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數十億個神經元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感覺信息。在眼睛中,被稱為光感受器的特殊神經元可感知光線。11日,美國猶他大學約翰·A·莫蘭眼科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合作者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他們如何將視網膜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的模型,研究神經元是如何死亡的,并介紹了“復活”神經元的新方法。他們恢復了器官捐贈者眼睛中的感光神經細胞,并恢復了它們之間的通信,新發現將改變大腦和視覺研究。
“我們能夠喚醒人類黃斑中的感光細胞,黃斑是視網膜的一部分,負責中心視力(即形覺)以及我們看到細微細節和顏色的能力。”該研究主要作者、莫蘭眼科中心科學家法蒂瑪·阿巴斯博士解釋說,在器官捐贈者死后長達五個小時的眼睛中,這些細胞對強光、彩色光,甚至非常暗的閃光都有反應。
雖然最初的實驗恢復了感光細胞,但這些細胞似乎已經失去了與視網膜中其他細胞“對話”的能力。研究小組發現,缺氧是導致這種通信喪失的關鍵因素。
為了克服這一挑戰,研究小組在器官捐贈者死亡后20分鐘內摘取了其眼睛,并設計了一種特殊的運輸裝置,以恢復器官捐贈者眼睛的氧氣和其他營養。他們還制造了一種設備來刺激視網膜并測量其細胞的電活動。通過這種方法,研究小組能夠恢復在活人眼睛中可看到的一種特定的電信號,即“b波”。這是第一次從死后的人眼中央視網膜上記錄b波。
過去的研究中,科學家在器官捐贈者的眼睛中恢復了非常有限的電活動,但從未在黃斑中實現過。現在,研究人員能夠讓視網膜細胞相互“對話”。
該團隊展示的這一過程可用于研究中樞神經系統的其他神經元組織。這項革命性的技術進步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神經退行性疾病,包括老年性黃斑變性等致盲視網膜疾病。
研究人員指出,與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研究和對動物模型的依賴相比,這種方法可降低研究成本,因為動物模型產生的結果并不總適用于人類。雖然老鼠通常用于視覺研究,但它們眼球中沒有黃斑。未來,研究人員還可在功能正常的人眼細胞上測試潛在的新療法,從而加快藥物開發。(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
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數十億個神經元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感覺信息。在眼睛中,被稱為光感受器的特殊神經元可感知光線。11日,美國猶他大學約翰·
據美國太空網10日報道,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近日宣布,為其熱核動力航天器演示計劃第二、第三階段征集提案。該計劃名為敏捷雙
英國《自然》雜志11日發表的一項衰老學研究顯示,灌注了年輕小鼠腦脊液的老年小鼠之所以出現了記憶改善,可能要歸功于對神經細胞功能具有恢
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數十億個神經元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感覺信息。在眼睛中,被稱為光感受器的特殊神經元可感知光線。11日,美國猶他大學約翰·
據美國太空網10日報道,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近日宣布,為其熱核動力航天器演示計劃第二、第三階段征集提案。該計劃名為敏捷雙
英國《自然》雜志11日發表的一項衰老學研究顯示,灌注了年輕小鼠腦脊液的老年小鼠之所以出現了記憶改善,可能要歸功于對神經細胞功能具有恢
近日,蘭州大學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學中心、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李培榮青年研究員與中山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及高能
在發表于10日《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中,比利時研究人員在分子水平上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確切機制,并在實驗中阻止了病毒感染。該發
據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發現海草場底部蔗糖積累濃度約比此前海洋記錄高出80倍。這些發現表明海
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一直在變異之中,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新挑戰。而針對新冠病毒變異株,新冠疫苗升級的各種研究也一直在緊鑼密鼓進行之中。5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們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與其它靈長類動物在進化之路上分道揚鑣后,人類BRCA2基因上出現
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NEI)的科學家利用人工智能(AI)分析了單細胞分辨率的視網膜色素上皮(RPE)圖像,創建了一個定位眼睛內每個亞群的參考地圖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