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全國文化和旅游人才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文化和旅游人才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黨管人才,堅持人才引領發展,扎實推進文化和旅游人才工作重點任務;要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德才兼備、德藝雙馨的名家大師、高水平領軍人才和優秀青年骨干人才,統籌推進各方面人才隊伍建設;要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多年來,全國各地文化和旅游人才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積累新經驗,持續為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
浙江錨定建設“全國文化和旅游人才新高地”總目標,正在實施人才培養“十百千萬”工程,重點造就10名成就突出、社會影響廣泛的領軍人物,培養100名專業過硬、帶動作用明顯的拔尖人才,培育1000名在各領域嶄露頭角的青年英才,挖掘1萬名才藝出眾、熱心服務群眾的基層能人。
“我們抓好領軍人才隊伍建設、青年骨干人才隊伍建設、未來人才培養三大梯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褚子育介紹,近年來,浙江實施文化名家大師“引鳳”計劃,搭建浙江文藝創研中心、省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等平臺;實行藝術家駐村制度,柔性引進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等知名高校的藝術家;同時,針對藝術人才實施“新松計劃”,針對文博人才實施“新鼎計劃”,針對旅游人才實施“春蕾”計劃;探索文教結合新路徑,與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6所知名高校開展戰略合作,讓骨干人才搞科研、帶研究生,產學研一體化,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安徽堅持以改革激活人才、以市場吸引人才、以活動鍛造人才,著力發展壯大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隊伍。“如今,在我們安徽文化和旅游領域活躍著5支強有力的隊伍。”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袁華介紹,安徽打造了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鄉村文化協管員隊伍,培養了一支“肯鉆研、善傳承、精技藝”的鄉村文化保護傳承隊伍,培育了一支“在農村、愛農村、為農村”的鄉村演出隊伍,建立了一支“有情懷、有熱情、有擔當”的文化志愿者隊伍,錘煉了一支“有文化、懂經營、善管理”的鄉村旅游示范者隊伍。
“大多數民營院團是活躍在鄉村的文化帶頭人。這些年,通過給政策、給市場、給榮譽,安徽大力扶持民營院團發展。”袁華介紹,近年來安徽實施民營院團“四個十”工程(十大名團、十大名劇、十大名角、十大文化演出經紀機構),對“百佳院團”實行動態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和評選標準。幫助有條件的民營院團與藝術院校開展人才培養、藝術創作等合作。舉辦民營院團培訓班,幫助進行劇本創作、改編、排演,提升專業水平。通過持續培育,安徽省民營院團已發展到近4000家,擁有從業人員6萬多人,成為農村演出市場的生力軍。同時,面向城鄉文化熱心人、文藝工作者、退休教師等群體,安徽招募了1.8萬名志愿者,形成文博社教、藝術普及、閱讀推廣、文明旅游等志愿服務隊伍。
近年來,廣東聚力打造文化和旅游領域領軍人才隊伍,不斷加大培訓力度,近年來投入培訓經費約2300萬元,每年培訓文化和旅游人才約6000人次。同時,成立廣東省博物館“圖像人類學研究中心”“外銷藝術品研究中心”“海洋出水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指導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統積極實施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如深圳實施“鵬城英才”計劃文化名家名師和文化創意人才專項,對引進的文化和旅游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通過安排專項資金、配備專門工作團隊等方式,支持人才創新創業。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斌說:“我們還與我國港澳地區攜手舉辦高水平的人才交流與培訓活動。比如,舉辦大灣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培訓班;推動珠海通過《珠海經濟特區港澳旅游從業人員在橫琴新區執業規定》,成為全國首部支持我國港澳地區旅游從業人員跨境執業的地方法規;推動港澳青年文創園區建設,如廣州建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20多家,每年投入資金逾1000萬元;佛山依托佛港澳青年融創基地和澳門城文創園,積極打造鄉村文化和旅游創客基地等。”
中青年是人才發展的“源頭活水”。重慶通過夯基壘臺、立柱架梁,不斷健全中青年人才成長成才機制。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劉旗介紹,近年來,重慶市級年均投入1000余萬元用于中青年人才培養、項目扶持。動態調整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提高中高級崗位比例,市屬文化和旅游事業單位專業技術高級崗位比例達到40%,文物博物類事業單位高級崗位比例比國家標準高5個百分點,拓寬了中青年人才晉升的平臺和機會。同時,強化編制保障機制,如增加市屬文博單位編制110余名,專門引進文物修復、研究領域人才。再次,綜合運用公招、遴選、綠色通道等方式,出臺高層次緊缺人才引進優惠政策,支持文化和旅游系統企事業單位年均引進中青年人才400余人。
國家圖書館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深入貫徹落實給國圖老專家回信精神,確立了人才興館戰略。近年來,圍繞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和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國家戰略大局,結合事業轉型發展需要,國圖積極創新、不斷完善有利于人才茁壯成長、脫穎而出的體制機制。
國家圖書館館長熊遠明介紹,國圖以全員能力建設為中心,不斷完善館、部處、科組“三位一體”的培訓體系,全面提升館員業務素養,支持館員持續更新完善知識體系。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人才培養機制,在古籍修復等特色領域構建“師帶徒+崗位研修”的人才培養模式,發揮高級職稱人員和業務骨干的“傳幫帶”作用,推進重點業務領域人才梯隊建設。以干代訓,積極選派業務骨干參與業務實踐和項目研究。選派優秀人才參加國際會議,參與策劃國際性合作項目,建立與其他國家圖書館的人員交流機制。優化人才激勵機制,啟動專業技術崗位聘用工作,制定完善專業技術崗位聘任辦法,調動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的積極性。此外,結合國家圖書館職能和事業發展需要,圍繞業務建設等重點領域,每年支持立項20余項館級科研項目,給予專項經費支持。每年舉辦青年學術論壇,支持、鼓勵年輕員工交流崗位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本報記者 薛 帥)
4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全國文化和旅游人才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
4月17日是星期天。山東省濟南市文化西路123號,門口經過的路人被院內的音樂吸引,紛紛側目張望。這里是山東歌舞劇院,十幾位演員周末都沒有
陜西韓城,古稱龍門夏陽少梁,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史學家司馬遷的故鄉,是一座文化古城,同時也是旅游名城,2006年被評為中國優秀
4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全國文化和旅游人才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
4月17日是星期天。山東省濟南市文化西路123號,門口經過的路人被院內的音樂吸引,紛紛側目張望。這里是山東歌舞劇院,十幾位演員周末都沒有
為豐富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嘉興市文化館于去年著手探索與社會力量攜手,為全市廣大藝術愛好者打造一個周末文藝休閑的新去處。多番調研
陜西韓城,古稱龍門夏陽少梁,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史學家司馬遷的故鄉,是一座文化古城,同時也是旅游名城,2006年被評為中國優秀
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著力穩定經濟增長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本報特摘編適用于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的政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日前印發《內蒙古自治區2022年堅持穩中求進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簡稱《清單》),其中將安排不低于50億元資金,加
為深入貫徹落實 關于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重要論述精神,弘揚草原地區革命文化,推動草原地區生態保護,以綠色發展促進紅色資源保護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