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周慧 北京報道
2023年已過大半,經濟復蘇狀況如何?下半年如何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最新公布的7月份經濟數據顯示,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761億元,同比增長2.5%,環比下降0.06%;7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8.3%。其中,出口下降9.2%。國內需求仍顯不足,經濟恢復向好基礎仍待加固。
(資料圖片)
針對2023年前七個月經濟恢復狀況,以及總需求不足的問題,和下半年如何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等話題,近日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
趙偉認為,在實現恢復性增長的過程中、服務業和新興產業表現超預期,有力支撐國民經濟持續恢復,但房地產和商品消費恢復略弱于市場預期。商品消費的疲軟主要緣于居民收入和就業端的壓制,消費預期仍不穩。
另外趙偉還提到,針對債務壓力對穩增長的掣肘,建議支持高風險地區加快推進債務化解的同時,經濟大省應“扛大梁”、進一步加快專項債發行與落地等。債務壓力掣肘下,部分地區穩增長能力與意愿下降;為此,當務之急或是繼續推進高風險地區債務化解工作,同時鼓勵有條件的省市主動作為、強化“準財政”等增量工具對經濟大省的支持等或成后續穩增長的重要抓手。
《21世紀》:2023年前七個月的經濟恢復情況,是否達到市場預期?哪些方面超出市場預期,哪些方面低于市場預期?
趙偉:今年前7個月經濟恢復呈現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特征,整體運行在結構性復蘇的軌道上、基本符合市場預期。
在實現恢復性增長的過程中、服務業和新興產業表現超預期,1-7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3%、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5%,有力支撐國民經濟持續恢復。
相較而言,房地產和商品消費恢復略弱于市場預期,1-7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8.5%、跌幅逐月擴大,商品消費同比增長5.9%、仍明顯低于疫情前增長中樞。
《21世紀》:涉及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政策近期討論也很多,在你看來,下半年房地產市場會有明顯的變化或者投資預期改善么?針對房地產市場調整的政策工具使用方面,有哪些建議?
趙偉:年初以來我國房地產整體態勢仍呈現出銷售走弱,竣工高增、但開工下降的趨勢,反映出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在供需兩端均較為疲弱。
從需求端看,當前各地政府陸續出臺“放松公積金使用條件、發放購房補貼、稅費減免”等政策,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購房成本,激活剛需房、改善房需求。
從供給端看,當前政策面針對民營房企融資問題已提及較多,針對地產企業融資優化表態和定調待相關政策落地;同時,不同城市產業分布、人口稟賦等各不相同,或需結合當地自身情況進行地產供需政策調整,以更好滿足居民的真實住房需求。
《21世紀》:從社零消費數據來看,6月和7月份社零消費增速持續放緩,商品消費增速下行明顯,汽車、家電等銷售下滑在加速,如何看待這種商品消費下滑的態勢?7月份涉及家居、家電促消費的政策也很多,政策效應什么時候有可能顯現?
趙偉:近期商品消費的疲軟主要源于居民收入和就業端的壓制,消費預期仍不穩。
上半年居民收入恢復偏慢、不平衡特征突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5%、高于中位數收入增速1.1個百分點;消費意愿更強的青年群體就業壓力較大,6月16-24歲城鎮調查失業率抬升至21.3%。
現階段,地產銷售依然不振、1-7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6.5%,家居、家電促消費政策的見效更多需要老舊小區改造、住宅適老化改造等方面的配合。
《21世紀》:8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月份數據中,首次公布了服務零售額的數據(1到7月同比增長20.3%),暑期交通、住宿、餐飲等服務零售額增長較快。在反映消費市場景氣程度以及經濟恢復情況方面,交通、住宿、餐飲等服務零售額大概有多大的影響?為什么服務消費和商品消費的恢復表現,有這么大的差距?
趙偉:年初以來,服務業的強勁復蘇為經濟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但社會零售消費口徑只涵蓋了服務性消費中的餐飲收入、或導致消費被低估。
據統計局披露上半年我國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為44.5%,近乎占據居民消費的半壁江山。疫后服務消費的強勁復蘇是短期和長期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受場景修復提振、服務消費需求加快釋放;另一方面,伴隨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服務消費占比趨勢性提升是客觀規律,疫情放開后、消費結構升級持續發力。
《21世紀》:2023年上半年,以淄博為代表的網紅城市,燒烤經濟帶來人氣,但實際社零消費的增長略高于全國水平的1.5%,GDP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暑期經濟的火爆給城市經濟恢復帶來的影響,應該從哪些方面看待?
趙偉:暑期經濟的火爆反映居民出行的意愿依然較強,而與出行相關的服務性消費主要集中在餐飲、住宿、文旅等領域。
社零口徑下存在對服務消費的“漏出”,不能準確反映暑期經濟對消費的貢獻,或低估暑期經濟對城市經濟恢復的拉動。與此同時,受制于收入增長放緩、居民更愿意在“花小錢,買樂呵”的服務消費上進行開支,從這個方面來看也不宜高估暑假經濟的提振作用。
《21世紀》:從外需來看,7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34563億元,同比下降8.3%。其中,出口20160億元,下降9.2%。如何看待下半年出口下行態勢給經濟復蘇帶來的影響?有哪些改善空間?
趙偉:二季度以來,受外需走弱、價格回落、基數效應等因素影響,出口下行壓力較大。
與此同時,海外經濟體需求結構調整下、我國出口份額有所回落,對機電等產品出口也有一定拖累。
展望下半年,美國制造業PMI或已在磨底、海外需求有望逐步回暖,去年出口高基數的壓力也在消退,但價格因素對出口的拖累仍有待緩解、6月出口價格指數同比加速回落至-6.7%,總體來看出口壓力最大的時期或已過去。具體看,上半年表現亮眼的“新三樣”出口有望延續高景氣,計算機通信、化學纖維等產品或受益于中美庫存共振。
《21世紀》:2023年前七個月,房地產拖累整體投資。對于穩基建投資,有哪些政策建議?
趙偉:針對項目資本金缺位,“準財政”發力或是補充項目資本金及配套資金的可能途徑。 2022年,基建資金落地存在“堵點”的情況下,“準財政”工具推出,用作重大項目資本金及為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同時調增8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新增貸款額度投向基建領域,對預算內財政資金發力形成有效補充。當前土地財政低迷、專項債發力受限下,后續“準財政”等增量工具或需密切關注。
針對項目端的約束,地方提升項目儲備、增強項目質量的同時,或可適度提前推進“十四五”規劃相關項目。當前專項債發行進度較慢、項目審批放緩、或指向項目儲備不足;提前推進“十四五”規劃項目進行補充,例如:22省市“十四五”交通計劃投資17萬億元、較“十三五”增長32%;全國通信基礎設施 “十四五”計劃投資3.7萬億元、增速高達48%。
針對債務壓力對穩增長的掣肘,支持高風險地區加快推進債務化解的同時,經濟大省應“扛大梁”、進一步加快專項債發行與落地等。債務壓力掣肘下,部分地區穩增長能力與意愿下降;為此,當務之急或是繼續推進高風險地區債務化解工作,同時鼓勵有條件的省市主動作為、強化“準財政”等增量工具對經濟大省的支持等或成后續穩增長的重要抓手。
《21世紀》:對于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您有哪些建議?
趙偉:根據過往經驗來看,常規債務化解思路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其一,債務縮減類舉措,在嚴格遏制增量的基礎上,降低存量隱性債務規模,具體包括債務清算、重組、部分債務合規轉化為企業經營性債務等。
其二、降低成本類舉措,具體包括置換低息債務、展期降息等。近期多地表示將爭取特殊再融資券發行額度,或可有效降低存量債務成本。此外,與金融機構協商,展期降息等亦是常用舉措。
其三、提高現金流類舉措,包括轉讓部分政府股權、推動城投平臺轉型等。當前“一攬子”化債方案或是多種化債舉措結合使用,或需各地對項目先進行甄別、分類管理,再將上述三類化債舉措有針對性地結合使用。
標簽: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