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22年央視元宵晚會首次以中國民族器樂類節目(航天員王亞平在空間站演奏的古箏曲《茉莉花》和中央民族樂團演奏的國樂合鳴《齊天樂》)開場,這讓筆者既感到欣慰又感到肩上的責任,欣慰于我們已然進入國潮涌動、自信回歸的新時代,責任在于如何讓傳統國樂折射出時代的光芒。
中央民族樂團40位演奏家共同演繹的《齊天樂》的確不負眾望,以最傳統又最現代的方式獲得了觀眾的交口稱贊和熱烈反響。這次我們呈現的創意和形式是全新的,但主創團隊卻是老搭檔。例如,執導中央民族樂團7次登上《國家寶藏》的于蕾和畢波導演、中央民族樂團駐團作曲馬久越、服裝設計師張婷、形體指導殷碩以及上海敦煌民族樂器一廠的技師們,是他們共同的努力才讓節目得以完美呈現。筆者僅以幾個細節,與大家分享《齊天樂》臺前幕后的故事。
創作初期,于蕾提出是否可以從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樂器作為切入點,主創團隊在研討中一致認為,每一件樂器可以和一個歷史人物聯系在一起,每一個人物又可以和一個故事聯系在一起,經過爬梳史料——諸葛亮空城撫琴、阮咸竹林撥阮、伎樂天反彈琵琶、韓湘子醉酒吹簫、梁紅玉擂鼓戰金山、李憑中國彈箜篌、徐衍一弦稽琴格、李龜年羯鼓會玄宗、戚家軍嗩吶作軍樂、墨子錦衣吹笙等,這一節目設想就立體起來了。但付諸實踐的時候,我們還是經歷了數十次的研討和作曲家的十幾易其稿、取舍的兩難,整個過程十分艱辛。
說到琵琶,大家自然就會聯想到“飛天”樂舞,而關于“飛天”正是筆者多年研究和思考的領域。很多人認為,反彈琵琶這一美妙形象僅是舞蹈造型,“真槍實彈的彈奏”未必是歷史的真實。這一論斷恰恰促使筆者有了“以身試法”的突發奇想。經過瑜伽練習身體的柔韌度,又聯系了上海敦煌民族樂器一廠,根據敦煌壁畫先后復原制作了4把琵琶,從音色、形制到外觀、大小、重量一遍遍試驗,并在服裝設計師賈雷的巧妙設計中尋找到反彈的支點,居然把不可能一步步變成可能。或許,這就是歷史的真實。
關于“飛天”的遐想,還來源于“天宮建站”的夢想成真。王亞平在空間站用古箏演奏的《茉莉花》對接了我們在央視1號演播大廳演奏《齊天樂》的夢境,這讓人真切地感受到,無論是航空領域的“飛天”還是藝術領域的“飛天”,都以自信的姿態屹立于國際舞臺!
節目一經播出,贏得了可觀的收視率和點擊率,也一路沖上了熱搜,關注度看起來是數字,但數字背后卻是民心。這讓人清醒地意識到,從來沒有一個時期的大眾文化占據著如此主流的文化地位,而且大眾文化在迅速地“青春化”。援引于蕾的話:“不能誤解‘90后’的有趣靈魂。”這一次,作為國家藝術院團的藝術家,真正俯下身子,傾聽年青一代的民心。青年觀眾的反饋也給所有主創人員和藝術家極大的鼓勵,也鞭策著大家繼續把中國故事講好。于是,我們有了新的設想,將在《齊天樂》的基礎上進一步延展,以舞臺藝術的呈現形式,打造系列品牌劇目《寶藏國樂》,并計劃在世界各地巡演,因為,筆者始終認為,我們有實力也有能力創造出影響世界的好作品,讓好聲音成為最強音!
(作者系中央民族樂團團長)
前不久,2022年央視元宵晚會首次以中國民族器樂類節目(航天員王亞平在空間站演奏的古箏曲《茉莉花》和中央民族樂團演奏的國樂合鳴《齊天樂
提到話劇《茶館》,大家都知道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作品;說起兒童劇《馬蘭花》,必然會聯想到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搜索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
新冠肺炎疫情反復波動之下,北京演出市場動能強勁。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北京市共推出2415臺演出劇目,舉辦營業
經專家嚴格評審,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于近日公示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22年度資助項目名單,18個來自我國香港、澳門地區藝術機構、藝術
前不久,2022年央視元宵晚會首次以中國民族器樂類節目(航天員王亞平在空間站演奏的古箏曲《茉莉花》和中央民族樂團演奏的國樂合鳴《齊天樂
提到話劇《茶館》,大家都知道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作品;說起兒童劇《馬蘭花》,必然會聯想到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搜索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
新冠肺炎疫情反復波動之下,北京演出市場動能強勁。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北京市共推出2415臺演出劇目,舉辦營業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紅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是上海的文化底色。近年來,上海文化和旅游事業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
經專家嚴格評審,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于近日公示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22年度資助項目名單,18個來自我國香港、澳門地區藝術機構、藝術
3月2日,我國規模最大的一次古沉船整體打撈與保護工程——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與文物保護項目在上海正式啟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
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2021年國家文物局收到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交辦代表建議139件、政協提案141件,共計280件,承辦數量比2020年增長近40%
今年1月27日上午,在山西省晉中市平遙古城考察調研時指出,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不僅屬于我們這一代人,也屬于子孫萬
電影《長津湖》上映60天后累計票房達57 22億元,該片登頂中國電影票房冠軍,位居2021年全球票房榜榜首。在全球電影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2月15日元宵節這天,近30位中日韓友人登上武漢黃鶴樓,在天下絕景之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他們看大江奔流、一橋飛架、三鎮鼎立,在壁畫廳認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