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來,陜西省延安市群眾文化工作者在挖掘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精心創作了數以百計的優秀作品,如陜北說書《半碗饸饹》、陜北道情《一條棉被》、聲器樂組合《延安紅》、舞蹈《昊天灃鼓》、小品《二狗脫貧》等,其中不乏斬獲全國及省級群星獎的優秀之作。這些天來,廣大市民和群眾足不出戶,通過延安市文化藝術中心數字平臺,不但可以欣賞這些極具本土特色的文藝精品,還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年味。由延安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延安市文化藝術中心承辦的優秀劇目展播活動,將歷屆“延安過大年”元宵節秧歌展演中的精彩片段,以及歷屆延安市小戲調演、社區文化節、校園文藝匯演中涌現出來的優秀劇(節)目等精彩呈現。
這也是第39屆“延安過大年”暨2022年春節文化旅游系列活動呈現的新特色,即以線上為主,通過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方式,讓“延安過大年”這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和新春文化品牌更親民、更有影響力,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弘揚延安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為新一年延安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凝聚力量。
自1982年首次舉辦以來,“延安過大年”已經成為延安人民鬧新春、賀新年不可或缺的年味大餐。受疫情影響,原來的經下聚集式活動并不符合當前疫情防控的要求,突出線上服務不僅是應對疫情的權宜之計,也是更好彰顯延安春節文化活動良俗、提升服務效能的現實需求。
2月6日,第39屆“延安過大年”系列活動之戲曲公演在延安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拉開序幕,寶塔區民眾劇團為廣大群眾獻上了首場演出,線上線下吸引了眾多觀眾。
“這場演出確實不錯,特別喜慶。”觀眾李世雄笑著評價。演出現場,開場舞《大秧歌》瞬間將熱鬧的春節氛圍拉滿,而眉戶小戲《十二把鐮刀》、秦腔《包公賠情》選段、《周仁回府》選段等傳統小戲,讓戲迷朋友看得津津有味。“我們從年前就把全團人員召集起來,認真地排練,精心地創作,在新春奉獻給咱延安父老鄉親。”國家一級導演、寶塔區民眾劇團團長苗寶平說。
為營造歡樂喜慶、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延安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抽調縣(市、區)專業藝術團體,從2月6日至15日,在每天下午和晚上兩個時段,分別在文化藝術中心廣場和延安紅街大眾戲樓廣場、圣地河谷金延安鐘樓廣場等地舉行戲曲公演,為市民游客送上歌舞小戲、現代小戲、古裝本戲等文藝大餐,進一步推動了文旅產業的融合,帶動企業復工復產。記者發現,演出現場秩序井然,多位工作人員和文化志愿者通過設置區隔空間,避免人群過度聚集。此外,每場演出均在多個網絡平臺上同步直播,方便各地的群眾觀看。
第39屆“延安過大年”暨2022年春節文化旅游系列活動從1月17日開始,在一個月多的時間內共安排了17類活動,其中線上活動8類,線下活動9類,包括文化惠民演出、戲曲公演、主題展覽、全民閱讀推廣、秧歌(曲藝)定點展演、冰雪體驗、迎春年貨節等。截至目前,全市共開展了各類春節文化和旅游活動164項,其中線上活動92項、線下活動72項。
“今天收到了兩本經典暢銷書,是圖書館送給我們讀者特別的新年禮物,非常開心。”延安市民楊寧說。2月8日是延安市圖書館在疫情之后、新年之際全面開館的第一天,為進一步豐富和活躍廣大市民群眾春節文化生活,圖書館開展了“館長送福·新書贈讀”活動,為讀者送上新春祝福。其實從1月25日起,延安各級圖書館就開展了優秀圖書和延安精品旅游線路推薦、讀書分享、“春節知識我知道”闖關答題、少兒繪本系列講讀等線上全民閱讀活動,讓書香和年味兩相宜。
“這老虎一看就是咱們中國的,因為它身上有著傳統特色花紋,還有著對稱之美……”2月10日,孫阿姨帶著小孫孫來到了延安市文化藝術中心,一幅《虎年有色》的剪紙作品讓她打開了向后輩講述傳統藝術的話匣子。作為第39屆“延安過大年”系列活動之一,剪紙藝術展通過《兄妹開荒》《安塞鼓王》《四十年輝煌》等200余幅精美剪紙作品,從不同維度表達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對祖國深深的熱愛。
本次剪紙藝術展共分為抗疫篇、民俗篇、生肖篇、紅色延安和鬧元宵5個篇章,并利用延安數字文化館、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的線上展將長期為廣大網友傳遞陜北剪紙的火紅魅力。
除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外,今年的春節文化和旅游活動還呈現出社會效益與產業效益相結合、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相結合、活動開展與疫情防控相結合的特點。
“我們在突出社會效益的同時,還兼顧了產業效益。比如,指導延安紅街、圣地河谷金延安、棗園1938等網紅打卡地結合‘延安過大年’活動要求,舉辦具有自身特色的相關活動,借此帶動與促進文旅企業復工復產。”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為保證第39屆“延安過大年”暨2022年春節文化旅游系列活動順利進行,延安市委、市政府特別成立了2022年春節文化活動領導小組,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負責活動日常工作的協調和組織,同時組織近百名文化志愿者全程參與,確保“延安過大年”這一極具關注度、參與度、知名度的延安群眾性傳統文化活動圓滿成功舉辦,不辜負各界群眾的期待。
“本屆‘延安過大年’在籌備之初就考慮到疫情的影響,將活動有序開展與防控要求相結合。著力加強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全面提升線上服務能力,在服務人民群眾的同時推動各級公共文化機構積極轉變服務方式。”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東坡表示,“延安過大年”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不但要確保廣大群眾安全健康、有滋有味過大年,還要實現從年俗活動到構建包含非遺民俗文化、節慶文化、社區文化、廣場文化、文化下鄉、文旅融合六大體系的大型文旅服務平臺的跨越,讓老品牌適應新形勢,保質保量地將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送到群眾心里。(本報駐陜西記者 秦 毅)
數十年來,陜西省延安市群眾文化工作者在挖掘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精心創作了數以百計的優秀作品,如陜北說書《半碗饸饹》、陜北道情《一條棉
在上海工作、回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過年的劉玉龍夫婦,大年初四驅車來到牡丹江市海林市橫道河子鎮游覽。‘慶新春、迎奧運’的大紅
截至日前,虎年春節假日期間,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累計接待國內游客80 77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 13億元。這是鄂爾多斯堅持以文旅消費推動
2021年12月31日,隨著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在青島火車站正式開館,山東省青島市的博物館總數已達108家。近年來,青島持續推進博物館之城品牌
數十年來,陜西省延安市群眾文化工作者在挖掘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精心創作了數以百計的優秀作品,如陜北說書《半碗饸饹》、陜北道情《一條棉
在上海工作、回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過年的劉玉龍夫婦,大年初四驅車來到牡丹江市海林市橫道河子鎮游覽。‘慶新春、迎奧運’的大紅
截至日前,虎年春節假日期間,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累計接待國內游客80 77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 13億元。這是鄂爾多斯堅持以文旅消費推動
2021年12月31日,隨著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在青島火車站正式開館,山東省青島市的博物館總數已達108家。近年來,青島持續推進博物館之城品牌
由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三駕馬車聯合推出,李路執導并擔任總制片人、編劇王海鸰根據梁曉聲獲得茅盾文學獎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人
為更好發揮北京文化旅游優勢,有力支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日前,北京市發展改革委聯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制定并印發《北京市十四五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表彰了一批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其中,吉林省共有6個單位入選全
近日,廣西聲樂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啟動,將為廣西培養一批優秀青年聲樂演員,推動廣西文藝出精品、出人才。近年來,廣西整體聲樂藝術水平取得
為充分展示中華詩詞服務時代、服務大局、服務社會的文化功能,連日來,中華詩詞學會組織帶動全國各地詩詞組織積極行動起來,滿懷豪情地投入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