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仍不肯匿跡,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或許會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與其并行,放眼整個世界,后疫情時代的社會生態、經濟生態、人文生態均會產生不同維度、不同程度的裂變和重組,文化生態以及更為“小眾”和“邊緣”的戲劇生態,如何應對?如何發展?是整個文脈版圖上舉足輕重的一環。我們都還記得2020年和2021年這兩年的春節時分,戲劇隱身,舞臺停擺。時間來到2022年,乘著冬奧會的東風,京城舞臺呈現出一派盎然春色,令人對戲劇的未來充滿期許。
名家名劇聯袂報春
過大年,看大戲,這是祖輩傳下來的習俗。這大戲,當然就是國粹戲曲,每年春節,各劇種名家名角你方唱罷我登場,群芳爭艷,好戲連臺。虎年春節前后,京、昆、評、梆、曲五大劇種的領軍院團和領銜主演在京城各個劇場粉墨亮相,絲竹管弦,賞心悅目。
長安大戲院和梅蘭芳大戲院歷來都是全國戲曲的風向標,春節期間的安排沿襲著以往慣例,分別由北京京劇院和國家京劇院以頗具票房號召力的名家新秀“駐場”,亮出《楊門女將》《打金磚》《大鬧天宮》《鳳還巢》等傳統劇目和《郭琇洗堂》等新編劇目的戲碼,兩大劇院的中青年藝術家全梁上壩,追隨者眾。
北方昆曲劇院在京城的各劇場連續推出《牡丹亭》《連環記》《焚香記》等經典劇目和《流光歌闋》《趙氏孤兒》等新編戲,北昆的當家陣容一覽無余。中國評劇院的新版評劇《祝福》亮相于2022年初始之日,調性簡約,張弛自如,以戲曲之魅勾勒文豪之深刻、之銳利、之憂思、之坦蕩。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在開年之始便推出第五屆新年優秀劇目展演,包括《春秋筆》《王春娥》《弄巧成拙》《清風亭》等。北京市曲劇團主辦的第八屆天橋小年文化廟會暨老舍京味文化節于1月23日至28日如約而至,《茶館》《正紅旗下》《王致和》等劇目以濃郁的京腔京韻再現天橋。
線上展播躍上航道
疫情以來的國內國外,線下演出走走停停,隨之而來的“在線”模式應運而生,并呈風起云涌之勢,客觀上開發并放大了互聯網對戲劇的承載和傳播作用,或多或少也會對戲劇的未來樣貌尤其是生存狀態產生一定的影響。縱觀近兩年“線上云端”的戲劇現象,從實際效果看,無論是戲曲還是音樂劇,尤其是從國外引進的如“新現場”這樣的經典劇目的精良制作,均形成文藝網民的追逐熱點,《簡·愛》《第十二夜》等劇目被一再刷屏。這也為戲劇的“云傳播”打開一扇天窗。
在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的指導下,國家京劇院攜手中國移動咪咕公司打造的經典版《龍鳳呈祥》從1月25日至2月15日以“5G+4K”的演播樣式再現春節檔,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彰顯京劇國家隊的引領示范作用。國家大劇院的“春天在線”系列線上演出呈現出一如既往的高品質。中國評劇院推出2022春節線上展播,《良宵》《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相繼與戲迷隔網聯歡。
當然,無論“云現象”如何風起云涌,都不可能對戲劇的劇場屬性有根本性的動搖和顛覆,線上也好,線下也罷,戲劇的根本一定是在劇場。以劇場演出為主,輔之以戲劇影像放映,或許會成為今后一個時期內業界常態。我們要在強化戲劇的舞臺屬性的同時,拓展它的傳播路徑,讓戲劇由“小眾”融入“大眾”。
戲劇產業整合在即
盡管近期的舞臺演出受疫情影響而多有變故,期待中的爆款如話劇《寄生蟲》以及復排的《風華絕代》《武則天》等劇目的演出計劃相繼取消或延期,不過從2022年的元旦到春節假期的演出境況看,戲劇界的抗壓能力和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的心態和理念,顯然不可與前兩個年度的同一時期同日而語。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全家福》《古玩》《丁西林民國喜劇三則》《天下第一樓》《天邊外》《她彌留之際》和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四世同堂》等劇目在春節前扛起話劇的門面,北京演藝集團集結業界精英創排的《簋街》充溢著濃濃的京城煙火氣,《戀愛的犀牛》《麗南山的美人》《枕頭人》等民營機構包括開心麻花的作品撐起春節前后話劇界的半壁江山。
春節期間的兒童劇演出熱點頻頻。北京兒童藝術劇院的《冰墩墩雪容融之冰雪夢》是一臺聚焦冬奧會的兒童音樂劇受到熱捧。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和中國木偶藝術劇院亦讓數臺經典或新排劇目再度亮相。最為驚艷的是剛剛啟動的天通苑文化藝術中心365劇場,其推出的2022春節親子演出季反響熱烈,《米小圈之李白白不白》《海洋G指令》《侏羅紀時代》這三部民營機構的作品,宜古宜今,生動益智,上座率之高令人咂舌。
京城今年的春節舞臺,融匯古典品質與時尚氣質的舞劇依舊亮眼。北京歌舞劇院的《五星出東方》及中國歌劇舞劇院的《李白》和《孔子》在北京演藝集團第二屆新春賀歲演出季和國家大劇院“藝術送福”演出季中再度登臺,瑰麗無限,演出氣氛熱烈。略顯遺憾的是,幾個頗具聲望的民營機構的舞劇作品“缺席”春節檔。
的確,戲劇“復市”需政策扶持,從不完全信息來看,疫情期間有成本無利潤的停擺狀態,使后疫情時代的民營戲劇的生存局面頗為嚴峻。可以這么說,占據著京城半壁江山的民營戲劇,“復工”不易,“復活”艱難,“復市”則難上加難。如何恢復元氣,闖過難關,這是亟須思考并應對的現狀。
環顧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尤其是2022開年伊始的戲劇舞臺,明顯地感覺到經過疫情的洗禮之后,依舊生機盎然,良性的、健康的戲劇生態的養成,是待解課題,也是大勢所趨。
(作者梧 桐 系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
2月12日,北京冬奧會交響組曲《冰雪相約》在順義大劇院上演。隨著第一聲美妙樂音的奏響,大屏幕上第一片雪花開始飄落,音樂意鏡與奧運精神
2月11日,河南省文物局長會議在鄭州召開。會議指出,2021年, 致信祝賀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河南全省文物系統認真貫
為認真貫徹落實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
持續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仍不肯匿跡,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或許會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與其并行,放眼整個世界,后疫情時代的社會生態、經濟生態、
2月12日,北京冬奧會交響組曲《冰雪相約》在順義大劇院上演。隨著第一聲美妙樂音的奏響,大屏幕上第一片雪花開始飄落,音樂意鏡與奧運精神
大年初一,一場虎虎生福民族藝術展演拉開了廣西民族博物館里過大年的序幕。擺滿紅燈籠、紅色春聯、紅色禮盒的舞臺上,非遺傳承人唱著壯鄉的
2月11日,河南省文物局長會議在鄭州召開。會議指出,2021年, 致信祝賀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河南全省文物系統認真貫
為認真貫徹落實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又到一年元宵時,賞春花、趕燈會、猜燈謎、看焰火、戲冰雪、追冰墩墩……全國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統在嚴格落實新冠肺
千年火山島,風景美如畫。廣西北海潿洲島,位于北緯21°的國際濱海黃金旅游帶上,是中國最大最年輕的火山海島。潿洲島獨特的地貌景觀和
2月8日正月初八,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舉行明代葫蘆窯點火儀式,景德鎮古窯文化研究院院長周榮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燒窯
2月10日,記者從北京市東城區政府新聞辦獲悉,東城區新春伊始推出戲劇之城會館有戲文藝工作者之家以及文化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導則等最新政
春節期間,安徽省公共圖書館聯盟各成員館實行延時錯時開放,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努力營造圖書館里過大年的喜慶氛圍,為讀者打造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