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文化和旅游資源豐富的省份,江蘇省文化和旅游系統近年來全面對標“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任務,努力推動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開創新局,助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現代化篇章。在此過程中,江蘇涌現出一批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為開創江蘇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集體
無錫拈花灣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奮力奔跑,開拓創新
無錫拈花灣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景區運營和景區開發為主業的大型國有文化旅游企業,通過打造文化和旅游精品項目,助力城市更新、文化升級。
作為該公司文化和旅游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位于無錫市濱湖區馬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禪意小鎮·拈花灣,自開業以來備受市場青睞。2022年元旦和春節期間,圍繞節日文化氛圍營造,拈花灣景區傾力打造了夢幻浪漫的流星雨演出,不僅讓景區熱鬧喜慶,也讓游客感受到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
拈花灣文投公司主營的四大文化主題景區,分布于江蘇無錫的靈山勝境、拈花灣景區以及山東曲阜的尼山圣境、陜西漢中的興漢勝境,每個項目都實現了社會、經濟、文化效益等多重價值增長,力求將景區打造成為當地旅游精品、文化勝地、產業引擎。
在無錫靈山勝境、拈花灣兩大景區帶動下,無錫馬山街道各社區利用閑置的集體資產,引入社會資本,建成山居壹聚、梵舍、村伴竹院等一批精品民宿。據統計,目前馬山民宿已達236家,總投資超3億元。在景區品牌帶動下,馬山還培育出一批鄉村旅游點,如群豐社區的“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和平社區的“江蘇省鄉村旅游重點村”“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游點”、古竹社區的“江蘇省休閑民宿區”等。
無錫拈花灣文投公司董事長吳國平表示:“中國的旅游市場越來越大,消費者對我們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唯有奮力奔跑、開拓創新,才能開啟景區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工作者
羅周:
中華文化、中國精神是文化自信的源泉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度江蘇戲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動中,江蘇省戲劇文學創作院院長、青年編劇羅周新創作的革命題材昆劇《瞿秋白》廣受好評。
“中華文化、中國精神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源泉,我在戲劇創作中深深認識到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羅周說,在她創作的一系列作品中,《大舜》《孔圣之母》《望魯臺》追溯、翹望中華文明文化的源頭,《春江花月夜》《第一山》《鳳凰臺》繪寫古代士人詩性的心靈追求,《衣冠風流》《張謇》《顧炎武》關注對家國文化之責任擔當,《丁香》《卿卿如晤》《燭光在前》謳歌為理想堅貞不渝、勇于犧牲的高尚品格,《蓄須記》《林徽因的抗戰》在抗戰烽火中張揚人格的偉力……這些都是她在用戲曲體現中華文化方面做出的實踐。
羅周堅持藝術本體規律、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她創作上演了京劇、昆劇、揚劇、錫劇、淮劇、越劇、黃梅戲等70余部風格多樣的戲劇作品,發表劇本、論文、訪談等40余篇,其中多部作品獲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和多項國家級、省市級榮譽。
作為當前青年劇作家中的佼佼者,在堅持勤奮創作的同時,羅周還積極做好創作輔導等服務工作。近年來,她通過專業講座、觀摩點評、劇本輔導、網絡授課、定期線上交流等形式,助力提升江蘇省內外編劇人才的專業素養,為江蘇省戲劇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貢獻力量。她不僅深度參與江蘇省院團創作風格之打造,還以其優秀嫻熟的創作實踐,力所能及地協助兄弟省份劇團,參與其舞臺劇創作和人才培養工作,經過實踐檢驗,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勞動模范
施夏明:
不斷拓寬昆曲藝術空間
不久前,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院長施夏明作為江蘇文藝工作者代表,在北京參加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深受鼓舞。
去年12月,昆劇《1699·桃花扇》在廣東深圳南山文體中心大劇場上演。謝幕時,看到臺下座無虛席、聽著場內掌聲雷動,施夏明一時間百感交集:“15年前,我們這一代昆曲人正是憑借《1699·桃花扇》‘闖’進昆曲世界的。15年光陰荏苒,作為從業者,我切身感受著昆曲行業的巨大變化:大量年輕觀眾涌入昆曲劇場,古老的昆曲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這樣的改變源自于對昆曲傳統的扎實傳承與積累,更離不開幾代昆曲人的不斷探索和開拓。”
施夏明剛畢業便領銜主演了全本昆劇《1699·桃花扇》等。2011年9月,施夏明拜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石小梅為師,10多年來扎實傳承。他戲路寬廣,從巾生到小官生到雉尾生均能信手拈來,塑造出候方哉、淳于棼、徐繼祖等諸多經典角色。工作以來,他領銜主演大戲10余部,傳承經典折子戲20余折,原創新編昆曲折子戲6折,劇目累積豐碩。
自2019年起,施夏明先后創作并領銜主演了《梅蘭芳·當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3部現代戲作品,為昆曲現代戲的探索實踐作出了貢獻。2021年,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創排革命題材昆劇《瞿秋白》,首演便獲廣泛好評,他精益求精的舞臺呈現,展現出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和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從藝廿余年來,施夏明常年堅守演出一線,年均演出場次在100場以上,除了在劇場演出,還頻繁到校園、社區、鄉間演出。
施夏明說:“根植傳統、推陳出新,結合新時代的條件將昆曲藝術傳承好、弘揚好,不斷拓寬昆曲藝術的空間,實現昆曲藝術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當代昆曲人應有的使命與擔當。”
2月8日,2022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會議要求,2022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工作要聚焦黨的二十大,突出這一主線,統籌部署推進
古典樂中賀新春,寅虎新年去看虎。2月3日(大年初三)晚,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協辦、西安交響樂團承辦的《生龍
2月8日,2022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會議要求,2022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工作要聚焦黨的二十大,突出這一主線,統籌部署推進
為促進中國民族歌劇藝術繁榮發展,不斷推出優秀作品和人才,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時期繼續實施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日前,文化和旅游部
古典樂中賀新春,寅虎新年去看虎。2月3日(大年初三)晚,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協辦、西安交響樂團承辦的《生龍
近日,國家文物局發布《關于開展第二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按照《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管理辦法
受疫情防控形勢影響,人們出于安全等方面考慮,出游意愿出現一定程度降低,導致近兩年各地景區的日子不太好過。在山東,部分景區變壓力為動
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正式開啟,冰雪運動熱情被徹底點燃。2月5日,陜西照金國際滑雪場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前提下,迎來了入冬以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發布2022年第一批文化和旅游行業標準:《圖書館民國時期文獻特藏書庫基本要求》《公共圖書館年度報告編制指南》和《演出
大年初一,湖北武漢博物館正常對外開放,千余人走進這里,度過農歷新年第一天。春節期間,除了常設展覽外,武漢博物館還推出了春風裁月——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