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研學精品項目,滿足青少年校外實踐需要,打造青少年教育實踐基地;輸送精品課程、精品故事、精品展覽進校園,打造“流動的博物館”;與學校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在社會實踐教學中傳播紅色文化……近年來,湖北省武漢革命博物館發揮紅色文物資源獨特優勢,打造了一批叫得響、立得住、群眾高度認可的青少年文化活動品牌。
“在‘雙減’政策下,我們更加積極地‘請進來’‘走出去’,豐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養。”武漢革命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說。
2021年7月22日,武漢革命博物館聯合武漢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開展“童心向黨薪火相傳”青少年暑假公益夏令營活動。來自武漢市黃陂區姚集街石屋山村的30名留守兒童,在社教老師和“紅巷苗苗”小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武漢革命博物館。
社教老師熊思宇的講解深入淺出、幽默風趣,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同學們介紹了武昌農講所的辦學始末。“紅巷苗苗”陳寅歌和馬明慧通過《夏明翰的三封家書》等一個個紅色小故事,讓同學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革命英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執著追求。同學們紛紛表示,要用實際行動踐行少先隊員傳承紅色基因的光榮使命,爭做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以史育人,以文化人。武漢革命博物館充分發揮陣地優勢,不僅打造了黨史國史教育活動、“紅巷苗苗”講黨史之小小講解員培訓班、“武漢1927”沉浸式思政課等紅色活動,其推出的“我們的節日”傳統社教活動,也深受廣大家長和青少年的歡迎。
今年2月15日,武漢革命博物館聯合武昌區文化和旅游局、中華路街道在武漢革命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虎鬧元宵喝彩冬奧”非遺主題親子體驗課專場。湖北雕花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沈松柏等4位非遺傳承人現場秀絕活,引得觀眾連連稱贊。
參加活動的共有20組家庭,小朋友有的是爸爸媽媽陪伴而來,還有的是同學相約結伴而來。在非遺傳承人的帶領下,20組家庭動手動腦創作“元宵+冬奧”元素的作品?,F場氣氛熱烈,歡聲笑語不斷。
武漢革命博物館還于1月26日(農歷臘月二十四)舉辦“迎新春·賞年俗”小年惠民活動,邀請書法名家寫春聯、贈“福”字,引領青少年感受中國書法之美,以美育促德育。
不僅要“請進來”,更要“走出去”。武漢革命博物館潛移默化地將紅色文化、傳統文化滲透于學校教育中,培養有底蘊、有信念、有情懷、有責任的新時代青少年。
2021年10月,武漢革命博物館“紅巷之聲”宣講隊走進武漢三牛中美中學。6位宣講員先后登臺講述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夏明翰、紅軍歷史上最年輕的軍團長尋淮洲、把一切獻給黨的人民工兵吳運鐸等6位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
武漢三牛中美中學高一學生高子沐說:“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夏明翰的故事,作為共產黨員,他也有自己的小家,但是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安居樂業,他放棄了自己的小家,為我們后代奮斗,如今擁有無限可能性的我們也應該發奮圖強報效祖國。”
除紅色故事進校園之外,武漢革命博物館還常態化開展紅色課堂進校園、紅色展覽進校園等活動,生動傳遞黨史力量、詮釋中國精神,并與相關中小學共建實踐教學基地,量身定制紅色文化學習方案,定向培養紅色文化使者。
“不斷鞏固促進博物館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青少年,持續為青少年精神素養的提升注入強大動力。”武漢革命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館將立足館藏資源,結合“請進來”“走出去”等形式,緊緊圍繞重大黨史事件和重要黨史人物開展社教活動,同時結合傳統文化,抓住節假日等時間節點,配合不同主題展覽開展青少年教育活動。
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武漢革命博物館在各場館均配置了自動紅外體溫測溫裝置和手持測溫槍、消毒用品,強化入館游客體溫檢測,嚴格執行“非預約不參觀”制度,每周三次對館內各區域進行消殺,還聘請專業消殺公司開展次氯酸消殺及中央空調清洗,確保場館環境安全。(本報駐湖北記者 瞿祥濤)
文旅中國·百城百藝非遺活力展示平臺依托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自主知識產權系統中傳云,實現對1557個國家級非遺項目、3610個子項非遺傳播大數據
3月17日,國新辦舉行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盛榮華等介紹相關情況并答記者問。據介紹,今年的清朗
文旅中國·百城百藝非遺活力展示平臺依托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自主知識產權系統中傳云,實現對1557個國家級非遺項目、3610個子項非遺傳播大數據
3月17日,國新辦舉行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盛榮華等介紹相關情況并答記者問。據介紹,今年的清朗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總結首屆旅游公益廣告作品遴選暨展播活動經驗的基礎上,決定聯合舉辦第二屆全國旅游公益廣告作品遴
為做好十四五時期藝術基金資助管理工作,服務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文化和旅游部編制的《國家藝術基金十四五時期資助規劃》于近日出臺。據
漫步在杏山旅游管理區韓營村的田間地頭,遠處是若隱若現的山巒和蜿蜒曲折的登山棧道,身邊是被潺潺流水環繞著的古樸農家小院,呼吸間是令人
改編作為話劇劇本的重要來源之一,文學作品的話劇改編早已成為普遍現象,在當下的話劇演出中,這種改編已成為一種比較流行的話劇生產方式和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