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

醫美20人專訪④|BTL中國區總經理楊哲寧:開啟科技美學新思路,創新需符合市場規范

2023-08-15 15:02:5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  盡管整體增速有所放緩,醫療美容依舊是全球最火熱的賽道之一。德勤報告指出,伴隨著資本不斷涌入,目前,中國醫美行業已經形成了由上游廠商、醫美服務機構、醫美消費人群構成的清晰且完整的產業鏈,且從人群滲透率的角度來看,仍具備極大的市場潛力有待挖掘。 

然而,行業在迎來發展新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挑戰:一方面,行業透明度及監管力度不斷加強,高度依賴線上平臺進行內容傳播的營銷方式勢必受到沖擊,對于優質醫美消費人群的爭奪將加??;另一方面,核心人群對于醫美消費的了解和需求,以及消費習慣已具備一定的成熟度,對于醫美產品及服務的需求更為多元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面對錯綜復雜的市場環境和日益激烈的競爭,生產廠商及醫美服務機構如何精準洞察醫美消費人群的核心需求,建立牢固的信任鏈接,將是在下一周期制勝醫美市場的關鍵。 

這一目標如何實現?近日,BTL中國區總經理楊哲寧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醫美領域,中國市場及整個東亞市場需求均差不多,和歐美市場的主要差別體現在,亞洲以面部項目為主,歐美以體部項目為主。我們最終目標是針對中國或者東亞市場專門研發新品。

“截至目前,BTL所有的新品都是先從美國上市后引入到中國及東亞市場。目前,BTL已經開始調整方向,有的項目就專門從中國開始推廣,但不會在歐美銷售。”楊哲寧說,醫美企業想要實現高速發展必須要符合當地法規,醫美產業可以使用的技術和原理也是在市場的嚴格約束,或者說是市場規范下的。我們需要在這個“框架”下創新和工作,去思考如何在符合當地法規的前提下,以推出更新的項目。

醫美需加強教育投入

在中國,隨著國民可支配收入的穩步提高,在消費升級和新型數字媒體營銷帶來的消費者意識增強的雙重影響下,消費者對醫美的接受程度逐漸提高,醫美行業需求加速釋放,中國醫美市場在過去的幾年里增幅顯著。

根據新氧發布的《2022年醫美行業白皮書》,近5年來,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盡管2019年后受新冠疫情影響增速放緩,但年復合增長率仍保持在15%以上且?于全球,市場空間較為?闊,預計2024年我國醫美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000億元。 

而隨著“顏值經濟”興起,作為全球最大的醫美消費市場之一,中國每年的醫美消費人群和消費規模都在快速增長擴張。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的醫美呈現出偏年輕化的特點,30-40歲女性群體成為主力,注射類“輕醫美”、 面部抗衰“黑科技”、無創塑型“新體驗”等醫美項目受到熱捧。

這也催生醫美行業迎市場機遇。楊哲寧介紹,BTL是一家以研發為中心的公司,每1-2年都會推出有競爭力的新項目,BTL也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的發展特性,期待更多符合中國市場的好項目可以陸續推出。公司在面部抗衰已經有了非常拳頭的項目EMFACE,在無創塑型板塊也有EMSCULPT,EMSCULPT NEO, 在產后康復板塊的盆底肌EMSELLA也的確得到了市場信賴。

“對于BTL來說,我們不僅是一家醫療美容設備制造公司,同樣是一家科技公司,公司研發人員占到全部員工的1/3,全球建立了5大研發中心?!睏钫軐幏Q,科技就是醫美公司的核心競爭力,BTL想打破傳統對于醫療美容的看法,開啟科技美學的新思路。而想要消費者以全新的視角去了解美容這個市場,需要在投入了較大研發成本的同時,加強在市場教育的投入。 

這也是由于,有些求美者在選擇面部項目后,發現不符合預期,但醫美背后的審美本身就涉及美學的問題,而作為醫生恰恰忽略了部分和整體的關系。這也意味著提高醫生的審美藝術修養和人文關懷精神尤為重要,在進行醫美項目前要注意人體審美形象的整體設計和構建,給患者帶來更好的身體視覺、心理滿足和社會認可。

對于面部的審美,由于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差異,東西方的審美標準并不完全相同。西方人面部輪廓清晰,顴骨狹窄,結構立體,光影效果明顯,皮膚紋理粗糙,皮膚松馳,缺乏彈性。東方人面部飽滿,顴骨復合體大,缺乏清晰的輪廓,明暗對比不明顯,皮膚細膩有彈性。西方人主要需要面部年輕化和抗衰老,而東方人則需專注填充和輪廓的塑造。由于中國很多產品、設備、方法、理念早期來自于西方,一味地模仿并不能夠很好地創造東方的面孔。

因此,在大量的臨床實踐過程中,重視東方人的審美特點和解剖特點,在重新塑造的過程中才能有所幫助。 

“BTL一直在加強市場教育的投入,希望為業內合作伙伴帶來全新美學思路,并幫助消費者提升生活品質,擁有由內而外的年輕狀態。”楊哲寧說。

構建完善經銷模式

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15-2019年,中國醫美需求增速超過全球,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648億元一路攀升至2019年的1,76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8.7%。但受到新冠疫情以及市場供大于求的影響,2018年開始中國醫美行業的增速放緩。2020年-2023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降為15.2%。艾瑞咨詢同時預測,預計行業經過3-5年的行業自我調整和變革后,市場將逐步回暖,2023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將達到3115億元。

這也意味著,中國醫美市場增速高于全球市場,雖然近年增速有所放緩,但從滲透率看,中國市場的增長空間仍較為廣闊。另外,德勤方面分析指出,目前中國醫美產業發展存在三方面的挑戰:

一是,缺乏足夠的專業醫療人員資源供給:不論是與發達醫美市場相比,還是從供求關系分析,國內合規的專業醫美從業人員數量都存在嚴重缺口;

二是,缺乏完善規范的醫美專業培訓體系:目前主流的培訓方式包括大型公立醫院培訓、專門的醫美培訓機構培訓、行業協會培訓以及上游企業培訓,然而專業培訓體系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三是,市場與服務的合規狀態有待整體提升:當前中國醫美市場面臨著虛假宣傳、水貨/假貨泛濫、違規操作、非法經營等頻出的亂象,但是可以看到監管部門正在促進行業規范化發展。

在面對諸多挑戰時,對于醫美企業而言,健全的上下游經銷模式可以幫助企業在相關產品領域獲得較好的市場份額。對此,楊哲寧指出,BTL在全球有80多個分公司,會尊重每一個市場的規則,在每個市場有特有的銷售和推廣模式。“每個市場有自己的法規,我們需要嚴格跟著每個市場的法規進行項目銷售推廣?!?nbsp;

除了經銷模式的規范,醫美市場也需做出差異化布局。這也是由于,每個求美者自身條件不同,需求不同,調整的部位也不同。因此,廠商需要給顧客個性化定制,保持住顧客自身的風格,并在亮點突出的基礎上做好鞏固和提升。同時,相關產品可以選擇組合使用,聯合治療,這樣才能打造出來一個既有塑型、立體、抗衰,還有精雕的個性化方案。

在差異化布局方面,楊哲寧介紹,差異化是比較大的問題,一方面,作為廠家要意識到東亞審美與歐美的不同,產品絕對是尊重審美基礎上達成的不同效果;另一方面,東亞客戶對產品的相關服務相比歐美客戶來說更高,需要做好售前和售后服務。具體而言:在內部需要把中流工作做得更好,再從自己的運營商開始,到生產速度,在到供貨速度去提高效率,跟上中國市場的速度。另外,中流工作包括臨床培訓、咨詢培訓、推廣培訓等。

“BTL不像美國或者其他國家企業一樣只單純銷售一款設備,而不提供任何服務,所以,BTL需要想辦法去教育客戶,而對于客戶來說,BTL就是一個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客戶可以提出疑問,解決問題?!睏钫軐幷f。

加強行業規范成趨勢

作為新經濟的典型代表,醫療美容業在保持高速穩健的發展態勢同時,也暴露出了資本逐利和盲目擴張的發展弊端。一些醫療機構脫離醫療本質而追求商業利益的跡象明顯,引發了諸多行業亂象。

根據中整協統計,每年平均有20,000起由于醫療美容導致毀容的投訴記錄,全國消費者協會統計2019年醫療美容行業的投訴數量在6138起。醫美用戶的投訴主要原因是醫美效果沒達到預期、機構亂收費、價格過高、使用假貨/水貨,以及醫生/美容師操作不規范或水平低等。

為此,國家近年來不斷加強對醫療美容行業的監管。眼下,無論是針對上游制造商、下游醫美機構還是宣傳平臺,立法執法機關已逐步從由被動治理轉為主動出擊,從以往的治理亂象凈化行業環境,到建立健全相關標準、體系,完善監管系統。 

例如,2020年4月17日,國家衛健委、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公安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八部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的通知》,明確各地各部門強化聯動,嚴格監督執法,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 只有進一步加強監管,才能讓無證上崗的“黑醫生”、沒有資質的“黑機構”、缺乏保障的“黑項目”被淘汰出局,讓有資質、有品質、有保障的上游商家、醫美機構、醫美平臺脫穎而出。

另外,今年5月,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網信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藥監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就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規范和促進醫療美容行業發展提出一系列針對性舉措:一是堅持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底線,明確規定醫療美容服務屬于醫療活動,必須遵守衛生健康有關行業準入的法律法規;

二是著重強調跨部門綜合監管,在現有法律法規框架下,從登記管理、資質審核、“證”“照”信息共享、通報會商、聯合抽查檢查、協同監管、行刑銜接等多個維度同時發力,構建貫通協同、高效聯動的行業監管體系;

三是統籌監管規范和促進發展,充分考慮醫療美容行業規律特點,在推進優化行業準入條件、提升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服務、強化信息公開和信用約束等多個方面作出規定。

在規范化文件發布后,不少醫美行業布局者開始進行謀劃、準備,以適應國家對醫療美容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大勢。

對此,楊哲寧強調,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問題和短板,都需要國家的質量管理和控制。因此,我們歡迎任何職能部門的監督,并相信結果將是對制造商和服務供應商的一種肯定,也可以讓規則清晰和公平,對消費者的安全也提供了保障。 

“在醫療美容行業去建立一個透明且合適的法規對于廠家和消費者來說都是有益的,可以減少大家在安全性這方面的顧慮,所以規范化肯定是好事,有助于消除市場上的許多山寨和不合規產品。對于現在的醫療美容行業來說,是一個加強規范化的關鍵時刻。所以在大體上,這個行業會做得越來越好,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會越來越靠譜?!睏钫軐幷f。

標簽:

相關閱讀

醫美20人專訪④|BTL中國區總經理楊哲寧:

投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上海報道盡管整體增速有所放緩,醫療美容依舊

2023-08-15

銀聯云閃付發營銷短信是否侵權? 男子索賠

投資

在明確拒絕中國銀聯的信息推銷后,賈某再次收到營銷短信,遂向監管部門

2023-08-15

海外市場千變萬化,出海企業如何提高競爭力

投資

最新的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3 55萬億元人民幣,

2023-08-15

7月份規上工業增速放緩 PPI降幅初步收窄有

投資

在6月短暫回升后,工業生產動能出現放緩跡象。

2023-08-15

報告:北京應屆生招聘年薪以18萬居首,上海

投資

獵聘近日發布的《當代職場生存現狀白皮書》顯示,從2023屆應屆生新發職

2023-08-15

醫美20人專訪④|BTL中國區總經理楊哲寧:開啟科技美學新思路,創新需符合市場規范

投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上海報道盡管整體增速有所放緩,醫療美容依舊

2023-08-15

銀聯云閃付發營銷短信是否侵權? 男子索賠5萬元,法院判了

投資

在明確拒絕中國銀聯的信息推銷后,賈某再次收到營銷短信,遂向監管部門

2023-08-15

海外市場千變萬化,出海企業如何提高競爭力?

投資

最新的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3 55萬億元人民幣,

2023-08-15

7月份規上工業增速放緩 PPI降幅初步收窄有望改善企業效益

投資

在6月短暫回升后,工業生產動能出現放緩跡象。

2023-08-15

報告:北京應屆生招聘年薪以18萬居首,上海對應屆生最具吸引力

投資

獵聘近日發布的《當代職場生存現狀白皮書》顯示,從2023屆應屆生新發職

2023-08-15

生意社:棉價上行支撐不足 短期或維持高位震蕩

投資

智通財經APP獲悉,據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統,截至8月15日棉花指數3128

2023-08-15

韋爾股份盤中大跌逾7%,千億芯片龍頭去庫存陣痛

投資

截至午間收盤,韋爾股份報收92 5元,跌逾7 5%,總市值達1094億。韋爾股

2023-08-15

東方金誠:8月政策性降息再次落地,接下來還有可能降準

投資

2023年8月15日,央行開展4010億元MLF操作,本月MLF到期量為4000億元;

2023-08-15

國家統計局:目前大部分畢業生已經落實就業去向,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總體穩定

投資

金融界8月15日消息,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2023-08-15

7月中國非游戲廠商出海收入排行榜:字節跳動、歡聚集團(YY.US)、睿琪軟件位列前三

投資

智通財經APP獲悉,8月15日,據data ai消息,2023年7月中國非游戲廠商及

2023-08-15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