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智能制造應用規模和發展水平大幅躍升,制造業智能化發展成效明顯,有力支撐了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們努力推進數字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目前已培育421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央地協同出臺的系列政策,有力支持了企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全國已建成近萬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經過多年培育,我國智能制造已經取得長足進展,智能制造正在多領域多場景落地開花。例如,在新能源汽車制造車間,借助智能設備,引入機器人、物聯網等技術,實現生產線的自動化改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助力精細化生產;依靠智能巡檢技術,遠在千里之外也能云端管理大型風力發電機,相比人工效率顯著提升。
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產業是落實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制造業緊跟世界發展趨勢、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2021年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提出,2025年要實現供給能力明顯增強,智能制造裝備和工業軟件技術水平及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市場滿足率分別超過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當前,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仍然存在一些短板。比如,高性能芯片、智能儀器儀表和傳感器、操作系統、工業軟件等關鍵核心元器件和零部件不能完全自主掌握。又如,智能制造的國家標準還不夠完善,很多企業應用標準去對標、評價的時候存在“水土不服”。基于此,要多措并舉,穩妥施策,構建智能制造的融合創新生態體系。
筑牢技術基底,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創新。加強核心技術攻關,解決一批基礎性、共性的技術短板。聚焦于制造業生產全過程,以“揭榜掛帥”方式集中科創資源,攻關一批共性和關鍵技術,突破精密加工等先進工藝技術。隨著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實現群體突破和融合應用,智能制造已經進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的新階段,應以智能制造系統軟件、AI大模型和通用仿生機器人的部署應用為重點產業突破方向,支持打造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應用場景。
完善標準體系建設,為智能制造提供“中國范式”。中國智能制造的創新發展,離不開技術和產業生態的標準化。通過加強標準引領,建立健全智能制造領域的標準體系,積極推廣標準的實施和應用試點、示范。鼓勵智能制造領域龍頭企業牽頭打造智能制造的實踐和示范樣本,建設示范性工廠和生產線,探索未來制造的模式和企業形態。支持國內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協同合作,通過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共同參與智能制造標準、規范的制定。
加快中小微企業制造智能化升級。中小微企業既是我國智能制造升級的最大短板,也是未來最大潛力的所在之處。面向中小微企業,可以大規模推行工藝優化、精益管理和流程再造等針對性解決方案。打造“政府—行業龍頭企業—服務機構—中小微企業”多級聯動的推進機制,以信息流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的數據貫通、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實現中小微企業智能化升級。
標簽:
新華網北京6月13日電三面環湖,芳草茵茵。在位于安徽合肥的科學島上,高6米多的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正在運行,這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可支持科學
近日,我國科研人員發表在全球頂級學術機構北歐生態學學會旗艦期刊《生態地理學》(Ecography)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高山地區森林火災在過
近日,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引力團隊教授魏少文、劉玉孝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Robert B Mann教授合作,利用段一士提出的Φ映射拓
新華網北京6月13日電三面環湖,芳草茵茵。在位于安徽合肥的科學島上,高6米多的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正在運行,這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可支持科學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