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擁有自己的內在“電網”。在我們腳下和海底,細菌產生的微小納米線“呼出”多余的電子而形成一張遍布全球的“電網”。美國耶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光是在生物膜細菌中培養這種電子活動的“盟友”。將細菌產生的納米線暴露在光照下,電導率最高可增加100倍。這一發現發表在7日的《自然·通訊》雜志上。
耶魯大學西校區微生物科學研究所分子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副教授尼基爾·馬爾萬卡爾表示,暴露在光照下的納米線電流急劇增加,顯示出一種穩定而強大的光電流,可持續數小時。
從消除生物危害廢物到創造新的可再生燃料來源,科學家們正在尋求利用這種電流的方法,這一發現可能會提供新見解。
幾乎所有的生物在將營養物質轉化為能量時,都會呼吸氧氣以排出多余的電子。然而,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生活在海洋深處或埋藏在地下數十億年的土壤細菌已進化出一種利用礦物質呼吸的方式。
當細菌暴露在光照之下,電流會顯著增加,這讓研究人員感到驚訝,因為大多數接受測試的細菌都存在于土壤深處,遠離陽光照射。以前的研究表明,當暴露在陽光下時,產生納米線的細菌生長得更快。
這項新研究得出結論,即一種名為細胞色素OMCs的金屬蛋白質組成的細菌納米線可作為天然光電導體。當生物膜暴露在光照中,納米線極大地促進了電子轉移。“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光合作用形式。”馬爾萬卡爾說,“由于納米線之間的快速電子轉移,光正在加速細菌的呼吸。”(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
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細胞》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構建出了迄今最詳細、最完整的合成腸道微生物群——由100多種細菌組成,并將其成功移
自然界擁有自己的內在電網。在我們腳下和海底,細菌產生的微小納米線呼出多余的電子而形成一張遍布全球的電網。美國耶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
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細胞》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構建出了迄今最詳細、最完整的合成腸道微生物群——由100多種細菌組成,并將其成功移
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確定了大腦中的一個基因和一組細胞,它們在抑制果蠅的攻擊性方面起著關鍵作用。該研究結果7日發表在《
瑞士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可以預測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冠狀病毒未來可能會出現何種變種;眾多潛在變種中,哪種會感染人類
美國研究人員取得了一項新技術突破,他們開發出一種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達24%,為同類報告中最高,且兼具穩定性。相關研究刊發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HU)研究人員設計出由最小納米管組成的無泄漏管道,可自我組裝和自我修復,且可將自己連接到不同的生物結構,這
英國《自然》雜志7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在婆羅洲發現的一具可追溯至3 1萬年前的人類骨架,此人左腳曾做過截肢手術,而且在術后康復。這一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