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1世紀經濟報道 見習記者孫燕 上海報道
“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信息技術服務業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長,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位居中心城區首位。”8月17日,上海市楊浦區委書記薛侃在上海市政府“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人民城市新實踐 創新發展再出發”楊浦區專場上介紹道。
作為曾經的老工業區,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楊浦區的工業產值曾占到全國的1/20,以及上海的1/4。如今走在楊浦區,依然能感受到工業基因。但目前,這里不僅是高校、科研機構的集中地,也集聚了美團、抖音、嗶哩嗶哩和中交、中節能等企業總部。
“截至去年,楊浦區數字經濟企業總數達七千家,區級財政收入中數字經濟的占比達30%以上,營收占比達50%以上。”楊浦區委副書記、區長周海鷹介紹道,今年上半年,以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增速達40%,預計到今年底營收可以達到2300億,在上海市大概占1/6。
在此基礎上,楊浦區下一步準備打造“1+2+3+4”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具體而言,“1”是以數字經濟為核心主導,“2”是“互聯網+”和“智能+”兩大基礎支撐。“3”和“4”是楊浦產業發展的方向:“3”是指打造在線新經濟、智能制造、創意設計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4”是楊浦正在前瞻布局的科技服務、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綠色低碳四大新興領域。
其中,科技服務是楊浦區圍繞數字經濟、科技創新,著重打造的四個未來產業之一。周海鷹指出,一個創新成果以什么樣的價格轉讓,這對于科技創新而言很重要。
目前,坐落于楊浦區的上海技術交易所,正為打通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的科技成果轉化通道,創造技術轉移交易服務生態圈。據了解,上海技術交易所與中國技術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一同構成了中國技術要素市場的關鍵支柱。
楊浦區科委主任肖菁介紹道,目前,上海技術交易所已與超過30家高校院所簽訂成果托管協議。其中,支持復旦大學圍繞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長期使用權開展試點改革,累計實現技術交易7.04億元。
產業載體方面,在周海鷹看來,原來單一型的創新園區已經難以滿足創新型企業的需求。一方面,生活型的創新園區是楊浦區下一步要重點發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希望圍繞數字經濟、創新型經濟,把有影響力的企業、研發機構進一步聚集在楊浦區。
薛侃表示,楊浦區將持續推動產業載體擴容提質,深入推進“長陽秀帶”在線新經濟生態園建設,加快產業園區“騰籠換鳥”,推動濱江中北段存量低效用地盤活利用、轉型升級,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更多復合型載體空間。
標簽: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