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少年接受科創教育,一共需要幾步?在很多家長看來,必須把孩子送到學校、專業培訓機構才算“夠格”的科創教育。而今后5年,上海9-35歲的青少年在離家步行一刻鐘距離的“創新實驗室”,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新課程與活動,還能成為“主理人”,把創意和知識傳遞給大家。
為把創新“舞臺”盡可能搬到更多青少年身邊,團上海市委于2021年啟動了《上海市青少年發展“十四五”規劃》重點事項“上海青少年‘活力創城’五年行動計劃”。行動計劃包括“一個創新學院、兩個工作品牌、X個示范區域”和“青創指數”監測體系,將通過物理空間改造、創新氛圍營造、創新課程研發、創新資源整合等方式綜合推進,讓創新的種子在更多青少年心里生根發芽。
青少年創新創業,還差“最后一公里”
一年級小朋友的媽媽林喆住在一個周邊有三四所小學的社區,她發現“雙減”之后,在放學后、節假日怎樣安置孩子,怎樣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成了家長們十分關心的問題。
林喆有十幾年人力資源工作經驗,在她看來,年輕人進入職業生涯之后,學歷與專業會被弱化,溝通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而這些能力需要從小培養。她期待社區周邊有一個地方,既能托管孩子,又能讓孩子認識各年齡層的朋友、參與社區事務,無形中鍛煉創意思維和綜合素質。
通過參與創設社會企業“WEable青年創新”,林喆的期待正在成為現實。WEable青年創新由全國首個公益孵化器“恩派公益”發起,通過舉辦“3小時極速創新”工作坊、創新大賽,提供線上線下培訓課程,鏈接企業資源等為高校大學生、社區青少年等賦能。
青少年從事創新創業有哪些痛點?林喆從工作經驗中總結出幾個方面:“很多大學生非常積極地參與創新創造,但他們有的只掌握專業知識,不知道怎樣將知識轉化為產品或服務;有的想到了好點子,卻沒有現成、具體的方法來實現;還有的寫完項目方案之后,由于缺人、缺資源難以將項目落地。”
近日,團上海市委在上海團校成立了上海青少年創新學院,創新學院將作為匯聚資源的平臺和樞紐,把WEable等社創、文創、科創組織,以及各委辦、企業的力量集合起來,賦能全上海有志于創新創造的青少年。
團市委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創新學院以培養青少年的創意力、共創力、行動力為主旨,將打造一個開放、共享、共促的青少年創新支持體系,由委辦提供政策支撐,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社會組織等提供課程、體驗服務,街鎮、園區等提供“毛細血管”般的實戰場景——家門口和單位旁的“創新實驗室”,承載資源、輻射周邊青少年,打通普惠型、混齡化創新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在青少年“家門口”建設“創新實驗室”
在長寧區新華路街道和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兩家“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上海青少年創新實驗室”已落地。新華路街道是上海“社區更新”的典型案例,社會組織大魚社區營造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大魚營造”)通過硬件改造,以及舉辦公益市集、藝術表演、主題討論等方式,讓居民與社區建立深層次連接,引導青少年主動參與社區生活與社區治理。
大魚營造創始人何嘉說,他的團隊正在探索打造“青年創新據點”,通過組建“創新合作社”“美好社區集合店”,邀請有經驗的創新導師共同孵化有想法、缺資源與伙伴的“斜杠青年”,讓更多青年能在社區探索事業與人生創新的可能性。
對大魚營造這樣的社會組織來說,成本上漲、經營困難是阻礙他們將創意落地的重要因素,而團上海市委的支持,將助他們“一臂之力”。
得益于此,大魚營造團隊在上海市長寧區仙霞街道虹仙小區打造“閑下來合作社”。其負責人張歡是一名95后青年,兩年多前,她的團隊與區民防辦等部門合作,在居民需求調研的基礎上,把小區里閑置多年的防空洞改造成36個功能各異的獨立空間,向全年齡居民開放“主理人”申請,可用于親子育兒、游戲手作、二手市集等。
張歡發現,相比于家長,少年兒童對參與社區活動有更濃厚的興趣。“閑下來合作社”里,六年級學生小袁開設了“小袁棋社”,在空閑時“擺攤”與來訪者下五子棋,下一局收兩元錢,雖然贏得少輸得多,但他樂在其中;和小袁同年級的3個女孩主理“星月堂”空間,來訪者花兩三塊錢就可觀賞20分鐘的“自創”歌舞表演等。
最近,“閑下來合作社”新入駐了兩個科創類工作室,一個是在上海為國際學校提供STEAM課程的組織,將定期舉辦面向青少年的機器人、編程課程;另一個是環保組織,將舉行工作坊,介紹在上海回收和利用塑料的新途徑。
“在‘雙減’背景下,社區可以為親子家庭提供所需的陪伴功能和美育、體育、科創小課程。”張歡說,“如果家長能信任社區、更多年輕人能參與進來,社區營造就會形成良性循環,我們期待政府部門能進行自上而下的引導,促進青年積極參與社區生活。”
青少年科創“發燒友”有了自己的基地
在浦東新區某小學有一個這樣的男孩:被媽媽形容“不愛學習”,在課堂上調皮搗蛋、拒絕與人合作。2019年,他媽媽抱著“托管”的心態,幫他報名參加了張江國際青少年創新創業實踐基地(以下簡稱“雙創基地”)的科創特色愛心暑托班。
在一堂“凈水實驗課”上,老師挖掘出他的隱藏優點:對做實驗感興趣、動手能力強。在老師的引導下,他的團隊配合能力、自信心有了提升,還成了雙創基地的“忠實粉絲”。
在浦東新區,雙創基地是一個聯合了全市優質科研院所、科技場館和頭部企業伙伴的平臺,能夠在校內校外、線上線下為青少年提供一系列課程、體驗與服務,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雙創基地主任林安都告訴記者,中小學校的科創課題資源參差不齊,強校的教師團隊能力強大、獲獎多;而在弱校,一個科技老師要服務幾千名學生。為讓孩子們能接受普惠型的科創教育,雙創基地為學校提供零基礎、科普類的課程和高階類科創課程,并為學生提供參與職業體驗、社會考察、創新類比賽的渠道。
林安都舉例說,張江科學城附近有一所科技教育能力較弱的中學,雙創基地團隊幫學校打造了適合各年級學生的AI智慧園藝特色課程,很受孩子們歡迎。最近,該課題還入選了中國兒童中心兒童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的全國校園AI特色課題項目,將在全國復制推廣。
在團上海市委出臺“活力創城”五年行動計劃的背景下,浦東新區團組織出臺了浦東打造“科創活力生態圈”計劃,雙創基地作為計劃落地的重要抓手,正在“鏈接”更多的委辦、社區、學校、企業等主體,以惠及全市更多的中小學生。
未來,浦東新區將建設一批旨在激發青少年創新思維的“夢創工坊”青年中心、小小創客實驗室等物理空間,繼續舉辦多元化的青創論壇、青創賽事、青創培訓等活動,為青少年科創“發燒友”提供更多互動交流、資源分享的平臺。(記者魏其濛)
標簽:
教育部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做好2022屆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公費師范畢業生就業工作,要求保證2022屆部屬師范大學公費師范畢業生全部安排到中小
教育部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做好2022屆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公費師范畢業生就業工作,要求保證2022屆部屬師范大學公費師范畢業生全部安排到中小
寒假已至,家長們又開始擔心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品造成近視。于是,他們從網上搜羅各種護目產品——護眼平板、防藍光眼鏡、投影儀、眼罩、眼
張義(化名)與李霞(化名)離婚后,婚生子由父親張義撫養,李霞認為張義教育方式較為嚴苛,存在過度責罰孩子的情況,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故
從梅州市職業技術學校畢業兩年后,五華貧困家庭成長的張錦坤在中山一家制造企業工作,月薪過萬,超過了不少本科畢業生,技工人才在市場緊俏
近日,財政部發布關于印發《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十四五時期,會計改革與發展將持續豐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內容,創新繼續
每逢考試,無論是期中、期末考試,還是中考、高考,聰明藥總會恰好出現,成為一些學生及其家長的選擇,以為服用聰明藥就會變得聰明,能考個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