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月18日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該校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匡漢暉教授課題組在《實驗植物學雜志》發表論文稱,他們的研究闡明了LsKN1基因調控生菜葉卷曲性狀的遺傳和分子機理。
生菜常被用來做色拉、火鍋配菜等,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蔬菜之一,其葉片形態直接關系到其感官品質。
一般而言,一個葉卷曲的生菜品種和一個葉平整的生菜品種雜交,構建了葉卷曲表型的遺傳分離群體。遺傳定位發現該群體中的一個葉卷曲主效QTL(數量性狀基因座),即LsKN1基因。研究人員通過互補實驗和CRISPR/cas9敲除實驗,驗證了該基因調控葉卷曲的機制。
據介紹,LsKN1基因在不同遺傳背景下,可引起不同葉形變化。實驗室前期研究結果表明,該基因的上調表達還導致生菜結球和掌狀缺刻。LsKN1基因通過不同分子信號途徑調控不同性狀,并在不同遺傳背景下出現不同的表型。這次的研究發現,LsKN1是影響細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合成與降解途徑的關鍵基因,提高生菜葉片中分裂素含量,降低赤霉素含量,可導致細胞面積變大、細胞數量增多、次級葉脈變細密,以及葉脈細胞和葉肉細胞發育紊亂,最終導致卷曲葉片的形成。
卷葉品種中LsKN1基因的上調表達由第一個外顯子上一個CACTA轉座子插入導致。本研究在遺傳轉化過程中,偶然獲得3株CACTA轉座子發生轉座的突變體,這3個突變體的表型由卷葉恢復為平葉,再次證明LsKN1基因中CACTA轉座子的插入是卷曲葉片形成的致變因子。該研究進一步豐富了葉發育理論,將為生菜遺傳育種提供理論支持。(記者吳純新 通訊員蔣朝常 賈越)
記者7月18日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該校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匡漢暉教授課題組在《實驗植物學雜志》發表論文稱,他們的研究闡明了L
據18日《自然·機器智能》雜志報道,為了解動物如何學會走路和從絆倒中學習,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MPI-IS)研究人員建造了一個
記者7月18日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該校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匡漢暉教授課題組在《實驗植物學雜志》發表論文稱,他們的研究闡明了L
在萬里之遙的中國云南,竟有美洲原住民的古老親戚?近日,《當代生物學》發表中國科學家近期首次成功測定的蒙自人基因組序列的研究成果,表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的科學家將機器人技術與生物學相結合,為大腸桿菌配備人工組件,構建出生物混合機器人,未來有望執行抗癌
據18日《自然·機器智能》雜志報道,為了解動物如何學會走路和從絆倒中學習,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MPI-IS)研究人員建造了一個
水沸騰的過程會消耗能量。據近日發表于《先進材料》雜志的一項研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穎的表面處理方式,能夠使水更容
通過模仿生命系統的特征,自組織激光有望帶來用于傳感、計算、光源和顯示器的新材料。據近日《自然·物理》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英國倫敦帝
來自IBM歐洲研究院、西班牙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和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改變了單個分子內原子之間的鍵,并在此基礎上創
近日,蘭州大學潘保田教授研究團隊通過數值模擬估算了天山北麓年輕山地形成和保存的臨界抬升速率,該研究以《年輕山地如何能在前陸盆地形成
7月6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陳中強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外合作者,利用遺跡化石大數
美國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生物學工程師首次研發出一種帶有螺旋狀排列心肌細胞的人類心室生物混合模型。實驗表明,這種排列會使每次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