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社天津1月1日電(記者周潤健)2022年已經過去,嶄新的2023年開始走來。天文科普專家介紹,公歷2023年為平年,2月有28天,全年共有365天。即將到來的農歷癸卯兔年為閏年,全年共有384天。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公歷和農歷各有不同的歷史淵源和歷法規制。公歷每4年設一閏年。通常情況下,凡公歷年數能被4除盡的年份為閏年,2月有29天;除不盡的年份為平年,2月有28天。2023年不能被4除盡,所以是平年,共有365天。
農歷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一個朔望月為一個月,約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歷年(也稱回歸年、太陽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為了使農歷年的長度和公歷年的長度接近,古人采用增加閏月的方法,即在19個農歷年中加入7個閏月;有閏月的那一年有13個月,全年一般是384天或385天,叫作閏年。這樣一來,19個農歷年和19個公歷年的長度幾乎相等。
至于閏月具體安置在哪一個月,這和二十四節氣的“中氣”有關。二十四節氣由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組成,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兩者相間排列。加閏月的規則是每個月中,凡含有中氣的算正常月份,不含中氣的就算上一個月的閏月。農歷癸卯兔年的“閏二月”沒有中氣,所以就是上一個月二月的閏月。
記者在天文年歷上看到,由于被安排了一個“閏二月”,農歷癸卯兔年全年共有384天,從2023年1月22日開始,至2024年2月9日結束。
農歷癸卯兔年天數較多,還使得這個農歷年出現了兩個立春的歷法現象,即“一年兩頭春”,也稱“雙春年”。統計發現,19個農歷年中有7個年頭是“雙春年”,有7個年頭是“無春年”,其余的5個年頭是正常的“單春年”。
“‘雙春年’和‘無春年’都只是正常的歷法現象,與吉兇禍福無關。”趙之珩強調。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