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托起返鄉農民工的幸福晚年?
閱讀提示
退休農民工返鄉,留守老人不愿進城,農村快速“變老”。然而農村養老資源有限,有的進城務工者為照顧老人不惜返鄉。專家表示,農村養老問題靠單一主體很難解決,政府、市場、社會、家庭需共同發揮作用。
今年50歲的周萍,2017年到安徽省淮北市打工。如今,她正在為自己的養老問題發愁。
“城里退休老人都有養老金,少的一個月也有幾百元,我也應該早點買養老保險的,現在確實后悔了。”周萍告訴記者,自己的父母有4個子女輪流照顧,而到了自己這代,只有一個孩子,而孩子也要工作養家。“等我們老了也不能光指望兒女。”周萍說。
隨著大量農民工退休返鄉,加上留守老人難離故土,農村正在快速“變老”。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生活在農村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比重為23.81%,比城鎮高出7.99個百分點。面對相較城市更加緊張的養老服務資源,返鄉農民工如何養老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留守老人不愿進城
在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的一個小村莊,有一個不到30平方米的口腔診所。沒有患者的時候,張萬峰喜歡躺在小炕上玩手機。5年前,為就近照顧漸漸衰老的父母,他從100多公里外的城鎮搬回了老家。
年輕時,張萬峰離鄉進城謀生,在吉林省松原市開了家口腔診所,并在當地安家。
在松原生活的十幾年間,張萬峰不是沒想過接父母一起生活。“但老人進城后極不習慣,反而容易憋出病來。”張萬峰說,“這幾年,父母年齡越來越大,身體也不好。尤其我媽還有心臟病和腦梗,每年都要住幾次院,就怕哪天嚴重了,連最后一面都見不上。”
幾經權衡,張萬峰回到農安縣買房,在縣城和老家中間位置的鄉鎮重新開了一家診所,上下班通勤只有10多公里,照顧父母也方便。
不少進城務工者都面臨著和張萬峰一樣的難題:年輕時進城工作安家,本打算站穩腳跟后接父母進城,然而,老人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有著根深蒂固的故土情結,難以適應城市生活。城里樓房不如老家平房自在、和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差異大、不想給兒女添麻煩……多重因素導致留守老人不愿進城和兒女共同生活。
年近60歲的姜源老兩口可謂談“城”色變。在長春工作的女兒每次回來都想讓他們進城住一段時間,但習慣了村里的寧靜自在,兩人總是找借口推脫。“我們現在身體還行,農村能種地養雞,生活成本也低。”姜源說,“在城里睡不著覺,待著上火。”
老年農民工返鄉現象突出
根據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數據,農村老年人年齡結構、空巢率、健康狀況等指標均較城鎮更加嚴峻,在經濟收入水平和養老服務費用承受能力等方面均與城鎮差距較大,許多地方村莊空心化、農民老齡化、老年農民工返鄉現象比較突出。
“我國農村‘未富先老’問題突出,從經濟保障看,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盡管覆蓋面廣,但水平偏低;從養老服務的供給看,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來養老,但家庭結構的小型化,疊加農村成年子女外出務工等因素,導致農村家庭養老的照顧主體缺失,家庭養老難以為繼。”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李杏果說。
“孩子的工作生活壓力也很大,雙方加起來四個老人,我們是真不想給孩子增加負擔,如果能有上門居家服務就好了。”姜源說。
李杏果告訴記者,農村市場化、社會化養老服務起步較晚,發展相對滯后,且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一直處在發展的薄弱環節,養老服務設施十分缺乏。她指出,這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農村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有效需求不足,收入水平低也限制其對養老服務的消費。長遠來看,發展市場化、社會化的養老服務是農村養老服務發展的必由之路。
綜合施策解決農村養老難
近日,民政部聯合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農業農村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我國首次在全國層面專門對發展農村養老服務作出總體性、系統性部署。《意見》明確,到2025年,農村養老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每個縣(市、區、旗)至少建有一所以失能照護為主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省域內總體鄉鎮層面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服務覆蓋率不低于60%。
“政府應將農村養老服務所涉土地、稅收、設施、組織、人員、資金投入等要素的相關政策進行系統梳理,將分散的、碎片化的政策進行整合,形成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統一規劃,推動農村養老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融合。并通過重點考核、督辦等舉措,確保政策落地見效。”李杏果認為,農村養老問題僅靠單一主體很難解決,政府、市場、社會、家庭等均應參與其中發揮作用。
政府在統一規劃之下,應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加大農村養老服務的開放力度,增加財政資金的撬動力度,通過完善土地、稅收、財政、人才、信貸等各種激勵政策,激發市場和社會力量參與農村養老服務的積極性。尤其是要激勵企業、村集體、社會組織、志愿者等市場和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
“要充分尊重、激發農村養老的自治實踐,鼓勵村集體、老年協會、志愿服務組織等基于本地實際、探索農村養老服務新模式。還要充分利用留守農村的活力老人、婦女等勞動力,打造一支基于本地、靠得住的農村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李杏果說。
標簽:
中新網6月21日電 綜合外媒報道,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加拿大資深演員唐納德·薩瑟蘭于當地時間20日在美國邁阿密去世,終年88歲。資料
中新網北京6月21日電當地時間6月18日起,國務院總理李強開始對馬來西亞進行正式訪問。馬來西亞駐華使館經濟事務公使烏尼·桑卡爾(Unny San
中新網6月14日電 據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官方微博消息,十余人傳播大熊貓被虐待等不實信息,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已報警。消息稱,連
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韋香惠)被視為新一輪醫學革命的異種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在近幾年似乎格外矚目。簡單來說,異種移植是把一個物種
農村養老服務供給不足,但老人寧愿留守也不進城如何托起返鄉農民工的幸福晚年?閱讀提示退休農民工返鄉,留守老人不愿進城,農村快速變老。
中新網7月12日電 據美國國防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7月11日,美國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2 25億美元額外安全援助。據介紹,該計劃將為烏克蘭提供
三部門聯合發布典型案例依法打擊以訂單農業為名設騙局坑農行為本報訊 記者劉欣 記者近日從農業農村部獲悉,農業農村部聯合公安部、國家市
中新網6月21日電 綜合外媒報道,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加拿大資深演員唐納德·薩瑟蘭于當地時間20日在美國邁阿密去世,終年88歲。資料
中新網北京6月21日電當地時間6月18日起,國務院總理李強開始對馬來西亞進行正式訪問。馬來西亞駐華使館經濟事務公使烏尼·桑卡爾(Unny San
 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 外交部21日公布關于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實體和高級管理人員采取反制措施的決定,全文如下:關于對洛克希德·
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 6月21日,中國尼日利亞政府間委員會首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同尼日利亞外長圖加爾
中新網長沙6月14日電 記者13日從湖南省氣象臺獲悉,2024年湖南首個高溫日出現在5月24日,較常年同期(4月29日)偏晚26日,為2000年以來最晚
中新網6月14日電 據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官方微博消息,十余人傳播大熊貓被虐待等不實信息,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已報警。消息稱,連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