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成果:應用新型光敏蛋白有望讓盲人患者重見光明

2022-04-19 10:51:47   來源:科技日報

北京時間4月18日,自然雜志子刊《信號轉導與靶向治療》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眼科沈吟教授為通訊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題為《高靈敏度和快動力學的光敏感通道蛋白恢復盲小鼠的視覺功能》。

這項研究進行的動物實驗證明,使用新型光敏蛋白,可以將盲小鼠視力提高到相當于人類視力的0.3左右。這意味著,過去被認為患有不治之癥的致盲視網膜眼病患者,有望重見光明。

該創新研究在全世界首次揭示,新型光敏蛋白在低于視網膜安全閾值的光激活下,治療視網膜退行疾病的有效,為光遺傳學結合其他技術手段治療視網膜退行疾病提供了思路。這是全球視網膜神經退行疾病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突破。

上述研究課題組負責人沈吟介紹,視網膜色素變是一類慢致盲疾病,臨床發病率為1/4000,治療效果和預后都很差,最終可導致患者失明,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在沈吟指導下,課題組成員、武漢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博士生陳飛和于垚在德國合作者的幫助下,篩選得到具有高靈敏度和快動力學特的改良版的微生物光敏蛋白,并利用光遺傳學技術恢復了盲小鼠的視覺功能。

這篇研究論文還首次揭示:在安全的光強閾值下,使用新型光敏蛋白可將盲小鼠視力提高到相當于人類視力的0.3左右,同時對光反應速度也很快,時間分辨率至少可達到32Hz。這一研究成果為臨床利用光遺傳學治療視網膜退行疾病奠定基礎,也為光遺傳學結合其他技術手段治療視網膜退行疾病提供了可能。

沈吟介紹,全世界有2000萬盲人,視網膜色素變等視網膜遺傳病在臨床上尚無有效治療方法。若將這種光敏蛋白運用到臨床,可以治療各種光感受器凋亡的遺傳視網膜病或視網膜退行病變。且發病率為13%的老年黃斑變患者,在視網膜晚期完全萎縮之前,也可受益于該治療。

據介紹,沈吟團隊十余年來深耕遺傳眼病的研究轉化和臨床診療工作,開展遺傳病眼病診斷與治療的新技術新業務,并籌辦遺傳病眼病專病中心。前期,她與團隊圍繞遺傳病眼病發表了系列科技創新成果。基于本次研究成果,新型超快超敏感的光敏蛋白在臨床上的應用,將造福大批遺傳眼病患者。

去年12月,長期從事視覺神經機制研究的楊雄里院士,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設立院士工作站。沈吟牽頭整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眼科、神經和精神疾病相關科室,主導籌建楊雄里院士工作站。工作站團隊專注于眼科和神經精神相關神經疾病的基礎機制研究和轉化,組建神經眼科MDT和遺傳眼科專病門診。(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楊岑)

標簽: 研究成果 應用新型 光敏蛋白 盲人患者 重見光明

相關閱讀

最新研究成果:應用新型光敏蛋白有望讓盲人

科技

北京時間4月18日,自然雜志子刊《信號轉導與靶向治療》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眼科沈吟教授為通訊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題為《高靈敏度

2022-04-19

“古魚王國”發現4.1億年前的真盔甲魚家族

科技

云南曲靖素有古魚王國之稱。在這里,古生物學家最近又有新發現。《古脊椎動物學報》近日在線發表了一項有關真盔甲魚類的最新研究成果。我國

2022-04-19

新方法用寄生蟲蛋白助傷口愈合

科技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細胞遺傳學研究所近日發布消息稱,該所的細胞學和遺傳學專家正在研究用后睪屬吸蟲蛋白幫助傷口愈合的方法。研究員

2022-04-19

研究提出:南極冰山未來還能更脆弱 60%由

科技

根據《通訊·地球與環境》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提出,2000年至2020年間,南極半島拉森冰架的冰山崩解事件(會形成新的冰山),有60%由極端

2022-04-19

俄科研人員開發具再生能力陶瓷復合材料 為

科技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強度物理學與材料科學研究所科研人員開發出了一種能自我修復缺陷的陶瓷復合材料。新材料的任務是為高能系統和高速

2022-04-19

最新研究成果:應用新型光敏蛋白有望讓盲人患者重見光明

科技

北京時間4月18日,自然雜志子刊《信號轉導與靶向治療》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眼科沈吟教授為通訊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題為《高靈敏度

2022-04-19

“古魚王國”發現4.1億年前的真盔甲魚家族“新丁”

科技

云南曲靖素有古魚王國之稱。在這里,古生物學家最近又有新發現。《古脊椎動物學報》近日在線發表了一項有關真盔甲魚類的最新研究成果。我國

2022-04-19

新方法用寄生蟲蛋白助傷口愈合

科技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細胞遺傳學研究所近日發布消息稱,該所的細胞學和遺傳學專家正在研究用后睪屬吸蟲蛋白幫助傷口愈合的方法。研究員

2022-04-19

研究提出:南極冰山未來還能更脆弱 60%由極端大氣條件引發

科技

根據《通訊·地球與環境》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提出,2000年至2020年間,南極半島拉森冰架的冰山崩解事件(會形成新的冰山),有60%由極端

2022-04-19

俄科研人員開發具再生能力陶瓷復合材料 為高能系統和高速飛機提供熱保護

科技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強度物理學與材料科學研究所科研人員開發出了一種能自我修復缺陷的陶瓷復合材料。新材料的任務是為高能系統和高速

2022-04-19

新機器人系統助外科醫生遠程治療中風 成果發表在《科學·機器人》雜志上

科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開發了一種遠程機器人系統,可幫助外科醫生對中風或動脈瘤患者進行快速遠程治療,以在保護其大腦功能的關鍵時間窗口

2022-04-19

研究人員用石墨烯“聆聽”細菌“配樂” 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雜志

科技

你有沒有想過細菌會發出獨特的聲音?如果我們能聽到細菌的聲音,我們就能知道它們是否還活著。當細菌被抗生素殺死時,這些聲音就會停止,除

2022-04-19

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距地130億光年超大質量黑洞祖先“現身”

科技

美國科學家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雜志撰文指出,他們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130億光年的紅色塵埃物體,它誕生于宇宙大爆炸7

2022-04-19

科研人員揭開兩棲動物東半球樹蛙科進化之謎

科技

廣西大學林學院斯里蘭卡籍馬德華教授團隊主導,與英國邊山大學、澳大利亞博物館、美國哈佛大學科研人員合作,近日在Nature子刊Communicatio

2022-04-18

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地球生命起源時間至少提前3億年

科技

4月15日,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地大學者領軍人才多米尼克·帕皮諾、佘振兵教授和馬特·多德博士后聯合多家研究機構取得的一

2022-04-18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

去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助力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中小企業是穩定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長期戰略。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

工銀瑞信累計創造投資回報4707億元 夯實投研能力建設

公募基金行業的本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首要社會責任就是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的資產管理服務。作為國內首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