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中國發展指數連續三年增長超10% 逐浪“數字藍海” 多部門釋放政策利好

2025-05-05 17:50:36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三年數字中國發展指數保持10%以上的穩步增長,2024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0%左右,數字基礎設施實現新躍升,國產人工智能崛起為全球貢獻“中國智慧”……4月29日,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4年)》,勾勒出蓬勃向上的數字中國發展圖景。

  峰會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國家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相關負責人集中發聲,圍繞加快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推動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高質量數據供給,加強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等方面展開部署,激發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拓展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空間。

  從具身智能新成果,到人機在物流、氣象、測繪領域的新應用,再到類腦計算、密態計算、多模態大模型等硬核科技,今年峰會期間,一大批數字新技術新產品首發,首展率超過65%。

  依靠高精度仿生人臉定制技術,復刻真人面容與音色,配合語音、表情、口型、動作,實現自然對話——展區內,中國移動帶來了其首款仿生人形機器人?,F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依托基礎網絡優勢和九天大模型,中國移動正聚焦訓練機器人的通用“大腦”,提升機器人意圖識別、推理決策和復雜任務拆解的效率。

  展區另一側,觀眾點擊屏幕,選擇“工作”“企鵝”兩個關鍵詞,騰訊混元3D生成大模型隨即生成三維圖像,連接的3D打印機便開始運行?,F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3D AIGC技術迭代迅速,極大地降低3D內容創作門檻。通過一站式3D內容AI創作平臺,游戲制作、社交、電商廣告、工業制造、AR/VR等多個領域正加速應用AI能力,輔助3D內容生產。

  透過峰會這扇窗口可以看到,我國數字產業發展活力競相涌現。國家數據局在會上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4年)》(下稱《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新公開的4.5萬件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中,我國占比達61.5%。國產人工智能崛起為全球貢獻“中國智慧”。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熊繼軍說,2024年我國數字產業完成業務收入35萬億元,同比增長5.5%。原生鴻蒙系統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操作系統,集成電路、北斗規模應用、新型顯示等領域取得長足進步,數字領域已培育形成超4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圍繞進一步釋放數字經濟發展潛能,推動數字技術創新發展,多部門進一步展開部署。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相里斌表示,要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實施“人工智能+”行動,開展新產品新技術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著力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營造寬松活躍的創新氛圍,推動人才、資金、數據等各類創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有序流動。

  熊繼軍表示,將深入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持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做好“補短板”“鍛長板”“拓新板”,形成數字新質生產力。推動具有產業鏈控制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協同發展。

  數字經濟創新成果涌現,離不開數據要素的支撐。會上發布的《全國數據資源調查報告(2024年)》顯示,2024年,全國數據生產量達41.06澤字節(ZB),同比增長25%,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進程進一步提速。特別是,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提速,活躍數據總量同比提升22.73%。

  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進高質量數據供給,加快推動數據要素與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賦能應用相結合,推動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推動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同時,持續推進數據流通交易,大力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價格化,細化數據產權“三權分置”方案,加快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構建數據流通交易標準體系,加強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

標簽:

相關閱讀

今天回家!神十九的這些瞬間,你還記得嗎?

科技

4月1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由該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的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覽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對公

2025-04-04

“一腦多態”賦能,7款人形機器人解鎖多元

科技

在室內或鋪裝路面可采用輪式人形機器人,而在有臺階等復雜路面情況下可選用雙腿或四足人形機器人……日前,由優艾智合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創

2025-04-04

防御小行星撞擊,地球準備好了嗎

科技

當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怎么辦?這是許多科幻電影探討的終極生存命題。我也看了電影《流浪地球》,藝術家充分發揮了想象力,但一些情節還是

2025-04-04

百鏡大戰打響,2025年或成AI眼鏡爆發元年?

科技

從百度推出全球首款搭載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鏡到閃極的國內首款量產AI拍攝眼鏡,再到CES展會上多達40余款的AI眼鏡新品集體亮相……科技巨

2025-04-04

浙江杭州|“無人車+機器狗” 科技巡檢保

科技

近日,全國首個無人車+機器狗一體巡檢智能體在杭州濱江物聯網街上崗。這是全國首次實現機器狗搭乘無人車進行遠距離、跨區域自主巡檢,將巡

2025-04-04

數字中國發展指數連續三年增長超10% 逐浪“數字藍海” 多部門釋放政策利好

科技

 近三年數字中國發展指數保持10%以上的穩步增長,2024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0%左右,數字基礎設施實現新躍升

2025-05-05

AI成互聯網企業發展關鍵驅動力

科技

在浙江義烏,玩具行業正迎來一場智能化的變革。隨著AI技術、物聯網功能的融入,帶有這些高科技元素的玩具正成為市場上的新寵,銷售火爆。這

2025-04-04

AI玩具熱潮席卷義烏市場

科技

在浙江義烏,玩具行業正迎來一場智能化的變革。隨著AI技術、物聯網功能的融入,帶有這些高科技元素的玩具正成為市場上的新寵,銷售火爆。這

2025-04-04

今天回家!神十九的這些瞬間,你還記得嗎?

科技

4月1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由該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的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覽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對公

2025-04-04

“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覽在國博舉辦

科技

4月1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由該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的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覽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對公

2025-04-04

“一腦多態”賦能,7款人形機器人解鎖多元應用場景

科技

在室內或鋪裝路面可采用輪式人形機器人,而在有臺階等復雜路面情況下可選用雙腿或四足人形機器人……日前,由優艾智合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創

2025-04-04

人形機器人如何突破續航瓶頸

科技

在最近舉行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人形機器人成為最靚的明星,它們活躍在迎賓、交流、主持、表演、服務等多個場景中,或揮手致意,或寫詩

2025-04-04

防御小行星撞擊,地球準備好了嗎

科技

當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怎么辦?這是許多科幻電影探討的終極生存命題。我也看了電影《流浪地球》,藝術家充分發揮了想象力,但一些情節還是

2025-04-04

智能網聯:車路云一體化是方向

科技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新一代智能終端及智能制造裝備。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已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業

2025-04-04

百鏡大戰打響,2025年或成AI眼鏡爆發元年?

科技

從百度推出全球首款搭載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鏡到閃極的國內首款量產AI拍攝眼鏡,再到CES展會上多達40余款的AI眼鏡新品集體亮相……科技巨

2025-04-04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日播時尚2024年虧損1.59億元,能否順利重組轉型“雙主業”受關注

中國網財經2月26日訊 日播時尚2024年年報近期出爐。報告期內,日播時尚實現營業收入8 66億元,同比下降15 7%;歸母凈利潤為-1 59億元,而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