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浙江大洋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洋生物,003017.SZ)公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2億元,同比減少2.2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250.07%;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15.86億元,較期初增加5.15%;報告期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10.07億元,較期初增加2.27%。
(相關資料圖)
半年報指出,2023年上半年,受全球經濟下行的影響,主要經濟體需求不足,產業鏈出口受阻,大宗化學品價格持續走低,行業競爭加劇,導致大洋生物主要產品碳酸鉀、碳酸氫鉀等無機鹽產品銷售毛利率同比下降了0.11%,但鹽酸氨丙啉、含氟精細化學品及其他產品的毛利率有所改善,分別同比增長6.49%、7.43%和9.68%。
多年研發優勢積淀,成就“一體兩翼”產業格局
成立于1976年并于2020年在深交所上市的大洋生物是一家化學原料制造企業,主要從事無機鹽產品生產,目前已形成以鉀鹽為主、含氟精細化學品及獸藥共同發展的“一體兩翼”產業格局,并先后入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力度。公司建有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兩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一個省級研究院;先后主持或參與起草國家/行業標準6項,覆蓋了主生產線各主要產品;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發明專利42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在國內外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
依托多年積淀的研發優勢,大洋生物在行業內較早通過了ISO9001、ISO14001、ISO45001、FSSC22000等國際體系認證,并已形成較為突出的產品優勢。如,公司生產的輕質碳酸鉀因其堆積密度小、比表面積大、溶解和反應速度快、對最終產品收率和質量有顯著提高等特點,被主要應用于農藥、食品和醫藥等高端領域;碳酸氫鉀主要作為食品行業的酸度調節劑、化學膨松劑使用,其次作為滅火劑、葉面肥和殺菌劑等使用,隨著國內在畜牧業中使用研究的深入,市場需求量逐步增加;高藥效抗球蟲鹽酸氨丙啉產品通過獸藥GMP體系認證和美國FDA認證;獸藥預混劑成套生產線通過GMP認證,多個品種在國外注冊并進入市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產品不存在因質量問題引起的糾紛。
產品研發成效初顯,持續深化環保性技術
隨著公司產品在業內美譽度提升,下游客戶通過上門拜訪或者參加全球各地展銷會等形式與公司達成合作意向。目前,大洋生物已與揚農化工、長青農化、OURO FINO SAUDE等國內外上市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公司產品出口到美國、英國、法國、印尼、西班牙、中東、巴西和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品牌及渠道優勢不斷擴大。報告期內,公司外銷收入金額8403.27萬元,占營業收入的17.45%。
在產品端的研發成效逐步顯現的同時,大洋生物基于國內外市場對工業產品的環保性要求日趨嚴格的實際,在較早期已開展環保治理的基礎上,持續深化產品環保性技術研發,并積極攻克廢水污染問題。報告期內,公司通過產研融合,開展《利用飛灰水洗副產氯化鉀及工業副產鉀鹽生產5萬噸年碳酸鉀技改項目-暨浙江廢鹽處置減污降碳協同處置》的產業化示范項目建設。據悉,該項目列入2022年度生態環境部“百城千縣萬名專家生態環境科技幫扶行動計劃”,浙江省“領雁”、“尖兵”計劃。此外,在鹽酸氨丙啉生產過程中,公司通過樹脂吸附法和蒸餾濃縮相結合的手段,解決了鹽酸氨丙啉工藝廢水治理難題,從源頭上減少“三廢”產生,實現末端治理向源頭減排的轉變。
盡管經濟形勢的不明朗與市場競爭的加劇給傳統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小阻力,但是大洋生物近50年的發展積淀,有能力推動著企業在逆境中找準方向。與此同時,為幫助公司應對階段性的市場負面影響,上半年政府持續加大扶持力度,釋放出對企業發展的信心。
半年報還顯示,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0元(含稅),送紅股0股(含稅),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4股。此舉或將進一步提振投資者信心。
標簽:
新綸新材(002341 SZ)8月30日晚間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3年上半年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