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喻淑琴 廣州報道
6月9日,由中宣部組織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廣東主題采訪活動在廣州啟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廣東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俊光在中宣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廣東主題采訪活動中介紹,2023年是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開局之年,廣東正高位推動,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探索生態文明發展新路徑,全社會廣泛參與、積極響應,迅速掀起推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熱潮。接下來,廣東將進一步打造“粵林+”特色品牌,打通“兩山轉化”的廣東新路徑。
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如何落地落實?
今年,廣東召開全省河湖長制林長制會議,高位推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將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納入職責范圍。廣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實施方案》,廣東省林業局印發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
為進一步推動綠美廣東高質量發展,廣東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在肇慶、韶關等地開展實地調研;強化督促指導,建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進展情況通報制度、分片掛點督導機制等,推動工作任務加快落實。
廣東多地多部門密集部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強化政策支撐、技術保障和科技賦能。例如,各地級以上市均出臺了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實施方案或意見;印發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方案和技術規程,以及《廣東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規劃》,推動六大行動方案陸續出臺;組織專家篩選綠美廣東優良經濟樹種、景觀植物、用材樹種等。
目前,綠美廣東多項重點工作穩步推進,取得實效。林分優化方面,截至6月2日,廣東全省完成林分優化提升183.06萬畝、森林撫育提升121.75萬畝,完成率分別為92%、61%。同時,組織編制《廣東省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完成油茶新造21.40萬畝、低改10.70萬畝。營造紅樹林約25500畝,修復紅樹林約27000畝。
如今,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正全面鋪開。各地選擇在基礎條件較好的森林公園、林長綠美園等,打造示范點193個。“兩園兩中心”建設有序推進。南嶺國家公園籌建辦正式啟動運作。組織制訂《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方案》《國際紅樹林中心(深圳)籌建工作方案》。謀劃編制全省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和山地公園、郊野公園示范建設指導性文件。同時,線上線下義務植樹活動蓬勃開展。
截至今年5月,廣東全省共開展各類義務植樹活動5650場次,參加人次50.3萬人,植樹約201萬株;開發上線“認種一棵樹”小程序,共收到捐款87.87萬元。
綠美廣東·益起行動。在持續推進綠美廣東建設過程中,資金是關鍵。為此,廣東多措并舉引入資本活水“助綠”。而社會資本,也正緊跟政策導向,在不斷尋找、拓寬合作渠道與路徑,積極對接目標企業,實現合作共贏。今年,廣東發起“企業助力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聯盟”,引導企業、金融機構參與綠美廣東生態建設。
陳俊光介紹,接下來,廣東將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扎實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任務落實。
持續做好森林質量提升。著眼未來5年、10年六大行動目標任務,統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和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國家和省林業重點任務,指導各地提前做好資金、土地、苗木、政策、項目等要素儲備,持續推進森林質量精準提升,高質量抓好兩個1000萬畝任務實施,著力打造優質林分、優美林相。
統籌推進城鄉綠化美化。著力提升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設水平,協力創建汕潮揭、湛茂陽森林城市群,大力開展森林公園、城市公園、街頭綠地等建設,擴大城市內、城市周邊的綠色生態空間。統籌推進縣鎮村綠化美化,著力推進綠美通道建設,加快林網、水網、路網“三網”融合。
高標準打造綠色生態名片。持續推進以南嶺國家公園為龍頭的南粵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開展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示范建設,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自然保護地、山地公園和郊野公園。加快建設以華南國家植物園為龍頭的全省植物園體系、以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為龍頭的區域性物種保護網絡,守護廣東生物多樣性寶庫。加強濕地保護修復,強化濕地分級管理,不斷增強濕地生態功能和碳匯功能。全面推進紅樹林保護修復,著力打造4個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高標準建設深圳“國際紅樹林中心”。
持續推進林業體制機制創新。深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林權流轉機制,積極探索林木采伐制度改革,探索搭建社會資本參與平臺、林業項目融資平臺和林業特色保險平臺三個金融類平臺,完善產權激勵、資源利用、金融等政策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態建設,提升林業發展活力。發動企業助力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推廣企業林、冠名林,策劃各類植樹場景,引導社會力量認種認養,豐富盡責形式,實現“全年盡責、多樣盡責、方便盡責”。
大力拓寬“兩山”轉換路徑。大力發展林業特色產業,積極培育森林旅游、森林康養、自然教育等新業態發展,加快林業三產融合,打造林產品交易平臺和若干“粵林+”特色品牌,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和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打通“兩山轉化”的廣東路徑,提高林地產出率。
標簽: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