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透支消費者信任 掃碼消費豈能變成“強制關注”

2023-08-30 10:21:1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不掃碼注冊會員,沒法點餐”“得掃碼關注才可以繳停車費”“必須關注公眾號才能開發票”……本應帶來便利的二維碼,如今卻因強制關注公眾號繳費、被迫授權個人信息等情況的出現,成了消費的“攔路碼”。中國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反對強制關注公眾號”消費監督工作,更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強制掃碼”影響消費體驗


(資料圖)

“掃碼點餐,必須先關注公眾號,不然點不了。”近日,家住江蘇揚州的劉女士在一家餐館掃碼點餐時,卻被提示要關注商家公眾號并授權她的手機號碼等信息。“如果不選擇‘同意’就沒法點餐,我只能照做。”

“但掃碼關注只是一個‘開始’,之后有些商家公眾號會沒完沒了地給我推送垃圾信息。”劉女士說,各種營銷廣告令她煩不勝煩,還有些商家在掃碼點餐時,要求提供姓名、電話等個人信息,或者要求開通訪問消費者位置信息權限,讓人感到不安。

類似的行為并不少見,如今,“強制掃碼關注”頻現多種生活場景。

“最近在一家商廈出停車場時,我沒有提前繳費,本來以為掃出口閘機的那個二維碼就可以顯示交多少錢,但沒想到要先關注公眾號,點擊其中的停車繳費菜單跳到小程序后,才能完成付費,非常麻煩。”上海居民趙先生說。

為了應付監管,部分商家甚至打起了“擦邊球”。比如有些店鋪的商家在結賬時要求消費者下載使用該店APP,否則只能選擇現金支付,無形中導致消費者體驗大打折扣。

專家認為,技術進步應使百姓生活更加便捷,“強制掃碼”忽視了消費者的意愿和感受。部分商家靠“霸王條款”與耍“小聰明”透支消費者信任,只能獲一時之利,最終會砸了自己的生意。

個人信息泄露帶來安全隱患

商家設計“強制掃碼”,背后離不開利益驅使。近日,上海市消保委調查了29家知名度較高的奶茶店、快餐店,發現某知名連鎖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筆訂單,就可產生87條數據。調查發現,這些店鋪累計產生的數據已超100億條。其中,涉及消費者姓名、電話、收貨地址等敏感個人信息達6.7億條。

一名小程序開發者透露,當小程序的用戶量達到1000人以上時,店家可申請接入廣告,當顧客點擊或瀏覽廣告時,店家即可分得流量費。另外,一些商家會借此進行大量引流,把公眾號養“肥”后,再高價售賣變現。在此過程中,消費者的一些敏感個人信息可能被非法獲取,進而增加消費者隱私泄露、被營銷信息騷擾的風險。

業內人士認為,從消費者權益的角度說,“強制掃碼關注”是一種形式上的自愿、實質上的強制。

同濟大學法學院多元解紛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徐文海認為,“強制掃碼關注”的服務方式,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強制掃碼關注’對部分不愿意掃碼的消費者是不公平的。”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講師屈向東介紹,《個人信息保護法》第14條規定,基于個人同意處理個人信息的,該同意應當由個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確作出。“在掃碼消費的服務場景下,經營者應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明確向消費者告知采集、使用其個人信息的目的、范圍、用途等,從而達到消費者充分知情。”

對不法商家加大執法力度

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凈化消費環境,需要多方合力共治。

據了解,針對掃碼消費中存在的問題,消費者可通過電子郵件向中消協反映。中消協將委托專業維權志愿者對線索進行匯總、分析、整理,并視情節采取提示警示、支持消費者訴訟、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等方式,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北京、上海、江蘇等地消協組織曾發出關于掃碼消費行業自律承諾和倡議,呼吁商場、餐廳、停車場等商家在掃碼繳費過程中不強制關注公眾號、不過度索取個人信息。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新修訂的《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提出,未經互聯網用戶知情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或者變相強制訂閱關注其他用戶公眾賬號。

“治理‘強制關注’亂象,法治的‘雷霆出擊’勢在必行。”屈向東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強協作,健全體制機制,對侵犯消費者個人權益的商家加大執法力度,打出約談、罰款、整改等“組合拳”,以起到警示和威懾作用。

徐文海認為,在消費者通過掃碼方式進行消費時,作為個人信息保護責任主體的商家,應當僅收集最小范圍的必要信息,且在消費結束后,承擔起清除顧客相應消費信息的責任,自覺避免泄露數據、濫用數據牟利等行為的發生。

“未來,隨著個人信息保護規則的不斷健全與監管手段的配套升級,掃碼消費所具有的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正向激勵作用不斷顯現,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侵權態勢將得到進一步遏制。”屈向東說。

劉樂藝 何梓蕓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閱讀

透支消費者信任 掃碼消費豈能變成“強制關

財經

透支消費者信任掃碼消費豈能變成“強制關注”

2023-08-30

廣州官宣:認房不認貸

財經

廣州官宣:認房不認貸

2023-08-30

“華爾街之狼”正在抄底中國房地產

財經

“華爾街之狼”正在抄底中國房地產

2023-08-30

近兩月滬深交易所零受理 A股IPO節奏或已按

財經

近兩月滬深交易所零受理A股IPO節奏或已按下“放緩鍵”

2023-08-30

地方財政持續增長積極發力

財經

地方財政持續增長積極發力

2023-08-30

透支消費者信任 掃碼消費豈能變成“強制關注”

財經

透支消費者信任掃碼消費豈能變成“強制關注”

2023-08-30

廣州官宣:認房不認貸

財經

廣州官宣:認房不認貸

2023-08-30

“華爾街之狼”正在抄底中國房地產

財經

“華爾街之狼”正在抄底中國房地產

2023-08-30

近兩月滬深交易所零受理 A股IPO節奏或已按下“放緩鍵”

財經

近兩月滬深交易所零受理A股IPO節奏或已按下“放緩鍵”

2023-08-30

地方財政持續增長積極發力

財經

地方財政持續增長積極發力

2023-08-30

別讓日本核污染水誤傷中國海鮮

財經

別讓日本核污染水誤傷中國海鮮

2023-08-30

證監會減持新規后,已有50多家上市公司終止減持計劃

財經

證監會減持新規后,已有50多家上市公司終止減持計劃

2023-08-30

多地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

財經

多地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

2023-08-30

國家版權局等四部門啟動“劍網2023” 專項行動

財經

國家版權局等四部門啟動“劍網2023”專項行動

2023-08-29

中美商務部長深入交談近4個半小時

財經

中美商務部長深入交談近4個半小時

2023-08-29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