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焦點:華熙生物:不止于玻尿酸丨大國冠軍

2022-09-13 09:40:30   來源:南國今報

“世界玻尿酸看中國,中國玻尿酸看華熙生物。”


【資料圖】

作為工信部第六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的擬認定示范企業,華熙生物(688363.SH)已經連續15年位居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玻尿酸)研發、生產、銷售企業。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 2021年中國透明質酸原料的總銷量占全球總銷量的82.0%,其中華熙生物占據全球透明質酸原料市場份額的44%。

我國透明質酸產業從主要依靠進口到主導全球市場,華熙生物在產業發展中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除了透明質酸,華熙生物未來的增長點在哪里?

1、量產:從3g/L到12-14g/L

回顧國內透明質酸行業發展,不得不提及2個人:郭學平和趙燕,一位用技術創新撬動了行業變革,一位讓透明質酸在國內實現了大規模普及和應用。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現任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帶著課題組在國內率先研發并實現了微生物發酵獲得透明質酸,打破了依靠動物提取法和進口獲得透明質酸的局面。

當時透明質酸在國內還鮮為人知,常見的生產方式多為從牛眼、雞冠等動物組織中提取,價格十分昂貴,主要用于醫藥領域,并且我國透明質酸當時主要依賴進口。郭學平團隊成功研發的發酵法生產方式讓透明質酸大規模應用成為可能。

2000年,趙燕機緣巧合結識了郭學平,兩個人的不期而遇,徹底改變了國內乃至世界的透明質酸產業格局。

生物學專業出生的趙燕預見了透明質酸的廣闊發展空間,成立華熙生物,專注于透明質酸微生物發酵技術及產業化。

趙燕毅然決定踏足透明質酸領域在當時看來其實是十分冒險的,且不說當時公眾對于透明質酸的認知度并不高,單是微生物發酵獲得透明質酸從實驗室研發到工業化生產,每一步都可謂“九死一生”。

要想實現大規模發酵生產,首先需要通過野生菌種誘變和高通量篩選,得到透明質酸產率最高的優質菌株。“篩選菌種跟大海撈針一樣,需要一株一株的篩,僅僅篩選菌種這一環節,郭博士和團隊就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華熙生物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

在發酵設施里,微生物所面臨的環境異常復雜,穩定性也難以保證,后續的發酵、純化等環節都需要不斷地摸索和優化,才能提高透明質酸發酵產率,減少發酵中的雜質代謝物產生。

2000年華熙生物成立之初透明質酸的發酵產率僅為3g/l,經歷了無數次的實驗和失敗,2019年華熙生物將大規模生產透明質酸的發酵產率提升至 12-14 g/L,實現了透明質酸生產規模迅速擴大,生產成本大幅降低,這也讓透明質酸從曾經的“貴過黃金”逐漸開始走向普惠大眾。

2、創新:從原料到醫藥終端產品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常用“小物質、大世界”來形容透明質酸,如何通過小物質打開大世界,需要的是不斷地科技創新。

2006 年,華熙生物開始研究透明質酸交聯技術。透明質酸交聯技術可以使透明質酸成為了一種非常理想的生物醫用材料,保留天然透明質酸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同時增加體內存留時間,在骨科、整形美容等透明質酸醫療終端產品領域,交聯技術是行業主流技術。

2012年,華熙生物開始陸續推出交聯透明質酸醫療終端產品,開發的“潤百顏”注射用修飾透明質酸鈉凝膠 2012 年獲得 CFDA 批準上市,是國內首家獲得批準文號的國產交聯透明質酸軟組織填充劑,打破了國外品牌對國內市場的壟斷局面。

也是在2012年,華熙生物首次使用微生物酶切法實現透明質酸分子量大小的精準控制,在保證原料高產率、高純度的同時,通過精準控制分子量,實現了醫藥級、化妝品級、食品級等多種分子量段透明質酸原料的生產。

華熙生物隨后于2013年推出眼科用醫用透明質酸鈉凝膠,于2014年推出玻璃酸鈉注射液(骨科)。隨著公司醫療終端產品線的不斷擴充,市場知名度穩步提升,市場競爭力逐步提高。

核心技術的產業化應用也為華熙生物帶來業績的持續增長。2016-2018 年度,華熙生物實現營業收入 7.3億元、8.2億元和 12.6億元,2018年同比增長54.41%;實現凈利潤 2.69億元、2.22億元和 4.24億元,2018年同比增長 90.70%。其中,透明質酸原料業務和醫療終端業務實現收入 6.45 億元、6.95 億元、9.47 億元,貢獻收入均在70%以上。

3、拓展:2C業務爆發性增長成主力

2018年以前,華熙生物一直聚焦在B2B原料業務及B2B2C醫療終端業務,是行業的“隱形冠軍”,原料業務和醫療終端產品業務合計占比超7成以上。

2018年,華熙生物開始全面進軍C端市場。彼時華熙生物的B端業務并沒有出現增速放緩的情況,發力C端只因“C端市場具有更大規模及發展潛力”。

這一年,華熙生物與故宮博物院達成合作,推出“潤百顏·故宮口紅”文創精品,實現“華麗轉身”走向公眾視野。

2019年,華熙生物在A股科創板上市,快速實現公眾對于公司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認知,并加大C端市場發展力度。

華熙生物憑借在透明質酸原料領域的強勢地位,切入功能性護膚領域。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肌膚護理方式及消費者不同的護膚需求,推出多個功能性護膚品品牌,主打“HA+X”科技護膚的“潤百顏”,定位硬核抗初老的“夸迪”,有效針對敏感肌膚的“米蓓爾“, “BM肌活”專注于活性物功效護膚。

3年來,華熙生物面向C端的功能性護膚業務實現高速增長,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收6.34億、13.46億、33.19億、21.27億元,同比增長118.53%、112.19%、146.57%、77.17%,營收占比也從33.64%提升至72.45%,成為華熙生物營收增量主要來源。

大力發展功能性護膚業務的同時,華熙生物也不斷探索C端業務的更多可能。2021年華熙生物布局功能性食品業務,推出三大品牌,包括透明質酸水品牌“水肌泉”、透明質酸食品品牌“黑零”和透明質酸果飲品牌“休想角落”。

在B端業務穩定增長,C端業務爆發性增長的助力下,華熙生物業績保持高速增長,2019年-2021年主營業務收入3年CAGR為57.64%,歸母凈利潤3年CAGR為22.63%。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9.35億元,同比增長51.58%,歸母凈利潤4.73億元,同比增長31.25%。

華熙生物認為,持續不斷的經營能力和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才是公司生命力的來源。

在高速增長的業績支持下,華熙生物2019年-2021年研發支出從0.94億元增長至2.84億元,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讓華熙生物能夠打造出優質產品,從而獲得持續不斷的經營能力,而持續不斷的盈利又反哺創新研發,形成良性循環。

4、未來:布局合成生物尋求新增長曲線

過去20年,華熙生物通過不斷地研發創新,實現了透明質酸的產業化,并推動透明質酸在更多領域的創新應用,成為全球透明質酸龍頭,并逐步發展成為以科技創新為內核的生物科技企業。但華熙生物的“野心”不僅限于此,通過布局合成生物學,華熙生物正探索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質。

華熙生物表示,合成生物學是生物科技的未來趨勢,被寫入我國《“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也是全球生物技術發展焦點。目前全球生物科技已步入合成生物時代,“具備更多的想象空間和發展可能”。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達73.7億美元,2016-2021年間市場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83.6%。CB Insights則預計,至2025年,合成生物學市場將突破200億美元。

目前,華熙生物合成生物學研發團隊及技術平臺等已初步組建完成,并已經通過合成生物研發平臺完成膠原蛋白、5-ALA、NMN、人乳寡糖、硫酸軟骨素、肝素等項目的產業轉化。公司建設的“山東省生物活性物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已于2021年獲得山東省科技廳的認定,并設立了“合成生物學國際創新研發中心”,落戶北京大興。

8月30日,由華熙生物自主建設的全球首座合成生物科學館正式落成開館,坐落于華熙生物合成生物技術國際創新產業基地(北京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內)。同時,華熙生物還正式發布其多款膠原蛋白原料產品,實現其膠原蛋白業務的產品落地。

“我們要把膠原蛋白打造成繼透明質酸以后,華熙生物的第二個戰略性生物活性物。”趙燕此前稱,“華熙生物將從膠原蛋白的全產業鏈進行全面布局。”

華熙生物生物活性物研發管理總監王瑞妍介紹,作為國內唯一集合成生物研發、制造、產品應用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公司,華熙生物在膠原蛋白方面主要擁有兩大核心優勢,一是具備底盤能力,依托底層研發技術,能夠實現快速生產人體內含有的不同種類的膠原蛋白,滿足不同應用場景需求;二是具備產業轉化和市場轉化能力,華熙生物建有噸以上醫藥級膠原蛋白穩定發酵產能,并擁有全球最大的中試轉化平臺,能夠快速實現膠原蛋白的產品轉化和市場轉化。

“華熙生物未來將繼續加速膠原蛋白全產業鏈研發,拓寬生命健康領域全場景應用,建立面向膠原蛋白系列產品的全產業鏈平臺,實現化妝品級、醫藥級、食品級等不同型別、不同來源的膠原蛋白及多肽的開發及規模化生產。”王瑞妍表示。

結語

“一個企業的生命力來自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和持續不斷的經營盈利能力。”

華熙生物堅持“科學→技術→產品→品牌”的發展邏輯,對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不斷加大投入,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加速科研成果的產業轉化和市場轉化。依托科技力、打造產品力、塑造品牌力、從而獲得競爭力、使企業真正具備免疫力。

將“合成生物”作為未來重要戰略方向的華熙生物,擁有眾多優質的生物活性物質,包括膠原蛋白在內的這些生物活性物質能否復刻透明質酸的成功,還需拭目以待。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負。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標簽: 透明質酸 膠原蛋白 同比增長 全產業鏈 科技創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閱讀

頭條焦點:華熙生物:不止于玻尿酸丨大國冠

要聞

“世界玻尿酸看中國,中國玻尿酸看華熙生物。”作為工信部第六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的擬認定示范企業,華熙生物(688363 SH)已經連續15年位居全球

2022-09-13

全球微頭條丨調升170個基點,人民幣兌美元

要聞

9月13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 8928,上調170點;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 9098,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6 9192,上日夜盤報收6 9299。近日,中國

2022-09-13

環球熱推薦:“脫口秀概念股”ST洲際開盤一

要聞

9月13日,因一場脫口秀意外走紅的ST洲際開盤一字漲停,截至發稿,該股報2 63元,成交額1243萬元。9月13日,ST洲際發布澄清公告,9月12日,公司注意到

2022-09-13

環球時訊:多重利好消息提振數字貨幣概念,

要聞

9月13日,數字貨幣概念漲幅居前,截至發稿,京北方、*ST御銀漲停,天陽科技、德生科技、仁東控股等多股紛紛跟漲。中國人民銀行9月11日發布關于

2022-09-13

天天通訊!立訊精密披露337調查終裁結果:

要聞

立訊精密9月13日早間公告,公司涉及本次337調查事項已全部終結且未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實質性影響。據公告,此前獲悉,美國安費諾集團于2020

2022-09-13

頭條焦點:華熙生物:不止于玻尿酸丨大國冠軍

要聞

“世界玻尿酸看中國,中國玻尿酸看華熙生物。”作為工信部第六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的擬認定示范企業,華熙生物(688363 SH)已經連續15年位居全球

2022-09-13

全球微頭條丨調升170個基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928

要聞

9月13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 8928,上調170點;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 9098,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6 9192,上日夜盤報收6 9299。近日,中國

2022-09-13

環球熱推薦:“脫口秀概念股”ST洲際開盤一字漲停

要聞

9月13日,因一場脫口秀意外走紅的ST洲際開盤一字漲停,截至發稿,該股報2 63元,成交額1243萬元。9月13日,ST洲際發布澄清公告,9月12日,公司注意到

2022-09-13

環球時訊:多重利好消息提振數字貨幣概念,產業鏈公司將迎來加速發展契機

要聞

9月13日,數字貨幣概念漲幅居前,截至發稿,京北方、*ST御銀漲停,天陽科技、德生科技、仁東控股等多股紛紛跟漲。中國人民銀行9月11日發布關于

2022-09-13

天天通訊!立訊精密披露337調查終裁結果:未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實質影響

要聞

立訊精密9月13日早間公告,公司涉及本次337調查事項已全部終結且未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實質性影響。據公告,此前獲悉,美國安費諾集團于2020

2022-09-13

天天短訊!從“看天吃飯”到“知天而作”,新能源急盼專業氣象服務

要聞

以風電光伏為主體的新能源如何擺脫“看天吃飯”的窘境,關乎國家電力安全。極端天氣的出現常使得新能源的發電出力和設備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威

2022-09-12

即時看!中國推動“飼料糧減量替代”:飼料增產,大豆進口量下降

要聞

中國糧食安全既要保障口糧需求,也要滿足飼用基本需求。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增長,肉蛋奶等畜產品消費增加,我國畜禽飼養規模不斷擴大,對飼

2022-09-12

熱頭條丨外圍市場波動,日元領跌亞洲貨幣

要聞

9月12日,外圍市場波動持續,亞洲貨幣對美元持續下挫,日元已跌至亞洲金融危機時期的水平,韓元則下滑至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水平。截至北京時

2022-09-12

短訊!ST洲際澄清:截止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未發生重大變化

要聞

ST洲際發布澄清公告,9月12日,公司注意到網絡題為《一場脫口秀帶火“600759”!股民坐等開盤,發生了什么?》的報道,引發市場關注。截止目前

2022-09-12

全球今熱點:上市豬企加速出欄,牧原股份8月或實現“日賺一億”

要聞

上市豬企的8月銷售簡報披露完畢。盡管國家發改委投放3 77萬噸凍豬肉儲備,以緩解豬價上漲幅度,但伴隨著中秋與國慶傳統假期、秋季開學季,豬肉

2022-09-12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