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教育報、北京冬奧組委聯合推出的《冬奧課堂》系列直播課第六期上線,節目組邀請教育和體育界嘉賓,解讀冬奧,幫助青少年學生更好地感受奧林匹克精神,理解奧林匹克文化,了解冬奧項目,走進冰雪運動。
如何理解奧林匹克運動與藝術之間的關系?北京冬奧會融入了哪些東方美學元素?在“雙減”背景下,學校如何結合冬奧契機進行體美共育?聚焦體美融合,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中國體育博物館副館長黃金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馬賽做客《冬奧課堂》演播室,由本報記者武冰潔主持,與數十萬線上觀眾回顧冬奧,展望未來。
延續顧拜旦將藝術與體育融合的理想
記者:從“虎虎生威”到“年年有余”,從“二十四節氣倒計時”到“折柳送別”,無論是開幕式還是閉幕式,北京冬奧會都給全世界留下了震撼人心的記憶。在本屆冬奧會中,藝術以哪些形式參與其中?我們應如何理解奧林匹克與藝術之間的關系?
馬賽:奧運是一場全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歡聚一堂的盛會,而藝術與奧林匹克運動有著歷史悠久且不可分割的淵源,它們是歷屆奧運會的“黃金搭檔”?,F代奧運會的創始人顧拜旦認為,在體育與藝術的互動中能培養人對于美的感受能力,一個具有藝術審美感的人更能體驗體育運動之美。在北京冬奧會中,豐富多元的藝術元素大放異彩,比如可愛的吉祥物、精美的比賽場館、特別的火炬設計,比如冬奧會開幕式上的音樂、舞蹈、多媒體光影秀、合唱、煙花表演等,這些無疑都凝聚著主辦國的辦奧理念和文化審美,是非常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本屆冬奧會在為公眾帶去視聽盛宴的同時,也以另一種方式,延續著顧拜旦將藝術與體育精神融合的理想。
黃金: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核是體育運動,但它不只限于運動競技。顧拜旦曾說,體育運動必須創造美,并為美提供機會。事實上,奧林匹克藝術比賽(也稱繆斯五項藝術比賽)曾經也是現代奧運會的一部分。“奧林匹克運動并非只是增強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的和藝術的。”顧拜旦為實現奧運與現代文化藝術的結合孜孜以求,給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注入了豐富而深刻的人文內涵。比如《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運會組委會必須制定一項文化活動計劃,文化活動計劃至少必須貫穿整個奧林匹克村開放期間。”這項規定延續至今,體現了體育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奧運會上綻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記者:本屆冬奧會的開幕式、吉祥物、場館建設等許多方面,都體現了東方美學設計風格。請兩位嘉賓分享在奧運會中印象最為深刻的“中華文化藝術瞬間”。
黃金:北京冬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活動,是展現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最近,在由中國體育博物館和首都博物館聯合主辦的雙奧之路中華體育文化展中,集中展出了錯金銀雕飾龍虎承弓器(戰國)、青釉堆塑騎射陶壺(漢代)、三彩奔馬馬術俑(唐代)等重量級藏品,還有新疆阿勒泰地區用毛皮制作的雪具、李佳軍奪得中國冬奧會男子項目首枚獎牌時使用的冰鞋等珍貴館藏??梢哉f,北京冬奧會為國人了解中國體育發展脈絡、感受體育的文化與魅力提供了重要機遇。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中華文化元素中,體育圖標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篆刻與漢字相互融合,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中國印”遙相呼應。體育圖標是冬奧會的標配,也是重要的文化符號。我們用簡練的符號、奔放自然的風格,將中國傳統美學、漢字悠久的歷史和奧林匹克完美結合。同時利用動畫技術讓體育圖標“活了起來”,使傳統的篆刻藝術充滿了新時代的活力,又一次為奧林匹克運動貢獻了精彩的中國文化瞬間。
馬賽:蹴鞠、捶丸、冰嬉、馬球、射箭……我國古代就有許多表現體育活動的美術作品,在歷史長河中很多經典的畫面流傳下來,可以說中國古代藝術與體育文化本就有深刻淵源。在本屆冬奧會中火炬設計、獎牌設計、場館設計等諸多方面都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比如,獎牌形象就是來源于中國古代同心圓玉璧,共設五環,五環同心,同心歸圓,表達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華文化內涵,也象征著奧林匹克精神將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共享冬奧榮光。絲綢之路、航海文化、中華卷軸……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開幕式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令世界矚目。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相比,北京2022年冬奧會同樣呈現了中國傳統元素,但更強調對冰雪運動本身的詮釋,體現出科技簡約、綠色環保的特點??梢哉f14年后,我們在自我表達上有了更強的自信。我有幸參與了本屆冬奧會主火炬臺的設計工作,為了貼近冰雪語言,團隊將支撐結構設計成為流動起伏的“銀絲帶”形態,這是對冬奧會眾多賽事項目速度、激情、節奏、躍動等特征的抽象表達,也是體育與藝術的交相輝映。這次參與奧運會設計工作,心理包袱小,對奧運精神的領悟也更加深入、純粹。
利用冬奧契機提高青少年審美素養
記者:2021年5月,全國學校體育美育工作推進會強調,加強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工作,培養具有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本領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事關“兩個大計”,事關國家和民族未來發展,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結合北京冬奧會,我們應如何理解體美共育?在實踐教學中應如何實現體美共育?
黃金:“美盲”比“文盲”更可怕。不一定每一個孩子長大后都要成為藝術家、運動員,但是我們應該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從小感知到美,進而追求美。奧林匹克主義謀求把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合起來,創造一種以樂于付出努力、發揮良好榜樣的教育價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則為基礎的生活方式。對青少年而言,奧林匹克是德智體美勞綜合的教育活動,在點燃孩子們對冰雪運動熱情的同時,也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發現美、提煉美、創造美的能力。“雙減”和相關政策為體美共育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性保障,應當因地制宜開足開齊美育課程,在鑒賞、體驗過程中完成美育培養。如何做好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上好體育、美育課程,這需要每一位藝術教師與體育教師共同用心。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我們可以結合北京冬奧會的契機,利用冬奧會中優秀傳統藝術元素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此外,家長、學校、政府應該聯手全面發力,共同營造全社會支持青少年體育美育工作的氛圍,統籌社會資源、改善辦學條件,大力加強體育美育教師隊伍建設,推動青少年審美素養和體能水平不斷提高。
馬賽:我認為奧運會的核心其實并不在于競技,而在于教育。奧林匹克運動促進全球青少年的交流與合作,對于青少年的人格培養意義重大。在本屆冬奧會籌備過程中,我們與北京冬奧組委會合作征集到了由全國各地青少年創作的優秀冬奧畫作,為遠道而來的朋友送上了一份獨一無二的暖心禮物。世界優秀運動員與中國孩子,通過一幅幅充滿想象與美好祝愿的畫作相連,互相傳遞真摯的友誼和對奧運的熱愛,也為孩子們埋下一顆熱愛運動與藝術的種子。
北京冬奧會雖然閉幕了,但是留在孩子們心中的對運動與美的追求會蓬勃發展。青少年不應只是整日埋首讀書,強健體魄和培養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同樣重要。“雙減”政策很大程度上把中小學生從繁重的校內、校外學業壓力中解放出來,應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和機會接觸自然、感受藝術。在“雙減”背景之下,美育不僅與學校教育、課堂教育相關,也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包括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密切關聯。各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地方特色和資源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開發,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美育活動。學校和家庭可以通過為體育美育營造場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培養孩子對美的感知力和終身運動的好習慣。
近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布2022年第1號預警,提醒大學生警惕培訓貸騙局。據悉,有培訓機構以提供兼職工作為由,誘導學生接受課程培訓
2016年移動直播興起,電商平臺開始嘗試電商與直播結合,開啟了直播導購模式。短短5年時間,直播電商作為一種新業態呈現出指數級增長態勢,2
近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布2022年第1號預警,提醒大學生警惕培訓貸騙局。據悉,有培訓機構以提供兼職工作為由,誘導學生接受課程培訓
近年來,隨著時代發展、產業升級、經濟結構調整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社會的影響,我國普通高中和中職招生比例大體相當的普職分流政策,受到了越
2016年移動直播興起,電商平臺開始嘗試電商與直播結合,開啟了直播導購模式。短短5年時間,直播電商作為一種新業態呈現出指數級增長態勢,2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居家學習,學生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時間增長。疫情背景下,如何制定合理的手機使用規則,防止孩子網絡沉迷?現
為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日前,由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與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同主辦的十萬大學生留呼工
日前,江蘇省人社廳、江蘇省教育廳等六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自本月起至今年年底,開展創響江蘇創業就業服務高校行活動。活動以創業促就業 服
面對嚴峻疫情,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迅速行動,牢牢織密校園疫情防控網,有力保護師生安全。除積極配合學校防疫舉措外,廣大教師、青年志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