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粒月壤 “看清”月球上的風化作用

2022-04-12 10:27:38   來源:

經過成千上萬年的風吹、日曬和雨淋,一塊堅硬的巖石最終會風化成肥沃的土壤。風化作用雖然短時間內不易察覺,但卻一直改變著地球上的地形地貌。

不僅地球,月球上的風化作用每天也都在上演。利用多種電鏡技術,我國科研人員“看清”了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背后的太空風化作用機制。相關研究成果日在線發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報》。

“數十億年來,月球表面遭受了強烈的太空風化作用,包括微隕石撞擊、太陽風及銀河宇宙射線的輻射。這些過程極大地改變了月球表面物質的形貌、結構和化學成分。”4月11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谷立新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類似于地球上的土壤主要是巖石受到風化作用演變而來,月壤也是月巖經過長期的太空風化作用形成的。因此,通過研究月壤,可以深入理解撞擊和太陽風輻射與月球表面物質的相互作用過程與機理,認識月球表面物質演化和空間環境變化過程。

然而,“由于月壤顆粒的尺寸微小且微觀結構復雜,難以區分微隕石撞擊和太陽風輻照的特征差異,目前科學家對太空風化作用機制的認識還不夠清晰。”谷立新強調。

更重要的是,美國阿波羅計劃、蘇聯月球號采集的樣品都處于月球的低緯度范圍,而嫦娥五號采樣點位于中緯度。谷立新表示,嫦娥五號樣品為月球不同緯度的空間風化研究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為此,研究人員利用單顆粒樣品操縱、掃描電鏡形貌觀察、聚焦離子束精細加工、透射電鏡結構解析等一系列分析方法,獲得了單個嫦娥五號月壤顆粒表面的硅酸鹽、氧化物、磷酸鹽和硫化物的太空風化作用信息。

“同一個月壤顆粒上的這些物質,受到太空輻照條件的影響是一致的,為我們進行對比研究提供了基礎。”谷立新說。

研究結果顯示,長時間暴露在外的月壤顆粒表面的礦物相都存在富含硅、氧元素的再沉積層,往下是太陽風輻照損傷層。但是,“太陽風輻照損傷層的結構和化學成分變化與基體礦物的種類有關。”谷立新強調。

結合單顆粒表面的硅酸鹽、氧化物、磷酸鹽等物質形貌及內部結構的分析,研究發現,月壤的太空風化作用主要是受到微隕石撞擊、太陽風及宇宙射線的輻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然而,這些作用的各自貢獻則需要借助于精細的形貌和結構表征才能區分。”谷立新坦言。

通過與阿波羅樣品的分析結果進行對比,研究人員發現,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和阿波羅樣品的表層微觀結構特征沒有表現出較大的差異。“這為月球中緯度的太空風化作用提供了更多的認識,也為月球遙感光譜校正模型在月球中緯度的適用提供了支撐。”谷立新說。

但是,微觀結構的相似并不意味著月壤表面保存的太陽風注入水沒有差異,關于太陽風注入水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同時,谷立新表示,由于空間風化效應的多樣,在將月球的空間風化模型擴展到其他無大氣行星時,還需要考慮行星物質組成和空間環境的復雜。(趙 越 本報記者 陸成寬)

標簽: 風化作用 通過一粒月壤 看清月球 一粒月壤

相關閱讀

通過一粒月壤 “看清”月球上的風化作用

科技

經過成千上萬年的風吹、日曬和雨淋,一塊堅硬的巖石最終會風化成肥沃的土壤。風化作用雖然短時間內不易察覺,但卻一直改變著地球上的地形地

2022-04-12

科學家研制出首個集成在鈮酸鋰芯片上的激光

科技

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光學》雜志上撰文稱,他們研制出了首個集成在鈮酸鋰芯片上的激光器,為高功率通信系統、全集成光譜儀、光學

2022-04-12

純私人團隊首次抵達國際空間站 開展一系列

科技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上午,首個純私人團隊抵達國際空間站。初創公司公理太空的4名人員搭乘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2022-04-12

研究表明:適度鍛煉能將罹患腸癌風險降低20

科技

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國際癌癥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首次準確地確定了鍛煉如何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并減緩腫瘤的生長。他們的研究表明

2022-04-12

壓力山大下化學元素也會“行為失常” 相關

科技

1869年元素周期表的發現是近現代化學理論誕生的標志,幾乎全世界所有的化學教科書后都附有元素周期表。近年來,研究人員發現,壓力會導致元

2022-04-12

通過一粒月壤 “看清”月球上的風化作用

科技

經過成千上萬年的風吹、日曬和雨淋,一塊堅硬的巖石最終會風化成肥沃的土壤。風化作用雖然短時間內不易察覺,但卻一直改變著地球上的地形地

2022-04-12

科學家研制出首個集成在鈮酸鋰芯片上的激光器

科技

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光學》雜志上撰文稱,他們研制出了首個集成在鈮酸鋰芯片上的激光器,為高功率通信系統、全集成光譜儀、光學

2022-04-12

純私人團隊首次抵達國際空間站 開展一系列科學實驗

科技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上午,首個純私人團隊抵達國際空間站。初創公司公理太空的4名人員搭乘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2022-04-12

研究表明:適度鍛煉能將罹患腸癌風險降低20% 有望催生腸癌新療法

科技

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國際癌癥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首次準確地確定了鍛煉如何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并減緩腫瘤的生長。他們的研究表明

2022-04-12

壓力山大下化學元素也會“行為失常”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美國科學院院刊》

科技

1869年元素周期表的發現是近現代化學理論誕生的標志,幾乎全世界所有的化學教科書后都附有元素周期表。近年來,研究人員發現,壓力會導致元

2022-04-12

我國氫能發展再添“指示牌” 三大戰略定位明確

科技

《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氫能的三大戰略定位: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

2022-04-12

科研團隊揭示紅斑狼瘡關鍵轉錄因子異常表達的分子機制

科技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濕免疫病學研究所沈南教授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發表文章。該研究以疾病的空間基因組學為核

2022-04-11

大視場巡天望遠鏡主焦相機研制取得進展 相關成果發表《天文望遠鏡儀器和系統雜志》上

科技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由該校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組成的研制團隊,順利完成了CCD290相機及CCD測試系統,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國際著

2022-04-11

《科學》發文:TaCol-B5的發現提高谷物產量 小麥產量提高

科技

小麥是全球分布最為廣泛的糧食作物,世界上有超過40%的人口以小麥為主食。提高小麥產量,事關全球糧食安全。4月10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南京農

2022-04-11

中美學者克隆出提高籽粒產量關鍵基因 成果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科學》

科技

小麥是全球分布最為廣泛的糧食作物,世界上有超過40%的人口以小麥為主食。提高小麥產量,事關糧食安全。4月10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南京農業大

2022-04-11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

去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助力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中小企業是穩定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長期戰略。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

工銀瑞信累計創造投資回報4707億元 夯實投研能力建設

公募基金行業的本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首要社會責任就是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的資產管理服務。作為國內首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