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在即,疫情防控形勢不容樂觀,注定今年高考的不平凡。無論是組考,還是應考,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無形中可能加大考生和家長的焦慮情緒。5月7日,教育部在充分分析研判形勢的基礎上,提出全力以赴實現“平安高考”工作目標,要求各地組考人員要堅持“嚴防死守、嚴陣以待、嚴實作風、嚴謹細致、嚴密及時、嚴肅認真”等工作要求,確保高考各項工作安排不受影響、不被耽誤。
高考是國家和高校人才選拔和培養的重要途徑。高考將高校“選才”和基礎教育“育才”緊密相連,是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銜接的關鍵紐帶,是教育系統每年最重要的大事和要事。各地教育系統都會高度重視、嚴密部署,全力以赴做好一年一度的高考工作。
高考一直是全社會“強競爭、高利害”的考試評價體系,牽動千家萬戶。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嚴峻,容易加劇考生和家長的焦慮情緒。考生和家長都期望獲得好成績、進入優質高校,高中關注學生的上線率,高校重視生源質量和考生選拔。因此,如何協調不同群體的利益價值取向,形成合力迎接高考,合力破解“唯分數論”“一考定終身”等高考難題,仍然是今年高考改革的核心。
今年的高考生殊為不易,三年來疫情不斷反復,盡管各地都努力做到“停課不停學”,不影響高中的整體教學進度,但是疫情期間的線上學習畢竟還是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新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比如,疫情期間各中學無法提高實驗室、圖書館等硬件資源利用效率,難以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社會教育資源利用不足。這些問題帶來的影響,都可能在本次高考中凸顯出來。今年考生與往年相比,肯定有不少差異,需要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第一,要做到防疫與高考兩不誤。疫情防控是今年高考面臨的首要問題。所有考生都必須嚴格遵守各地的防疫措施。要懂得必要的防疫知識,具備疫情防護能力,要在應考和考試階段,盡可能地減少人員聚集和流動,積極配合防疫工作人員完成清潔消毒、健康監測、核酸檢測、體溫測量等日常工作。并且要學會在緊急情況下,嚴格遵守各地的防控要求和措施,科學使用各種防護和隔離設施,保護好自己和身邊的人,不引發疫情外溢或蔓延。
第二,要做到線上與線下學習及時轉化。線上教學與線下的課堂教學有很大差異。盡管有人工智能技術手段的支持,但師生之間的互動、同伴之間的互助還是大大減少了。再加上“五育”并舉的目標很難通過線上教學實現,這對考生應對開放性、綜合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等考題顯然不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考試發揮。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線上教學是萬不得已的選擇。全國仍然存在一些疫情嚴重地區,對這些地區考生的應考指導、志愿填報輔導、復習模考訓練等,仍然需要在線上進行。
第三,要面對考試模式的變化與創新。我國從2014年啟動新高考改革,目前仍然處于探索之中。比如,從2021年起全國部分地區采用“3+1+2”的新高考方案,是對以前“3+3”高考模式的再發展,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在考試形式、科目選擇、賦分方式、錄取模式等方面不斷改革與突破。不難預測,2022年的高考將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內容體系框架下,借助情境化的命題新模式,引導基礎教育強化健康觀念、審美能力和勞動精神的培育;也將進一步突破原來文理分科導致的命題路徑依賴特征,引入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內容,構建全面覆蓋的科學考試內容體系,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四,要調整人生規劃與專業選擇。教育部每年都會修訂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的學科專業目錄和高職高專的學科專業目錄,以不斷規范和優化高校學科專業設置和建設。新高考對應的是專業導向下的志愿選報方式,高校各專業的建設水平和選才要求都會在招生活動中予以體現。今年高校也會繼續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強化專業內涵建設,吸引廣大優秀高中畢業生報考。考生要結合自己的人生規劃,充分考慮個人興趣愛好,也要充分關注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把握好人生規劃與專業選擇的協調和平衡,調整自己的求學方向與專業選擇,樂觀向上地迎接未來的人生。
第五,要面臨評價與錄取方式變化。今年高考招生錄取模式,將進一步跳出“唯分數論”和“一考定終身”框架,增大“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模式,即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主要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堅持實現普通高等學校評價與招生制度改革,為高校專業人才培養選拔合適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選拔人才的參考依據之一,將在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含勞動教育)等評價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進一步凸顯發展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并重的價值取向。202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采用“院校+專業組”的錄取模式,即一所院校的一個招生專業組為一個志愿單位,按照物理科目組合和歷史科目組合分列招生計劃、分開投檔錄取。這會有效提高人才培養契合度和高校選拔滿意度,增加考生的錄取機會和錄取專業滿意度。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2022年高考在即,疫情防控形勢不容樂觀,注定今年高考的不平凡。無論是組考,還是應考,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無形
4月初,吉林省長春市會展中心5號方艙醫院傳來好消息,在方艙內完成考研復試的小孫已經被武漢大學擬錄取。單獨騰出一間處置室做復試場地、搭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首次突破千萬,創歷史新高。同時,受當前國內疫情持續多點
近日,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將勞動課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在一至九年級開設,并將于2022年
教師和少先隊員再上井岡山,重走長征路;師生走進陜西延安梁家河,學習艱苦創業的革命精神……在北京市朝陽區第四屆學校文化節上,芳草地國
2022年高考在即,疫情防控形勢不容樂觀,注定今年高考的不平凡。無論是組考,還是應考,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無形
4月初,吉林省長春市會展中心5號方艙醫院傳來好消息,在方艙內完成考研復試的小孫已經被武漢大學擬錄取。單獨騰出一間處置室做復試場地、搭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首次突破千萬,創歷史新高。同時,受當前國內疫情持續多點
近日,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將勞動課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在一至九年級開設,并將于2022年
教師和少先隊員再上井岡山,重走長征路;師生走進陜西延安梁家河,學習艱苦創業的革命精神……在北京市朝陽區第四屆學校文化節上,芳草地國
日前,教育部、中國科學院舉行會商會議,研討深化科學教育有關工作。加強和改進科學教育對于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培養科技創新后備人
湖北經濟學院素質班社團開展長達18年的素質教育實驗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好社團是怎樣煉成的。二十條規定是維系素質班18年運轉的核心,
今年5月9日至15日,是全國首個家庭教育宣傳周。《南方都市報》通過多個平臺對廣州市各中小學、幼兒園的各類家庭教育周主題活動進行超長直播
記者11日從財政部了解到,財政部近日下達義務教育相關轉移支付資金2125億元(不含教師工資),引導和支持地方落實雙減政策,提高義務教育經費
一曰‘舊+新’,繼往開來之謂也。也就是說,新時代勞動教育雖有繼承性,但又必須是繼往開來、推陳出新的,新時代勞動教育要有新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