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小行者都熱衷文化游學,每位小傳人都“認領”一項非遺技藝,每位小畫家都擁有一本署名繪本,每位小玩家都發掘出專屬的“文博錦囊”……在江蘇張家港,孩子們實現這些令人贊嘆的“小目標”,并不是通過特殊培訓或加練,而是源于當地推出的特色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從孩子們爭相分享快樂的狀態中,不難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務的活力。張家港各類文化場館,儼然成為最受居民認可的新型成長空間,彰顯出張家港文化主管部門對于新時代青少年成長的擔當作為。
2021年底,張家港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聯合市教育局,創新思路、精心策劃了“5+2”館校研學聯動項目(簡稱“5+2”),并持續開展系列活動。“5+2”館校研學課堂是指文化場館和學校利用學生在校5天放學后的2小時,以文化場館服務送進學校、學生走進文化場館等形式,以公共文化場館高質量的社會教育項目,開展趣味十足的文化實踐活動,豐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產品供給,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精神素養。
打通育人資源 雙向賦能
跟著“5+2”館校研學地圖、組織文化游學路線,繪冬奧、逛展覽、學知識……冬奧臨近,張家港孩子們的日程早就排滿了。走進公共文化場館、景區文旅融合點,各類冬奧普及特展和冬奧主題作品征集頗受歡迎。在輕松有趣的旅途中,孩子們已掌握了不少冬奧知識,對冬奧更加期待。
“嗯唷斫竹,嗬喲嗨……嗯唷逐肉,嗬喲嗨!”當流傳幾千年的河陽山歌從教室里傳出來,同學們已經踏上了新一輪文化體驗之旅。歌聲未散,走進另一間教室,同學們正專心地擺弄手中的火針,在老師的指導下小心翼翼地制作烙畫。遠處的操場上,一排身影數著一、二、三翻起跟斗。孩子們都自稱小小傳承人,一個個暗暗努勁兒要把家鄉的“絕活兒”學好。
正如發生在張家港市中小學的這一幕幕所映照,將文化職能進一步擺進青少年美育大局,正是張家港文化主管部門的發力點:以創新文教合作、館校聯動機制,夯實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力共識,找準公共教育服務和公共文化服務的鏈接點,支持學校課后服務,整合文化教育資源,系統性再造符合新時代青少年成長新需求的學習環境。
定位新階段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張家港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于2021年11月22日,聯合張家港市教育局出臺了《關于推動文教結合“5+2”研學課堂建設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方案”要求,全市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和各鎮(區)文體中心、各類特色文體場館等場地設施機構,充分發揮文化陣地優勢,緊密圍繞在校學生課后服務,因地制宜開設閱讀體驗、展覽展示、文藝培訓、藝術普及、非遺傳承、傳統文化賞析等特色文化實踐課程。
文教合作,雙向賦能,助力新時代青少年成長。據張家港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頂層設計開始,通過推動文化、藝術與素質教育的協同,以文促教、以教促文,雙向服務、雙向促進成新常態。目前,張家港先行先試的五所學校已著手推進改革,與最大化文化場館公共教育職能深入融合,讓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成。
“這段時間,孩子的表現更好了,還時常問幾個超出我知識范圍的問題。沒想到,公益性的文化服務,比以前耗資不菲的培訓課程更見效。”市民吳雨告訴筆者,參與“5+2”以后,全家對文化場館有了新的認識,盼望繼續深入。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參與解放了教育的思想,家庭能夠重新分配財力和精力,愈感生活美好。
打好資源配合 精準供給
在張家港近期舉辦的文化市集上,有一套繪本格外搶手,令人驚嘆的是,它們既非世界名家所著,也非專業作者所畫,而全部是當地中小學生的原創作品。作為繪本集納地的張家港市圖書館,為此做了許多工作。結合讀者需求調研,該館將“繪本閱讀實驗基地”設在中小學,以“原創繪本創作”為抓手,發掘培育了眾多繪畫“小天才”。目前,已有57位小畫家的作品付梓“出版”,其中不少作品還轉化為絲巾等衍生品,持續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此外,該館還依托館校聯動,將“一本書的奇妙旅程”“神奇的中草藥”“趣玩機器人”等活動,納入中小學點選的課程清單中,不斷創設適合青少年參與的知識服務。
事實上,小小少年能體驗“出書”僅是張家港精準供給、激活館校共育活力的一個縮影。除全面對接市、鎮、村中小學,張家港還鼓勵各級各類文化場館,結合自身特點,既在工作日和節假日推出服務“菜單”,又為在校學生“量身定制”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服務項目。
高品質的文化資源對接正在革新的教育體系,“5+2”扎實推進,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資源和學校資源,以“引進來、走出去”的形式繪就了文教合作新格局。一方面,文化場館分級“菜單式”特色文化實踐課程,吸引學校師生以點單方式體驗文化場館服務;另一方面,文化場館進一步整合學校特色和學生需求,設計定制化、個性化、特色化公共教育項目,以搭建社團、文化配送為載體,與學校合作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展示、文藝交流等活動。
倍增效應很快產生。“5+2”實施僅一個多月,張家港全市各級文化場館服務項目總數已逾百項。由此,張家港市圖書館不僅是在校學生自主閱覽、查找資料、課題研究、科普活動的首選地,更是文化創意的研發地;市博物館的微型“劇本游”、市美術館的美學課堂等活動,充分考慮了青少年的學習特點和知識獲取習慣,產出了青少年專享的“文化大禮包”;市文化館課后“小小主持人”“少兒話劇團”等項目報名常常“井噴”,青少年已成為文化志愿活動的“新生代”。
即便是鄉村的文化場所,文化效能也十分凸顯。永聯村“農耕文化園”已轉型為在校學生課后研學活動基地,鮮活的農藝、陳舊的老物件、魔術般的非遺竹編、富有創造感的泥塑陶藝,無不吸引學生們樂而忘返。
打贏質量之役 以文化人
或是走進抗日民主政府紀念館,或是傾聽革命老兵講述紅色故事,或是參與紅色文藝匯演,或是擔當紅色歷史小小講解員。剛剛過去的一年,最讓張家港青少年受益的是傳承紅色基因的系列活動。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5+2”牽引各文化場館充分發揮德育陣地宣教功能、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基地的陣地優勢,組織豐富多彩的青少年紅色教育活動,黨史學習教育與文藝創作相結合的宣教模式,激揚青少年愛國主義精神。
“5+2”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美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貫穿其中,以項目式、探究式、體驗式、沉浸式等形式,增強課程活動趣味性和生動性。張家港圍繞“趣玩”,組織開展非遺大課堂、快玩無人機等系列活動,打造寓教于樂、生動活潑的體驗課堂;圍繞“樂學”,組織開展科普小課堂等系列活動,打造開拓視野、增長見識的延伸課堂;圍繞“暢游”,組織開展文博場館深度游等系列活動,打造創新思維、激發潛能的行走課堂;圍繞“藝享”,組織戲劇表演初體驗等系列活動,打造啟迪心扉、熏陶氣質的實踐課堂。圍繞“啟智”,組織文藝進校園系列活動,開展多主題、多形態的文藝公教課程,打造實踐育人、特色鮮明的館校課程;通過數字圖書館、增強現實(AR)技術和藍箱數字攝影棚等項目,讓孩子們直觀體驗文化科技的奧妙,催生更多奇思妙想。
在實踐育人理念支撐下,“5+2”構建起未成年人成長共同體的創新實踐,把課后服務變為引導青少年觀察世界、自主學習、發現自我的關鍵一環,讓青少年與文化場館的每一次“親密接觸”都收獲滿滿。難怪家長們好評不斷:“以前是費半天力勸孩子去文化場館,現在是孩子帶著我們逛文化場館,真是體驗到從焦慮輸送型到快樂陪伴型的大轉變。”
課外空間的拓展,回歸的是以文化人的初心。據了解,張家港市將進一步健全完善長效機制,精心設計項目內容,全力打造特色課程,計劃出臺公共文化場所課后服務評價指標體系、編制文化場館課后服務導則,面向未成年增設普惠性、基礎性研學服務,加快建設課后服務示范基地和項目,文教合作、館校聯動,讓青少年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務更加科學化、體系化、常效化,更具文化味、吸附力、驚艷值。(賓 朋)
每位小行者都熱衷文化游學,每位小傳人都認領一項非遺技藝,每位小畫家都擁有一本署名繪本,每位小玩家都發掘出專屬的文博錦囊……在江蘇張
1月27日,2022年歡樂春節全球啟動儀式暨音樂會在多個線上媒體平臺同步播出。文化和旅游部部長胡和平以視頻方式致辭,宣布2022年歡樂春節全
每位小行者都熱衷文化游學,每位小傳人都認領一項非遺技藝,每位小畫家都擁有一本署名繪本,每位小玩家都發掘出專屬的文博錦囊……在江蘇張
新年新氣象,各地文化和旅游活動豐富多彩,一派喜氣洋洋。特別是當冬奧遇上春節,時尚的冰雪運動與新春民俗、傳統文化正交織出別樣風情。祖
1月27日,2022年歡樂春節全球啟動儀式暨音樂會在多個線上媒體平臺同步播出。文化和旅游部部長胡和平以視頻方式致辭,宣布2022年歡樂春節全
反映中國紅色歷程的優秀戲劇作品,長久以來,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它們書寫全民族的共同記憶,傳承著革命精神,賡續著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文藝發展就深度參與到國家建設和社會變革中,文藝思想變化與社會政治實踐高度互動。當下的主流文藝題材創作是在
1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阿里巴巴集團、人民優選承辦的非遺虎年大集活動在北京舉
1月26日,鐘鳴盛世:紫禁城和承德避暑山莊藏鐘表聯展在故宮博物院開幕。展覽遴選展出故宮和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具有代表性的鐘表收藏,其中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1年文化和旅游領域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名單,海南省圖書館文化志愿者團隊入選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據了解,海
羊城鄉村慶佳節,云上村晚迎盛會;5G聯動展活力,文旅融合賦新篇。1月20日,5G直達最美小鎮——廣州從化云上村晚系列展演活動在廣東省廣州市
文化和旅游部、國家體育總局日前公布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單。名單共包括12個滑雪旅游度假地:北京延慶海陀滑雪旅游度假地、河北淶源滑雪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