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舟貨運飛船計劃今年首飛

2025-05-06 10:26:46   來源:科技日報

4月24日,我國新一代太空“快遞員”——輕舟貨運飛船正式亮相,其初樣試飛船計劃今年首飛,正樣首飛船計劃于明年具備出廠條件,可執行空間站貨物運輸任務。

輕舟貨運飛船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研制,是一款“低成本、高可靠、高應變、高智能”的輕小快捷飛船,也是中國空間站天地貨物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運力適中、快速靈活、效益突出的特點,將進一步增強空間站物資補給的安全性、可靠性,特別是異構備份能力,為中國空間站在軌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輕舟的優勢是個頭小、重量輕,它的自重大概5噸,上行運力達到1.8噸以上,下行運力為2噸。”輕舟貨運飛船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常亮介紹。

輕舟貨運飛船的裝載容積約9立方米,貨物艙的體積為27立方米,可搭載航天員生活物資、科學實驗設備、科學載荷等。艙內采取4層貨架模式,共有40個貨格,為滿足特殊貨物需求,還在貨架上預留了相應接口。

“一體化單艙構型設計是輕舟貨運飛船的突出特點。在滿足任務需求的前提下,該構型能夠提高空間利用率、大大減小了輕舟的外形尺寸,同時可以適應多型火箭,滿足快速發射的需求。”輕舟貨運飛船總指揮、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黨委書記舒嶸說。

“智能化也是輕舟貨運飛船的一大特點。輕舟配備了智能貨物運輸管理系統,可實現貨物的智能識別、定位和管理。”舒嶸說,航天員可以通過語音交互等方式快速找到所需物品,提高貨物取送的效率。

常亮則表示,輕舟貨運飛船不僅可以運輸航天員的生活物資、科學實驗設備等常規貨物,還能搭載各種試驗載荷,支持有人或無人參與的空間科學載荷和多種在軌試驗,滿足空間站多樣化的需求,提高空間站的科研和應用價值。

值得關注的是,輕舟貨運飛船還引入了商業航天的理念和技術手段。例如,首次采用貨物運輸系統抓總的商業模式,將運載與飛船結合的更緊密,做到系統整體優化設計;引入商業航天理念,推動新思路、新器件、新材料在航天領域的快速迭代與應用。

標簽:

相關閱讀

人形機器人在“浙”崛起

科技

2025嘉興馬拉松比賽上,宇樹科技機器人在現場同觀眾互動。 章勇濤攝智澄英達研發的智能復合型人形機器人TR4正在進行化學試驗。 智澄英達

2025-05-05

AI代理向傳統旅行社發出挑戰

科技

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改變世界,旅游業也不例外。從智能篩選旅行目的地,到特色美食推薦;從預訂航班到選擇酒店;從需求預測、

2025-05-05

新華全媒+|人形機器人:賦能工業制造和商

科技

造一臺像人一樣的機器,是人類由來已久的憧憬。具身智能作為人形機器人的關鍵技術,今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江蘇蘇州,部分企業已率

2025-05-05

追光 | 機器人賽場“秀肌肉”,人類握手

科技

最近機器人有點忙在北京跑完半馬又跑到無錫開運動會在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上超過150個形態各異的鋼鐵俠在足球、籃球、格斗競速跑、越

2025-05-05

跑完“半馬”還有運動會,機器人為啥都愛搞

科技

往返競速跑、足球對抗賽、機器人格斗……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近日在江蘇無錫舉行,150多臺機器人選手在運動場上展開比拼。此前的2025

2025-05-05

輕舟貨運飛船計劃今年首飛

科技

4月24日,我國新一代太空快遞員——輕舟貨運飛船正式亮相,其初樣試飛船計劃今年首飛,正樣首飛船計劃于明年具備出廠條件,可執行空間站貨

2025-05-06

鐵路現代物流助力國產汽車出海“加速跑”

科技

中國汽車的發展速度超乎想象,新能源汽車的科技配置、傳統燃油車的工藝提升,都展現出中國汽車產業強大的創新能力。4月25日,在2025上海國

2025-05-06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推進超高清技術端到端全鏈條發展

科技

 2025年為‘超高清發展年’,我們將全面推進超高清端到端全鏈條發展。4月22日至25日,第31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

2025-05-06

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在江蘇無錫開幕

科技

4月25日,首屆具身智能機器人運動會在無錫開幕。本次運動會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設置了包括足球、籃球、格斗、越野跑在內的多項競賽展示項

2025-05-06

加強企業智能化升級引領 工信部明確40個智能制造典型場景

科技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基于制造企業探索實踐,結合技術創新與融合應用發展趨勢,從工廠

2025-05-06

機器人在踉蹌奔跑中前行

科技

 機器人在賽場上踉蹌奔跑,不只是在測試它們的腿力,也是在測試社會的認知、耐心與判斷力。一次次帶有不可預知性的起跑,正是具身智能

2025-05-06

差異化量子計算產業生態逐步構建

科技

量子力學是20世紀以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量子力學的建立催生了第一次量子革命,帶來了激光、晶體管、核磁共振等重大技術突破,改變了我

2025-05-06

用專利交叉許可推動破解“內卷式”競爭

科技

只有在創新上下足功夫,建立技術護城河的同時用好知識產權工具,才能更好地統籌合作與競爭,在國內外技術市場上構筑起自身的競爭優勢前不久

2025-05-05

人形機器人在“浙”崛起

科技

2025嘉興馬拉松比賽上,宇樹科技機器人在現場同觀眾互動。 章勇濤攝智澄英達研發的智能復合型人形機器人TR4正在進行化學試驗。 智澄英達

2025-05-05

機器人蹣跚一小步,新產業發展一大步

科技

4月19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在北京亦莊舉行。讓觀眾看到科技創新成果的同時,部分機器人選手步履蹣跚的畫面也在社交媒體上

2025-05-05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日播時尚2024年虧損1.59億元,能否順利重組轉型“雙主業”受關注

中國網財經2月26日訊 日播時尚2024年年報近期出爐。報告期內,日播時尚實現營業收入8 66億元,同比下降15 7%;歸母凈利潤為-1 59億元,而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