲——浮世繪大展”將持續至6月5日。除葛飾北齋與歌川廣重的作品外,還有70余幅珍貴的浮世繪作品系首次在中國亮相。同時舉辦的“江戶物語——日式創意市集”匯集百戶商家,有日本文具潮玩、日式小吃以及和風和服角色扮演、手工坊、主題論壇等活動,為觀眾生動展現日本江戶時代的社會風貌,還原生活百態。(本報記者 李 琤 文/圖)

標簽: 浮世繪大展 品味江戶時代百態 中日藝術 藝術對話

相關閱讀

浮世繪大展: 品味江戶時代百態 感受中日

文化

1973年,中國美術館舉辦葛飾北齋作品大型展覽,由此,浮世繪這種日本特色藝術形式第一次被正式引入中國。近半個世紀后的2022年,正逢櫻花綻

2022-04-20

中華美食文化走出去:從入口到入心

文化

撲面而來的中國年味兒,香噴噴的豆包谷愛凌是愛吃餡餅,外國人還愛吃餃子……4月8日舉辦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 在講話中

2022-04-20

山東:非遺傳承10年走出富民興業路

文化

研究熱點素材、搭配鮮艷色彩、創新圖案設計……4月12日,山東省高密市的一處工作室內,聶家莊泥塑傳承人聶鵬正在電腦前進行文創設計。這個9

2022-04-20

2022年一季度國內旅游數據發布 國內旅游總

文化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發布2022年一季度國內旅游數據情況。根據國內旅游抽樣調查統計結果,2022年一季度,國內旅游總人次8 30億,比上年同期減少

2022-04-20

2022年度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精品(新媒體)

文化

為深入貫徹落實 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推進實施中

2022-04-20

浮世繪大展: 品味江戶時代百態 感受中日藝術對話

文化

1973年,中國美術館舉辦葛飾北齋作品大型展覽,由此,浮世繪這種日本特色藝術形式第一次被正式引入中國。近半個世紀后的2022年,正逢櫻花綻

2022-04-20

中華美食文化走出去:從入口到入心

文化

撲面而來的中國年味兒,香噴噴的豆包谷愛凌是愛吃餡餅,外國人還愛吃餃子……4月8日舉辦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 在講話中

2022-04-20

山東:非遺傳承10年走出富民興業路

文化

研究熱點素材、搭配鮮艷色彩、創新圖案設計……4月12日,山東省高密市的一處工作室內,聶家莊泥塑傳承人聶鵬正在電腦前進行文創設計。這個9

2022-04-20

2022年一季度國內旅游數據發布 國內旅游總人次8.30億

文化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發布2022年一季度國內旅游數據情況。根據國內旅游抽樣調查統計結果,2022年一季度,國內旅游總人次8 30億,比上年同期減少

2022-04-20

2022年度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精品(新媒體)推介工作開展

文化

為深入貫徹落實 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推進實施中

2022-04-20

浙江省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政策意見(節選)

文化

近日,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4部門聯合印發《浙江省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政策意見》。本報特摘編適用于文化和旅游業的

2022-04-20

各地文化和旅游人才工作成效顯著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

文化

4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全國文化和旅游人才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

2022-04-20

山東歌舞劇院加強青年藝術人才培訓 春季練功正當時

文化

4月17日是星期天。山東省濟南市文化西路123號,門口經過的路人被院內的音樂吸引,紛紛側目張望。這里是山東歌舞劇院,十幾位演員周末都沒有

2022-04-19

?嘉興周末藝術沙龍多渠道開展藝術普及 不斷提升參與者獲得感幸福感

文化

為豐富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嘉興市文化館于去年著手探索與社會力量攜手,為全市廣大藝術愛好者打造一個周末文藝休閑的新去處。多番調研

2022-04-19

陜西韓城市司馬遷圖書館:?當好“文史之鄉”文旅代言人

文化

陜西韓城,古稱龍門夏陽少梁,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史學家司馬遷的故鄉,是一座文化古城,同時也是旅游名城,2006年被評為中國優秀

2022-04-19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

去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助力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中小企業是穩定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長期戰略。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

工銀瑞信累計創造投資回報4707億元 夯實投研能力建設

公募基金行業的本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首要社會責任就是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的資產管理服務。作為國內首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