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

IPO觀察|面臨三大隱憂,業績暴漲的久易股份能持續多久?

2023-03-30 20:59:17   來源:和訊財經

近日,擬募資650億元的農業巨無霸先正達科創板上會取消,引發市場熱議。不過,A股或許仍將迎來一家與先正達從事相似業務的上市公司,那便是來自安徽的安徽久易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久易股份”)。

久易股份主營農藥原藥及制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導產品丙硫菌唑、環磺酮、煙嘧磺隆和苯磺隆的原藥及制劑等,主要用于小麥、 玉米等糧食作物的植保防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以下簡稱為“報告期內”),久易股份業績持續上漲,核心產品丙硫菌唑、環磺酮的原藥及制劑功不可沒。也因此,公司此次IPO計劃募資用于進一步提升丙硫菌唑原藥產能,并將在3月31日迎來上會考核。

翻閱招股書可以發現,曾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仍是盤旋在久易股份頭頂不散的陰霾。而激烈的市場競爭、略顯單薄的研發能力、有一定概率“消化不良”的新增產能,均有可能在未來成為久易股份的高增長能否持續的制約因素。

2死3傷,安全生產事故陰霾不散

作為農藥生產企業,安全工作至關重要,但報告期內久易股份便發生了一起致多人死傷的安全事故。2020年9月25日,久易股份苯磺隆車間內發生一起溶劑處理過程中反應釜底部閥門泄漏爆燃事故,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受傷(以下簡稱為“9·25事故”),公司按照要求停產整改,直到2020年12月才開始陸續復產。

根據合肥市應急管理局出具的報告認定,9·25事故直接原因系死亡員工之一誤操作洗滌甲苯的反應釜,導致反應釜內混合物受熱氣化后噴出,遇到靜電發生爆炸。因此,久易股份、實際控制人、部分高管被追究行政責任,車間主任陶某則被追究刑事責任。

9·25事故折射出來的問題并非如此簡單。

首先是安全生產管理方面,9·25事故發生后,根據肥東縣人民政府官網,2020年8月24日下午,合肥市經信局領導剛對包括久易股份在內的三家化工企業開展專項安全生產督查,分別對安全生產資料和現場進行檢查,共排查安全隱患6個,并提出整改要求,下達了安全生產隱患整改通知單。然而,距離被要求整改僅過了一個月,久易股份便發生了9·25事故。

圖源:肥東縣人民政府官網

那么,悲劇發生的背后,是否意味著久易股份早已經存在安全生產漏洞、抑或是相關安全生產整改措施落實不到位的情況呢?

由于9·25事故,2021年7月,合肥市應急管理局撤銷了久易股份的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企業等級。而久易股份曾在2020年報中表示,公司為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企業,成立了安委會,設置了安環部。

但是,久易股份并未如披露獲得該等級一般、及時披露該等級遭撤銷和后續影響。且根據規定,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自撤銷之日起滿1年后,企業可重新申請評審。招股書中,久易股份僅稱9·25事故后公司加大了安全生產管理、提高安全生產投入,但并未載明是否再次申請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

一位EHS從業人士向和訊財經分析表示:“安全生產標準化簡單理解就是能力證,能夠證明一個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評定需要審核,企業如果沒有達到一定要求是拿不到的。對于使用危險化學品的企業而言,需要按照國家相關要求進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政府部門對于標準化定級企業也會有相應的激勵政策。”

該人士也指出,考慮到9·25事故系甲苯反應釜引發、且已發生1年以上,久易股份應按照相關規定重新申請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評定,但從招股書來看并不知道該企業是否已經重新申請,未申請可能會引發違規。

除了在安全生產管理暴露出的不足以外,久易股份人力資源管理適當性也遭到質疑。招股書顯示,9·25事故涉刑車間主任陶某仍在該公司任職,最新安排為至此次募投項目配合進行項目籌備及建設工作。但根據裁判文書網顯示,2018年7月,久易股份亦有一名陶姓車間主任因污染環境罪被判處拘役6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

不知此“陶姓車間主任”是否為彼“事故車間主任陶某”?若為同一人,那么久易股份可謂“不拘一格降人才”。“陶某”或非孤例,就在2014年,彼時為久易股份市場運營部經理的王友定因擅自出借“農藥三證”涉刑,但根據江蘇省農藥協會2021年1月《久易股份:“久幺久”(丙硫菌唑)實現單品銷售3億元》,此時,久易股份總經理助理同樣名為王友定。

業績暴漲,兩大主力產品未來將更“卷”

報告期內,久易股份分別實現營收5.29億元、6.66億元、9.28億元、8.95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2673.06萬元、3873.23萬元、7616.84萬元、1.53億元。其中,2021年公司營收、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9.5%、96.65%,特別是2022年,僅上半年實現的凈利潤已超2021年全年。

2021年以后業績暴漲,依靠的正是丙硫菌唑、環磺酮的原藥及制劑。丙硫菌唑為全球前十大殺菌劑品種之一,環磺酮則是新一代HPPD抑制劑類玉米田苗后除草劑。2019年至2021年,久易股份實現丙硫菌唑產品銷售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108.85%,至于環磺酮,久易股份在2021年以前還未生產上述產品,但是在2022年上半年卻貢獻了超1億元營收。該公司也直言:“環磺酮制劑產品銷售成為公司收入新的增長點”。

圖源:招股書

圖源:招股書

不過,丙硫菌唑、環磺酮并非久易股份原研,而是均由拜耳公司研制,久易股份干的其實也是仿制的活。盡管久易股份認為自己作為國內首批取得丙硫菌唑原藥及其制劑的登記企業,具有先發優勢,但隨著丙硫菌唑、環磺酮化合物專利均到期,國內眾多農藥廠家蓄勢待發,久易股份未來所面臨的競爭環境可謂前狼后虎。

國內市場之丙硫菌唑方面,海利爾(603639)是除久易股份外首批取得其原藥登記的另一家企業,其新建的丙硫菌唑原藥產能3000噸已試生產,此外相繼有10余家公司獲得丙硫菌唑原藥登記或進行產能和市場布局;環磺酮方面類似,久易股份領頭、多家公司也完成了登記。

而此次IPO,久易股份則欲加碼丙硫菌唑,計劃募資9.38億元用于“5000噸/年新型廣譜殺菌劑丙硫菌唑原藥合成項目”,屆時將新增丙硫菌唑原藥產能4000噸/年,總計5000噸/年。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拜耳公司丙硫菌唑原藥產量均為6600噸,市場占有率至少為78.74%。同一時期,久易股份現有的1000噸/年丙硫菌唑原藥產能卻未飽和,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7.91%、35.21%、83.67%,擴產后丙硫菌唑原藥總產能將直逼拜耳公司。面對植保四大巨頭之一、又占有主導地位的拜耳公司,久易股份的這些丙硫菌唑原藥產能又有多少能被市場消化呢?仍是未知。

圖源:招股書

一方面勢必要在此次募投項目建成后與拜耳公司搶市場、一方面又要面對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這無疑為久易股份的業績持續增長提出了挑戰。

1/3發明專利靠買,研發費用率并不及同行

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農藥行業研發周期長,研發費用高。盡管我國農藥產能與產量已處于世界前列,但大部分農藥企業仍存在生產規模小、科研投入不足、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等問題。可以說,研發水平決定的是一家農藥企業的可持續經營能力。

截至2022年6月30日,久易股份共有技術研發人員60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12.17%。

報告期內,久易股份研發費用分別為1614.67萬元、2748.12 萬元、2879.73萬元、1957.54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06%、4.13%、3.1%、2.19%。這一研發費用率明顯低于行業均值,報告期內行業均值分別為4.87%、4.57%、4.69%、3.85%。

圖源:招股書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2年8月31日,久易股份及子公司共取得專利29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外觀設計專利4項。

而15項發明專利中有6項為受讓取得,占發明專利總數的三分之一還要多。其中,5項從安徽農業大學購得,購買時間集中在2020年和2021年;剩余1項于2017年從上海艷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購得,6項受讓取得專利共計花費173.6萬元。此外,久易股份還有2項專利系共有專利,其中1項為發明專利。

考慮到久易股份實控人沈運河、孫玉文夫婦皆有安徽農業大學就讀經歷,且孫玉文現任安徽農業大學副教授、久易股份與安徽農業大學還存在產學研合作。久易股份從安徽農業大學處受讓這5項發明專利或為上市準備,但受讓過程是否獨立公正、公司的研發能力又是否很大程度上倚仗于安徽農業大學,也值得探究。

無疑,以上均使久易股份的研發能力顯得更單薄了。久易股份也承認:“公司尚未形成專利新化合物的創制體系,公司生物農藥的生產、登記仍為空白。公司專利新化合物的研發創制能力和生物農藥的開發能力有待提高。”

(責任編輯:張星鈺 )

標簽:

相關閱讀

IPO觀察|面臨三大隱憂,業績暴漲的久易股份

投資

近日,擬募資650億元的農業巨無霸先正達科創板上會取消,引發市場熱議。不過,A股或許仍將迎來一家與先正達從事相似業務的上市公司,那便是來

2023-03-30

除了帶貨,直播電商還能做什么?李佳琦和美

投資

提起直播,大多數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明快敞亮的直播間,齊刷刷 "扣1 "的彈幕,和喊著“一二三,上鏈接”的主播。在消費者甚至部分從業者的認

2023-03-30

全球速訊:交通銀行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92

投資

3月30日,交通銀行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729 78億元,同比增長1 33%;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股東)921 49億元,

2023-03-30

當前通訊!海南:符合條件的單位可申請緩繳

投資

海南省住房公積金管理局發布關于住房公積金緩繳、調低繳存比例的通知,單位生產經營困難、瀕臨破產、已停產或已依法批準緩繳社會保險費,且單

2023-03-30

IPO觀察|面臨三大隱憂,業績暴漲的久易股份能持續多久?

投資

近日,擬募資650億元的農業巨無霸先正達科創板上會取消,引發市場熱議。不過,A股或許仍將迎來一家與先正達從事相似業務的上市公司,那便是來

2023-03-30

除了帶貨,直播電商還能做什么?李佳琦和美腕在做這件事

投資

提起直播,大多數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明快敞亮的直播間,齊刷刷 "扣1 "的彈幕,和喊著“一二三,上鏈接”的主播。在消費者甚至部分從業者的認

2023-03-30

全球速訊:交通銀行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921.49億元 不良率降至1.35% | 財報金選

投資

3月30日,交通銀行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729 78億元,同比增長1 33%;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股東)921 49億元,

2023-03-30

當前通訊!海南:符合條件的單位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或調低繳存比例

投資

海南省住房公積金管理局發布關于住房公積金緩繳、調低繳存比例的通知,單位生產經營困難、瀕臨破產、已停產或已依法批準緩繳社會保險費,且單

2023-03-30

全球聚焦:斗魚曾因低俗表演被處罰 斗魚曾因產品危害社會公德被罰

投資

據《風暴眼》報道,近日收到用戶投訴稱斗魚正在放開色情相關內容,記者注冊斗魚直播后,收到的第一個直播推送即是“坐斷”性行為表演。此外,

2023-03-30

世界百事通!財報金選丨碧桂園2022年收入4303.7億元 可動用現金余額1475.5億元

投資

3月30日,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發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財政年度業績公告。

2023-03-30

外匯局:2022年末我國銀行業對外金融資產1.52萬億美元

投資

2022年末,我國銀行業對外金融資產15186億美元,對外負債13522億美元,對外凈資產1665億美元,其中,人民幣凈負債3236億美元,外幣凈資產4900億美元。

2023-03-30

集度科技武漢公司增資至2億美元 增幅100%

投資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集度科技(武漢)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1億美元增至2億美元,增幅100%。該公司成立于2022年11月,法定代表人

2023-03-30

商家門店竟用缺斤少兩命名 缺斤少兩曾被搶注商標

投資

近日,一名博主自帶電子秤逛成都夜市,發現不少攤販存在缺斤少兩問題。對此,成都市監局回應稱,已開展調查工作。

2023-03-30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