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康喜 實習生張宇萍 東莞報道
(相關資料圖)
近期,廣東省公布2023年廣東工業旅游培育資源庫入庫名單,東莞3家企業入選。
截至目前,東莞已有包括太糧米業、黃金特色小鎮等在內十多家企業入庫,并培育出“稻作智造之旅”、“鳒魚洲與太平手袋廠工業舊址之旅”等廣東省工業旅游精品線路。
被稱為“世界工廠”的東莞,具有極為良好的工業旅游基礎。近年來,東莞依托制造業優勢,在工業旅游方面做了大量探索。除諸多企業通過工業旅游實現轉型升級外,政府也在全面打造東莞工業旅游城市品牌,加快文化旅游與工業制造融合發展,打造具有東莞制造業特色的工業旅游體系。
作為近年來文旅融合的新業態,工業旅游背后體現著旅游產業和工業經濟的融合程度。對東莞而言,工業旅游在推動實現二三產跨界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塑造城市新形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東莞將如何以文旅新業態為抓手,探路城市IP塑造的新的路徑和模式?
工業旅游是工業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可使得傳統工業遺產煥發新生命力。目前,全球工業旅游開發主要包括兩種,一是對工業遺產的開發,包括利用工業遺址打造主題公園、博物館、文創園區、精品酒店和旅游度假區等,重拾城市活力。二是發展現代工業旅游,通過對現運行的工廠進行旅游化改造,打造博物館、展覽館、可參觀的生產線等,實現品牌宣傳。
作為制造大市,東莞近年來的工業旅游發展方興未艾。在工業遺產開發方面,目前已經開發出鳒魚洲與太平手袋廠工業舊址兩個工業旅游地。在發展現代旅游方面,東莞的工業旅游也突破了簡單的工廠觀光層面,轉向體驗旅游,諸如永益食品工廠和華美月餅夢工廠的產品體驗制作。
鳒魚洲文創園正是東莞推動以工業旅游深化文旅融合的樣本。
鳒魚洲是東莞作為全國農村工業化先驅和模范的重要物證,是這座城市的“記憶車間”。近年來,鳒魚洲轉身成為了一個集產業、文化、旅游、商業于一體的多元業態凝聚地。
除活化利用工業遺存,鳒魚洲文創園還引入時尚藝術、文創潮玩、夜經濟等核心業態,目前正聚力打造工業旅游直播電商示范基地。未來,新媒體和工業設計兩個板塊,將成為鳒魚洲聚焦的主導產業。
(圖為鳒魚洲文創園。受訪者供圖)
近兩年來,在旅游消費升級、制造業向服務業延伸的大背景下,發展工業旅游成為諸多工業城市推動文旅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作為全球制造重鎮,東莞也在大力布局這一新的文旅融合業態。
今年年初,東莞提出將持續推進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建設,評選一批市級工業旅游示范點,新增一批省級工業旅游精品線路,開始打造文旅新業態,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發現,東莞工業旅游實際上起步較早。2018年,東莞提出,要致力于將東莞打造成“特色多元旅游目的地”。自2019年開始,東莞工業旅游體驗項目不斷深化升級,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其中,在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體驗需求同時,全面打造東莞工業旅游城市品牌,工業旅游也逐漸成為東莞文旅產業新的增長點。
在東莞最早啟動規模化工業旅游項目的產業重鎮厚街,開創了旅行社和企業聯合發展模式,不僅率先推動其優勢工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還成立工業旅游聯盟,致力于向外界多維度、全方位展示厚街特色產業、歷史人文和自然生態。
目前,工業旅游讓厚街很多企業走出了一條“產業+旅游”的文旅融合之路。其中,如太糧米飯探知館、永益食品等企業均已成市級工業旅游示范點。如今,這些示范點還拓展成為研學基地,僅去年便吸引了2萬多學生前來研學。今年前5月,厚街僅工業旅游接待游客數就達35萬人次。伴隨工業旅游升溫,也推動著厚街制造業實現制造端向服務端延伸。
但細觀東莞工業旅游發展現狀可發現,目前除厚街、莞城、萬江等區域外,其他鎮街發展仍舊較慢,存在著對工業旅游資源和工業文化、促進二者融合挖掘和推動不充分的問題。另一方面,“可看、可玩、可學、可購、可品、可閑”的復合工業旅游運營生態還未形成。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是城市得以延續和發展的根基。不同城市有不同文化,東莞這座“世界工廠”,無疑四處都透露著工業文化的魅力。
而工業旅游之所以成為各地文旅融合的新趨勢,其自身攜帶的文化基因是核心。它并非簡單的“工業+旅游”,而是兩種文化的交融。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發現,目前東莞諸多發展工業旅游的企業,已朝著挖掘文化的方向邁進。如東莞工業旅游示范點之一的唯美陶瓷博物館,一直堅持以文化創新和文化營銷提升品牌影響力,將科技、藝術、工業結合起來,使陶瓷藝術化、大眾化,已入選第四批國家三級博物館名單。
此外,在中國“床墊第一股”慕思工廠,今年還成立了慕思睡眠博物館。接下來,慕思將以睡眠博物館為起點,對外展示展現東莞家具制造業的藝術之美、文化之美。
當前,中國各大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的傳播,已經進入IP時代。城市IP是一座城市能夠向外界傳遞自己個性特征的符號。通過塑造、傳播、延伸以及創意化運營城市IP,不僅能重塑城市品牌形象,推動文旅產業發展,還能為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進行賦能。
在暨南大學教授胡剛看來,東莞應該利用好自身獨特的工業文化屬性,提煉出城市獨有個性進行差異化打造,塑造起城市文化IP。
誠然,東莞具備發展工業旅游的諸多優勢,而在如何通過發展工業旅游,打造城市新IP上,東莞仍需繼續探索。
胡剛表示,東莞發展工業旅游優勢非常明顯。未來,東莞應繼續強化自身優勢,借鑒上海等頭部城市模式,在理念、產業配套上下功夫,將城市文化、工業制造、消費娛樂有機聯動起來,使其從小眾商旅擴大為大眾選擇,并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開展工業旅游的支持力度,放大科技創新領域的工業旅游效應。
與此同時,他建議,東莞應在政策上進一步明晰,真正將工業旅游朝著城市更新和城市形象IP的方向邁進。
為助力東莞市推進文化強市建設,鳒魚洲文創園目前也在重點打造工業遺存、世界工廠、濱海碼頭、時代復興等一系列文化主題故事線,迎合城市IP塑造,注入文化血液,朝著東莞文化生活新地標的方向推進升級。
專家認為,從加工貿易時代到國際制造業名城,再到“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的“雙萬”城市,東莞積累了不勝枚舉的工業旅游資源。近年來,其工業旅游項目也在不斷深化升級,在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體驗需求同時,全面打造東莞工業旅游城市品牌。
在專家看來,未來東莞如何把自身工業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有獨特性的一面挖掘展示出來,讓工業文化綻放出個性光芒,從而避免與其他城市同質化,增強市民文化認同感,塑造出獨特的旅游形象品牌,推動工業旅游行穩致遠,是東莞未來發展工業旅游,并由此擦亮城市文化底色的必由之路。
標簽:
北方華創披露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4 27億元,同比增長54 79%;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