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公交車在城市中軸線上絲滑行駛,自動駕駛清掃車在街道上穿梭工作,無人售貨車在廣場上招手即停……近日,記者在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街頭看到,越來越多的智能駕駛應用場景正在這里上演。
智能駕駛已不是新事物,但要想大規模應用走進公眾生活,“車路云一體化”發展路徑成為關鍵所在。“車路云一體化”是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一個專業術語,指的是通過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將人、車、路、云的物理空間和信息空間融合為一體,讓智能網聯汽車交通系統實現安全、節能、舒適及高效運行的信息物理系統。通俗來說,即“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強大的云”。
2024年,鄂爾多斯市獲批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眼下,涵蓋公共交通、智慧出行、物流運輸等領域的“車路云一體化”多元場景應用在這里加快落地,“聰明車”跑上“智慧路”正在具象化。
在康巴什街頭,無人接駁智慧站臺上的數字大屏實時顯示各類智能網聯汽車的行駛位置。很快,一輛智能網聯觀光巴士停靠站臺,記者上車后看到,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高瞳坐在駕駛位上,雙手卻并未觸碰方向盤,而是專注監控屏幕。轉彎、掉頭、加速、減速……方向盤自動打輪、擺正,車輛全程平穩行駛。
“車輛搭載的5組激光雷達如‘電子眼’般掃描路況,0.3秒內即可完成紅綠燈識別與障礙物規避。”高瞳介紹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公開道路測試,智能網聯觀光巴士從一開始的走走停停,到現在的絲滑行駛,變得越來越“聰明”,車速也從20公里/小時提高到25公里/小時。
在鄂爾多斯,“聰明車”不止行駛在市區,高速路上疾馳的無人駕駛重卡、露天煤礦里24小時自動作業的無人駕駛礦卡,也正日漸走進現實。
“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鄂爾多斯把物流運輸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鄂爾多斯智能網聯創新中心總經理陳紅軍表示,長線公路運輸由于運營成本較高,進行“車路云一體化”應用的現實需求迫切。“鄂爾多斯貨物運輸需求巨大,全年上線運輸重卡達33萬輛,同時道路環境相對簡單,從商用車和礦用車入手培育‘車路云一體化’無人駕駛應用,可盡快實現商業閉環,有相當大的市場空間。”陳紅軍說。
“聰明車”的安全上路,需要有“智慧路”的配套跟進。鄂爾多斯市逐步分區部署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交通感知設施,完善路側通信設施、路側計算設施等智能化基礎設施,實現重點區域智能路口升級改造。
云平臺則扮演著智能交通大腦的角色,通過收集和處理來自車輛、道路基礎設施的數據,實現全局的協同感知、決策與控制。走進鄂爾多斯“車路云一體化”調度展示中心,巨大的環形曲面屏上呈現著一幅流動的“城市數字孿生圖”,虛擬路網以高精度三維形態鋪展開來,智慧路口、網聯車輛、交通事件等各種信息實時上傳匯總,實現“全市一朵云”。
截至目前,鄂爾多斯已實現全域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吸引華為、踏歌智行、廣汽、金龍等10余家企業投放車輛開展路測。其中,在城市綜合服務領域,部署智能網聯車輛70輛;在大宗貨運領域,部署300輛自動駕駛重卡進行L2+L4領航編隊運輸示范。
標簽:
  4月24日,由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軟件發展大會在京舉辦。本屆大會以人工智能與軟件變革為主題,深入探討人工
 無人駕駛公交車在城市中軸線上絲滑行駛,自動駕駛清掃車在街道上穿梭工作,無人售貨車在廣場上招手即停……近日,記者在鄂爾多斯市康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1至5月,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互聯網業務收入穩定增長,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7735億元,同比增長
為規范網信部門行政處罰行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網信部門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適用規定》
7月2日至5日,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京召開,50多個國家嘉賓和世界貿易組織、金磚國家的智囊團匯聚一堂,搭建國際平臺共議建設數字友好城
  4月24日,由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軟件發展大會在京舉辦。本屆大會以人工智能與軟件變革為主題,深入探討人工
中國汽車的發展速度超乎想象,新能源汽車的科技配置、傳統燃油車的工藝提升,都展現出中國汽車產業強大的創新能力。4月25日,在2025上海國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