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里之遙的中國云南,竟有美洲原住民的古老“親戚”?
近日,《當代生物學》發表中國科學家近期首次成功測定的“蒙自人”基因組序列的研究成果,表明這一神秘的古人類屬于現代人類中已滅絕的母體分支,可能是美洲原住民的起源。
在云南蒙自市郊的黃家山山麓發現的馬鹿洞人,又稱為“蒙自人”,是迄今發現的生存年代距今最近但特征與現代人明顯不同的史前人類。
2008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系統采集該地層環境樣品和測年材料,結果顯示整個馬鹿洞遺址的年代范圍約在1.8萬年至1.3萬年前,其中一具典型的頭蓋骨出土的地層年代約為1.4萬年前。
為了揭示“蒙自人”的神秘面紗,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蒙自市文物管理所等單位研究人員合力,對其開展了古DNA遺傳學分析。
“古DNA證據表明,‘蒙自人’是亞洲早期現代人的一位女性,而非古老型人類。其線粒體遺傳世系屬于一種未知的M9*支系,而現生人群的M9支系主要分布于喜馬拉雅地區的藏緬人群和東南亞群島的南島語族中。”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學平研究員說。
“蒙自人”可能代表了早期與中國兩大農業人群的共同祖先有遺傳關聯的狩獵采集者,他們之間有晚更新世的最近共同祖先。“蒙自人”所屬的支系是一個獨立的M9根部支系,反映了晚更新世東亞南部人群豐富的遺傳多樣性。
“這是迄今為止華南和東南亞最古老的人類古DNA研究。”昆明動物研究所宿兵研究員介紹,古DNA技術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馬鹿洞人是現代人,而不是尼安德特人或丹尼索瓦人等古人類。研究團隊整合已報道的世界現代人群和古DNA大數據,進行系統分析,發現作為晚更新世的“中國南方人”,“蒙自人”與最早的美洲原住民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遺傳聯系。
原來,從南方的云南馬鹿洞到北方的黑龍江流域,約1.6萬—1.4萬年前的華夏大地上,已經形成了中國人群共享的一種遺傳背景格局,這種遺傳背景是晚更新世美洲最早定居者的東亞源頭,也是美洲原住民最主要的遺傳成分。
研究人員據此推測,早期東亞人群可能存在一條沿海岸線從南向北遷徙的路線,最終部分人群跨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成為第一批到達新大陸的人。通過重構膚色基因OCA2的一個關鍵突變的跨時空分布模式,研究人員發現導致比東南亞人群“更白”的中國人群淺膚色的這個突變,最早在約7500年前發生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隨后,作為對高緯度地區紫外線照射強度減弱的遺傳適應,該突變的頻率在東亞人群中逐漸上升。
“這些結果表明,東亞大陸人群一些如淺膚色等體質人類學表型,可能在約7500年前就已經形成。”宿兵說,這不僅反映了自然選擇在最近一萬年以來的全新世仍然在影響東亞地區人群的遺傳結構和相應的體質表型,同時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線索。
據18日《自然·機器智能》雜志報道,為了解動物如何學會走路和從絆倒中學習,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MPI-IS)研究人員建造了一個
在萬里之遙的中國云南,竟有美洲原住民的古老親戚?近日,《當代生物學》發表中國科學家近期首次成功測定的蒙自人基因組序列的研究成果,表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的科學家將機器人技術與生物學相結合,為大腸桿菌配備人工組件,構建出生物混合機器人,未來有望執行抗癌
據18日《自然·機器智能》雜志報道,為了解動物如何學會走路和從絆倒中學習,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MPI-IS)研究人員建造了一個
水沸騰的過程會消耗能量。據近日發表于《先進材料》雜志的一項研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穎的表面處理方式,能夠使水更容
通過模仿生命系統的特征,自組織激光有望帶來用于傳感、計算、光源和顯示器的新材料。據近日《自然·物理》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英國倫敦帝
來自IBM歐洲研究院、西班牙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和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改變了單個分子內原子之間的鍵,并在此基礎上創
近日,蘭州大學潘保田教授研究團隊通過數值模擬估算了天山北麓年輕山地形成和保存的臨界抬升速率,該研究以《年輕山地如何能在前陸盆地形成
7月6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陳中強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外合作者,利用遺跡化石大數
美國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生物學工程師首次研發出一種帶有螺旋狀排列心肌細胞的人類心室生物混合模型。實驗表明,這種排列會使每次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科學家找到一種新方法,可以將由砷化鎵制成的微型半導體打印到柔性塑料表面,所得設備的性能可與目前市場上最好的傳統光電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