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河財立方 記者 徐兵 實習生 劉豫 文 冉衡 攝影】深度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對現有金融業的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金融業如何才能滿足老齡化社會需求?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如何積極開展養老金融業務創新,率先探索養老金融試點,為應對人口老齡化作出積極貢獻?
6月8日—9日,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在上海舉行。在“養老金融的機遇與責任”全體大會上,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海生從宏觀層面對人口老齡化以及養老金問題展開發言。
葉海生認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確較為嚴峻,但人們不必過于焦慮,該現狀是實行計劃生育人口政策產生的結果,但同樣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代特征。“發達經濟體以及部分發展比較快的經濟體出生率都很低,這也是全球性問題。而不發達的地區,出生率還是很高的。”在他看來,上述兩個因素疊加導致的老齡化趨勢,到2053年才可能放緩。
葉海生表示,與歐美或者G20國家比較起來,中國的養老金儲備的確較少,“據我測算,去年年底養老金大概積累15萬億元,占GDP百分之十二點多,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平均水平大概是15%,北歐一些國家會更高。”
在他看來,導致養老金不足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養老金一二三支柱發展不平衡,第一支柱相對比較低,主要靠二三支柱的積累。另一方面與第一支柱先收先付的模式有關,先收先付是短期橫向平衡。
那么有可能把養老金做起來嗎?是有可能的。
葉海生認為,通過調整家庭財務結構,把家庭普通的儲蓄轉化成養老儲備或者養老金,“同樣都是家庭的財富,普通儲蓄和養老金儲備發揮的作用完全不同。”葉海生說,普通儲蓄的存款利率都在下行,銀行只能被動接受,如果轉化成養老金,通過專業化機構投資運作,收益是有保障的,安全性和各方面都沒問題。
談及如何對上述問題進行轉化,葉海生認為需要政府、監管、機構、個人共同努力。他表示,中國儲蓄率大概在30%以上,美國基本維持在5%左右,按照人民銀行統計,去年居民家庭存款大概120萬億元,其中存量部分30%或者50%轉化成為個人養老金。“照此規模來算,每年大概新增5萬億到8萬億元養老金儲備規模。按照這個進度慢慢去做,到2035年養老金儲備60萬億元到100萬億元應該沒問題。但這并不容易,去年被人稱為第三支柱的元年,出臺很多養老金政策,我個人感覺第三支柱發展仍沒見大起色。”
標簽: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