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房難求到降價甩賣,美國樓市“寒潮”來臨?

2023-01-01 17:09:59   來源:南國今報

去年年初時,買家加價搶房仍然一房難求,到了年末,賣家屢次降價還是難以出手,這樣冰火兩重天的景象都發生在2022年的美國房地產市場。

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的數據,全美房價中位數由2022年1月時的35萬美元一路攀升,5月首次輕松突破40萬美元,然而在6月達到峰值41.6萬美元以后開始走低,至11月已連跌五個月,中位數回落至37萬美元。

美國樓市狂熱為何戛然而止?


【資料圖】

成屋銷量連續10個月下滑

根據衡量美國主要城市平均房價的凱斯-席勒指數(S&P CoreLogic Case-Shiller),3月時美國房價環比漲幅高達2.6%,同比漲幅達到峰值20.6%,當月漲幅最大的城市包括佛羅里達州坦帕市、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以及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市,房價較2021年同期分別勁升34.8%、32.4%和32.0%。4月起房價同比漲幅開始放緩,7月起開始出現環比下跌,10月,全美房價同比僅上漲9.2%,是自2020年11月以來,即兩年來同比漲幅首次回落至個位數。

同樣據NAR的統計,約占美國房地產市場銷量90%的成屋銷量總數,由1月時的665萬套驟降至11月的409萬套,除去疫情初期的異常值,成屋銷售跌至2010年11月以來的最底水平。該指標連續10個月下滑,創有史以來最長連跌紀錄,連跌周期已超2008年次貸危機時期。成屋銷量同比降幅也由年初時的2%左右擴大至11月的35%,表明買家正加速逃離市場。

不過,房屋供應仍然緊張。截至2022年11月底,全美共有114萬戶待售房屋,較上年同期僅增長2.7%,按照目前的銷售速度,消耗市場上的供應量只需3.3個月,一般認為,6個月供應量反應市場供需平衡。

衰退風險可能成為美國樓市新拖累

“2022年年初時的普遍現象是,賣家可以提出各種條件,買家也不惜加價犧牲一些購房條款。當前情況則是買賣雙方博弈,但因庫存仍然比較有限,故市場表現分化,有些房子仍然很熱,而那些存在硬傷或是賣相不好的房子,屢次降價也賣不出去,許多賣家因達不到預期價格而選擇下市。”美國房地產投資平臺淘沙找房CEO、聯合創始人況麥克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樓市迅速冰封的主要原因還是利率以罕見速度飆升,打壓買家購買力,令購房需求銳減。

美國通脹持續時間和頑固程度令美聯儲措手不及,美聯儲于2022年年初逆轉寬松貨幣立場,年內合共加息七次,將聯邦基金利率由0水平抬升至4.25%~4.5%區間。房貸利率隨即飆升,據房地美(Freddie Mac)數據,30年期抵押貸款平均利率2022年1月時僅在3.2%左右,10月底突破7%,為20年來首次,11月上旬時回落至7%下方,目前報6.42%,仍然兩倍于年初時水平。

況麥克表示,據估算,利率上升1%,購買力則下降10%,當前的固定利率接近頂部,上行空間非常有限。

野村美國研究團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利率飆升和房價高企打擊買家負擔能力,房地產行業繼續快速放緩,當前,衰退風險可能成為新的拖累。“房地產行業放緩可能會在短期內繼續拖累住宅建造部門的經濟產出,樓市衰退正在加劇,將導致更加廣泛的經濟衰退與制造業衰退。”該機構認為,經濟惡化及通脹放緩可能促使美聯儲于2023年3月之后暫停加息,并于9月啟動加息。

建筑商信心迅速下滑

緊縮風暴席卷美國樓市,11月成屋銷量環比十連降,續創史上最長連跌紀錄,房利美 (Fannie Mae) 和高盛經濟學家均預測,至2023年,成屋銷售總數將跌至400萬以下,甚至不及2006~2011年房地產泡沫破裂時期的水平。

另據房地產經紀公司Redfin發布的報告,今年三季度,美國房地產投資者購房量較去年同期減少30.2%,撇除疫情初期的異常值,該降幅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紀錄。

美國全國房屋建筑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 Builders, NAHB)和富國銀行聯合公布的房屋市場指數(Housing Market Index, HMI)2022年連跌12個月,一路由1月時的83滑落至12月的31,除去疫情初期的異常值,該指標已經跌至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房屋市場指數是衡量美國開發商信心的重要指標之一,主要反映對當前和未來六個月的銷售預期。

瑞銀美國經濟研究團隊在發送給第一財經記者的報告中表示,建筑商信心迅速下滑,下降速度甚至快于次貸危機期間,“盡管抵押貸款利率有所回落,抵押貸款申請出現回穩跡象,建筑商繼續見到樓市需求疲軟,房屋建設進一步放緩,開方商對當前房屋銷量的評估和判斷是繼續惡化”。

樓市回調速度和嚴峻程度甚至令長期市場參與者都感到震驚。從事抵押貸款行業逾40年的巴恩斯(Lou Barnes)感嘆:“這是我見過的最嚴重的利率沖擊。”他稱,加息影響可能尚未全部顯現。

標簽: 美國房地產 第一財經 佛羅里達州 房地產行業 市場指數

相關閱讀

從一房難求到降價甩賣,美國樓市“寒潮”來

要聞

去年年初時,買家加價搶房仍然一房難求,到了年末,賣家屢次降價還是難以出手,這樣冰火兩重天的景象都發生在2022年的美國房地產市場。據美國

2023-01-01

世界熱議:近千位“陽康”的數據樣本:86%的

要聞

近期,多地感染者數量快速增加。第一財經于12月15日發布問卷調查《請分享您的新冠感染經歷,這將幫助到更多的人!》,截至12月20日,共收到有

2023-01-01

天天看熱訊:一位新加坡病毒學博士眼中的疫

要聞

自2021年6月新加坡宣布與新冠病毒“共存”至今,其高疫苗接種率、低病死率受到全球關注。新加坡放開至今的防疫策略究竟有怎樣的經驗?有哪些值

2023-01-01

世界熱頭條丨六部門列清單:3月1日起重點管

要聞

處方藥類抗菌藥物等抗生素、三氯殺螨醇、具備阻燃特點的十溴二苯醚等14種新污染物,將被嚴格銷售管控,或禁止生產、禁止新建生產裝置、加工使

2023-01-01

亞馬遜的“噩夢”:我們為什么不應再追求效

要聞

評論贈書:你如何看待企業的效率至上論?如果是弊端,有什么可以改進的方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被選中的用戶有機會獲得這本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2023-01-01

從一房難求到降價甩賣,美國樓市“寒潮”來臨?

要聞

去年年初時,買家加價搶房仍然一房難求,到了年末,賣家屢次降價還是難以出手,這樣冰火兩重天的景象都發生在2022年的美國房地產市場。據美國

2023-01-01

世界熱議:近千位“陽康”的數據樣本:86%的感染者會發燒,同住者全部感染的概率最高

要聞

近期,多地感染者數量快速增加。第一財經于12月15日發布問卷調查《請分享您的新冠感染經歷,這將幫助到更多的人!》,截至12月20日,共收到有

2023-01-01

天天看熱訊:一位新加坡病毒學博士眼中的疫情防控:頂住第一波,就能迎來曙光

要聞

自2021年6月新加坡宣布與新冠病毒“共存”至今,其高疫苗接種率、低病死率受到全球關注。新加坡放開至今的防疫策略究竟有怎樣的經驗?有哪些值

2023-01-01

世界熱頭條丨六部門列清單:3月1日起重點管控14種新污染物

要聞

處方藥類抗菌藥物等抗生素、三氯殺螨醇、具備阻燃特點的十溴二苯醚等14種新污染物,將被嚴格銷售管控,或禁止生產、禁止新建生產裝置、加工使

2023-01-01

亞馬遜的“噩夢”:我們為什么不應再追求效率至上?|周末讀書

要聞

評論贈書:你如何看待企業的效率至上論?如果是弊端,有什么可以改進的方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被選中的用戶有機會獲得這本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2023-01-01

主動權益基金年度業績出爐:冠亞軍又被一人包攬,半數產品跌超20%

要聞

2022年行情已落幕,公募基金的年度排名也隨之塵埃落定。回顧2022年以來的市場行情,A股市場全年呈現震蕩態勢,股債均有大幅波動,主流指數、各

2022-12-31

北方人偏愛去三亞過元旦,泡湯、livehouse成跨年新趨勢

要聞

旅游的初步復蘇疊加元旦假期,讓三亞、西雙版納等城市成為“暖冬”旅行的目的地。此外,京東旅行數據顯示,過去一周(12月23日-29日),長途出

2022-12-31

當前信息:A股有望迎復蘇牛?板塊熱點在哪?券商2023年投資策略大盤點

要聞

2022年即將過去,回望這一年的中國股市,除了間歇性的結構性反彈外,調整是全年度的主基調。展望2023年,多家券商對A股市場持看多態度,尤其是

2022-12-31

世界視訊!外資私募股權市場邁入4.0階段

要聞

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不確定性的影響,中國的私募股權行業仍在持續增長。隨著營商環境的改善、金融業持續開放,以及中國經濟在疫情后展

2022-12-31

每日速訊:納斯達克指數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一年 科技股觸底了嗎

要聞

2022年的首個交易日,蘋果公司股價突破了3萬億美元,當時又有誰會預料到,今年以科技股為代表的納斯達克市場竟會迎來如此糟糕的一年。隨著2022

2022-12-31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