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晴。距離吉林省臨江市75公里的六道溝鎮七道溝村,50歲的村民茍淑英和愛人忙活了一上午,把前些天拿回來的水稻種子,用藥泡后晾干,栽進了100多個秧盤,接下來,他們只需要等到下月底育苗后移栽插秧……
即使疫情散發,交通阻滯,茍淑英和七道溝村村民的心里也很踏實,不僅因為他們都免費領到了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幫扶的稻種,而且今年的水稻種子顆顆“根紅苗正”。學校派出的駐村第一書記李成飛介紹,這次幫扶,是經與學校領導多方聯系,取得吉林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專家的技術支持,直接將優良品種引進了七道溝村。
吉林省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疫情之下,該省春耕生產正在直面困難、緊鑼密鼓地進行。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幫扶七道溝村的舉措,只是吉林省多所高校科技力量助力春耕生產的一部分。
今年3月初以來,吉林省多所高校第一時間進行部署,組成農業科技專家服務團隊,積極發揮高校科技優勢指導春耕生產,連起電話“線”、辦起視頻“班”、操起遙控“鈕”,紛紛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技術培訓,動員和引導開展機耕作業、育苗播種、施肥打藥等服務,為全省廣大農民提供科技支持。
3月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吉林農業大學火速面向社會發出《關于組建2022年備春耕生產綜合服務專家服務團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的通告》,成立了由276名科技專家組成的吉林農業大學科技備春耕專家服務團,涵蓋大田種植、植物保護、土壤肥料、畜禽養殖、園藝特產、中藥材產業等10個工作組,面向社會公布專家電話,為農民提供春耕技術咨詢。該校30多名農科專家依托廣播電視、微信、快手、抖音等多個平臺,以居家直播、錄播等方式,宣傳備春耕生產和鄉村振興政策,推廣農村實用技術,指導全省農民春季備耕。
此外,為確保給吉林省重點農戶和農業企業提供技術支撐,長春師范大學中心實驗室專家組成員堅守科研陣地,突破熊蜂繁育國外技術封鎖,加班加點,每天投喂500個蜂箱,完成熊蜂筑巢的前期管護和后期繁育保護工作。專家們還通過網絡直播授課、微信群交流等方式,開展實施農業線上技術指導服務,為合作企業和農戶答疑解惑。
針對吉林省春季備耕生產關鍵期,來自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的農技骨干專家,組成15個助力鄉村振興專家工作站的專家團隊,參與政府部門、媒體宣傳平臺組織的備春耕直播活動并作專題講座,講座單場觀看人數突破15萬,為農業企業、種養大戶春耕備耕工作保駕護航。此外,23名專家通過電話、微信的方式持續為保春耕提供咨詢服務,并通過網絡直播、快手、微信視頻號等多個平臺推廣指導全省農業生產。學校還依托15個助力鄉村振興專家工作站和長嶺縣落實村、臨江市夾皮溝村兩個幫扶點,以直播、微視頻的形式開展各類科普培訓,助力春耕生產工作。
4月16日,晴。距離吉林省臨江市75公里的六道溝鎮七道溝村,50歲的村民茍淑英和愛人忙活了一上午,把前些天拿回來的水稻種子,用藥泡后晾干
近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布2022年第1號預警,提醒大學生警惕培訓貸騙局。據悉,有培訓機構以提供兼職工作為由,誘導學生接受課程培訓
4月16日,晴。距離吉林省臨江市75公里的六道溝鎮七道溝村,50歲的村民茍淑英和愛人忙活了一上午,把前些天拿回來的水稻種子,用藥泡后晾干
近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布2022年第1號預警,提醒大學生警惕培訓貸騙局。據悉,有培訓機構以提供兼職工作為由,誘導學生接受課程培訓
近年來,隨著時代發展、產業升級、經濟結構調整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社會的影響,我國普通高中和中職招生比例大體相當的普職分流政策,受到了越
2016年移動直播興起,電商平臺開始嘗試電商與直播結合,開啟了直播導購模式。短短5年時間,直播電商作為一種新業態呈現出指數級增長態勢,2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居家學習,學生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時間增長。疫情背景下,如何制定合理的手機使用規則,防止孩子網絡沉迷?現
為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日前,由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與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同主辦的十萬大學生留呼工
日前,江蘇省人社廳、江蘇省教育廳等六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自本月起至今年年底,開展創響江蘇創業就業服務高校行活動。活動以創業促就業 服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