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轉鼓好聽的鼓點聲,看著秦腔劇目高雅的舞臺,享受著一道又一道文化大餐,感覺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充實、豐富,質量也越來越高,內心幸福得很!”陜西寶雞岐山縣居民張大爺如是說。
“岐山縣按照‘全域文旅強基、質量文旅固本、數字文旅賦能、開放文旅擴容、和諧文旅增效、共享文旅惠民’的工作思路,積極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使城鄉居民更好參與文化活動,培育文藝技能,享受文化生活,激發文化熱情,增強精神力量。”岐山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楊慧敏說。
送戲下鄉群眾贊
岐山縣積極推進“政府出資、劇團送戲、群眾受惠”戲曲進鄉村工作的實施。采取市、縣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大力支持戲曲進鄉村。
“我們安排縣劇團加強對演職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添置相關演出服裝及設施、完善演出劇目等,做到精心組織排練、編排劇目,認真開展惠民演出。”岐山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張建剛表示。
據介紹,岐山縣文化和旅游局按照寶雞市文化和旅游局有關文化惠民公益演出要求和岐山縣的實際(全縣共101個行政村)情況,在確保每村不少于一場惠民公益演出的基礎上,制定了2021年岐山縣文化惠民公益演出計劃。岐山縣劇團組織全體演職人員對原有的戲曲劇目進行綜合排練,根據需要,還返聘了退休的4名演職人員,加入戲曲演出,并針對演出劇目老舊、吸引力不強等問題,新創作編排了《周仁回府》《黃河陣》《生死牌》等劇目,為開展惠民演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縣劇團對演出字幕機、音響、服裝和道具等設施進行了維修和重新購置,確保每場演出工作正常有序進行。
2021年,當地完成市、縣政府購買演出172場次,極大滿足了鄉村人民群眾在家門口看戲的精神文化需求。縣劇團全年開展戲曲下鄉、秦腔演出110余場,并且利用秦嶺云App,對每場演出進行線上直播,并及時上傳演出圖片及視頻資料,方便群眾在線上觀看大戲,好評如潮。
全民閱讀享書香
近年來,岐山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助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2021年以來,岐山縣文化和旅游局用于“三館一站”免費開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經費達200余萬元,全縣城鄉實現了“六覆蓋四健全”,即:文化館站建設全覆蓋、圖書館站點建設全覆蓋、資源共享工程全覆蓋、農家書屋全覆蓋、文化活動全覆蓋、公益電影放映全覆蓋,組織機構健全、保障體制健全、管理制度健全、考核機制健全。在此基礎上,各項文化建設加速推進。
以全民閱讀建設為例,縣級圖書館堅持以滿足讀者閱讀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岐山縣2021年為全縣101個村農家書屋新采購圖書1.3萬冊,采購云圖有聲數字資源6TB,征集地方文獻46種450冊,為群眾享受到精神大餐提供豐厚的物質基礎
此外,岐山縣將陣地服務、流動服務、數字服務相結合,面向不同的年齡、類別讀者群體,針對多元化閱讀需求,積極開展經典誦讀、圖書推薦、親子閱讀、送書下鄉、文化講座等活動。
深入基層提效能
春節前夕,岐山縣文化館、蔡家坡文化館先后組織開展了“書寫中國夢 翰墨送祝福”、“送歡樂下基層”文藝志愿服務義務書寫春聯活動,受到群眾廣泛好評。
不僅如此,2021年共發展、培養文化骨干110多人,建立鎮村文藝團隊400余支,吸納500余人組建了13支文化志愿服務小分隊,健全了縣、鎮、村三級文化隊伍體系,深入基層為偏遠地區的群眾送文化。
張建剛介紹,按照岐山縣“十四五”公共文化事業發展規劃,將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工作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岐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總體規劃、納入政府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納入財政預算,納入城鄉建設整體規劃,為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全縣9個鎮、101個村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實現了100%全覆蓋,切實滿足偏遠地區和老年、殘疾、留守、未成年等群體開展文化活動、享受基本公共文化產品的實際需求,最大限度消除公共文化服務保障盲點,推動公共文化均衡發展。此外,支持鎮村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每年投入財政資金50萬元,開展鎮村文化廣場建設工作,實現了每個村均有一個文化廣場,為群眾開展文體活動創造了條件。
“岐山縣將繼續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力爭成功創建為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范縣。”楊慧敏說。(本報駐陜西記者 秦 毅)
人均閱讀、聽書時長穩步上漲,海外數字閱讀規模增速明顯,主題出版物及現實題材內容受到用戶青睞……前不久發布的《2021年度掌閱數字閱讀報
聽著轉鼓好聽的鼓點聲,看著秦腔劇目高雅的舞臺,享受著一道又一道文化大餐,感覺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充實、豐富,質量也越來越高,內
人均閱讀、聽書時長穩步上漲,海外數字閱讀規模增速明顯,主題出版物及現實題材內容受到用戶青睞……前不久發布的《2021年度掌閱數字閱讀報
我們來自井店鎮王金莊五街村,助力冬奧,一起向未來!我們是龍南路舞蹈隊。我們是沙河村村民。……今年春節,河北涉縣各地群眾積極助力冬奧
正月里,年味濃;舞臺上,群星耀。近日,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留古鎮文化廣場上鑼鼓喧天、笙簫徹耳,一臺由群眾自編、自導、自演,充滿年味兒
近日,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意見》共六部分,從非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全國旅行社統計調查報告。據悉,截至2021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全國旅行社總數為42432家,共有31578家
好客山東品牌持續響亮多年,給齊魯大地的旅游業帶來巨大紅利,但山東文旅部門沒有選擇吃老本。抓住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的契機,山東全力推動旅
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創作演出的兒童音樂劇《冰墩墩雪容融之冰雪夢》,作為北京冬奧組委官方特許戲劇,于2月12日、13日在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