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報!成本高企市場低迷,原奶行業新年再遇“寒流”

2023-01-02 12:56:01   來源:南國今報

高企的飼喂成本和低迷的市場讓原奶行業的新年壓力重重。

近期第一財經記者走訪了解到,由于疫情影響下游乳制品消費,加之近兩年國內原奶產業加速擴產,原奶供需平衡再次被打破,而高飼喂成本疊加奶價下行,讓部分中小牧場再次面臨“賣牛”退出的尷尬局面。


(資料圖片)

原奶市場低迷

“目前原奶市場形勢不樂觀。”河北一家大型現代化牧場負責人徐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每年春節是傳統乳制品銷售旺季,乳企都會提前收奶備貨,市場會供需兩旺,但2022年的旺季卻多了幾分“寒意”。

在徐峰看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與下游乳企銷售情況不佳有關,2022年國內乳制品消費不斷放緩,壓力也傳導到上游原奶行業,目前已經有大乳企開始限量收奶。

市場供需不旺,也讓原奶價格也進一步下行。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年中大牧場的收奶價格還能達到4.2元到4.3元/公斤,但年底的奶價已經跌至3.9元到4元/公斤。一些中小牧場的壓力更大,2022年供奶合同到期后,下游乳企選擇不再續簽。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下半年以來,國內奶價一直在緩慢下行,近期在對寧夏奶區調研時發現,目前寧夏的奶價也已經下跌至3.8元/公斤左右,部分牧場還沒有拿到新一年的供奶合同。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2年12月第四周,內蒙古、河北等10個主產省份生鮮乳平均4.12元/公斤,同比下跌4.2%。

而不斷下降的奶價也讓牧場經營持續承壓。

2022年初開始,由于國際大宗原材料的大幅上漲,豆粕、玉米等飼料價格大幅上漲,飼料原材料成本占原料奶總成本的70%左右,這也擠壓了牧場的利潤。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此前曾提出,在飼料成本上漲的情況下,國內原奶價格平均需要維持在4.3元/公斤以上,才能保證基本的利潤空間(8%)。

到2022年底,飼料價格依然在高位運行。海通證券研報顯示,2022年12月3日-12月9日,玉米平均價為2970元/噸,同比上漲8%;豆粕平均價為5370元/噸,同比增長45.5%;進口苜蓿草平均到岸價為562.7美元/噸,同比上漲43.5%。徐峰也表示,雖然目前豆粕價格比本輪高峰時下降了約1000元/噸,但其他飼料成本依然高企,此消彼長之下,牧場經營壓力正在不斷增長。

奶牛牧場運營商澳亞集團(02425.HK)招股書顯示,2022年上半年澳亞集團凈利潤為2984.2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的8004.3萬美元減少62.7%,原料奶毛利率從2019年的34.3%下滑至2022年上半年的27.2%,并預計2022年全年的利潤將同比還會有所下滑。上市首日,澳亞集團便跌破IPO發行價。

多重因素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22年國內疫情多發,也給國內乳制品消費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沖擊,下游乳企也面臨著近年來少有的增長壓力。

在此前三季度的業績會上,伊利管理層透露,2022年三季度國內乳制品消費仍處于弱復蘇狀態,疫情相關影響雖然好于二季度,但各地不時出現的疫情讓消費信心和消費力恢復受到一些影響,而三季度伊利的業績增速也比上半年有所放緩。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奶業經濟研究室報告顯示,2022年1-11月我國共計進口各類乳制品301.98萬噸,同比減少17.9%,進口額128.25億美元,同比增長0.6%,除嬰配粉和奶油產品進口量略增外,其余全部品類進口量均在下降。

近期有機構認為,2022年四季度以來由于疫情散發、終端客流量減少,消費者信心指數位于低位,四季度乳企的銷售收入增速還會受到影響。

徐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階段下游乳企已經開始將無法消化的原奶噴粉儲藏,因此也沒有能力消化更多的原奶。目前這樣的情況下,大牧場還能勉強維持,一些中小牧場已經難以為繼,不得不賣掉奶牛改養肉牛,或退出市場。

與此同時,本輪原奶行業供需失衡,除了受到市場消費乏力影響外,也與近年來上游奶牛養殖密集擴產有關。

江蘇家慧生物科技董事長宋慧亭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近三年來國內新增奶牛頭數過多,市場環境一發生改變,大乳企的自建牧場并沒有太大壓力,但大量中小社會牧場就面臨沒乳企收奶的尷尬局面。

2019年以來,國內原奶行業走出下行周期,奶價不斷上漲,養牛再次開始賺錢。特別是2020年之后,疫情下國內乳制品消費呈現快速增長,也推動國內奶價不斷走高,賺錢效應下,一些養殖戶開始加速擴欄或新建牧場。讓國際奶牛牛源一度緊缺,奶牛價格也快速上漲,甚至出現青年牛的價格達到2.3萬到2.4萬/頭,進口之后還要飼養1-2年才能形成穩定產能,也進一步拉高了牧場的整體成本。

此前行業內曾預測,2021年和2022年,國內奶牛存欄數將從2019年的471萬頭增長至576萬頭和635萬頭。

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階段性供給過剩的情況下,2023年國內原奶價格預計還會進一步下行,而行業能否好轉還要看下游乳制品消費的恢復情況。

近日舉行的網易新能量乳制品行業峰會上,百度消費者指數北方區總經理趙暉預測,根據歐美和亞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驗,乳制品在內的中國快銷品可能在2023年的第二季度就會開始回暖,高端化的進程還會持續。

不過在多位受訪者看來,如果春節市場恢復不及預期,之后原奶行業面臨的壓力會更大。而行業總是在重復“昨天的故事”,不斷延續著“缺奶-漲價-養牛-過剩-殺牛-缺奶”的周期性,未來仍要探索集團化和上下游聯動機制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文內徐峰為化名)

標簽: 第一財經 的情況下 市場低迷 同比上漲 年上半年

相關閱讀

每日快報!成本高企市場低迷,原奶行業新年

要聞

高企的飼喂成本和低迷的市場讓原奶行業的新年壓力重重。近期第一財經記者走訪了解到,由于疫情影響下游乳制品消費,加之近兩年國內原奶產業加

2023-01-02

天天觀速訊丨吉格爾與空山基,兩位癡迷機械

要聞

一個是令人恐懼不安的暗黑異形,一個是光彩照人、有著濃烈賽博朋克風的性感機械姬,當吉格爾與空山基兩位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作品并置在UCCALab

2023-01-02

觀察:「探索」拍攝新年最美的上海!IP SH

要聞

新年第一天,上海城市形象資源共享平臺(IPSHANGHAI)擬向全市攝影愛好者發起“從地平線到天際線——2023上海城市攝影征集大賽”,邀請市民朋

2023-01-02

獨家|個別地區球蛋白“一瓶難求”:出廠價

要聞

近日,家住在湖北武漢的馬曉蕓(化名)外婆因感染新冠住院,急需注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下稱“球蛋白”),但醫院無貨,同時她也遍訪武漢以及

2023-01-01

天天通訊!券商1月金股出爐:這些股獲力挺

要聞

2022年A股市場正式收官,全年來看,滬指累計跌超15%。新年1月如何尋找機會?截至1月1日,有15家券商公布了1月月度投資組合,涉及消費、金融、

2023-01-01

每日快報!成本高企市場低迷,原奶行業新年再遇“寒流”

要聞

高企的飼喂成本和低迷的市場讓原奶行業的新年壓力重重。近期第一財經記者走訪了解到,由于疫情影響下游乳制品消費,加之近兩年國內原奶產業加

2023-01-02

天天觀速訊丨吉格爾與空山基,兩位癡迷機械的超現實主義大師

要聞

一個是令人恐懼不安的暗黑異形,一個是光彩照人、有著濃烈賽博朋克風的性感機械姬,當吉格爾與空山基兩位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作品并置在UCCALab

2023-01-02

觀察:「探索」拍攝新年最美的上海!IP SHANGHAI向全市攝影愛好者征稿啦

要聞

新年第一天,上海城市形象資源共享平臺(IPSHANGHAI)擬向全市攝影愛好者發起“從地平線到天際線——2023上海城市攝影征集大賽”,邀請市民朋

2023-01-02

獨家|個別地區球蛋白“一瓶難求”:出廠價300多元,終端價緣何被炒至上千元

要聞

近日,家住在湖北武漢的馬曉蕓(化名)外婆因感染新冠住院,急需注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下稱“球蛋白”),但醫院無貨,同時她也遍訪武漢以及

2023-01-01

天天通訊!券商1月金股出爐:這些股獲力挺,看好消費、地產等板塊

要聞

2022年A股市場正式收官,全年來看,滬指累計跌超15%。新年1月如何尋找機會?截至1月1日,有15家券商公布了1月月度投資組合,涉及消費、金融、

2023-01-01

從一房難求到降價甩賣,美國樓市“寒潮”來臨?

要聞

去年年初時,買家加價搶房仍然一房難求,到了年末,賣家屢次降價還是難以出手,這樣冰火兩重天的景象都發生在2022年的美國房地產市場。據美國

2023-01-01

世界熱議:近千位“陽康”的數據樣本:86%的感染者會發燒,同住者全部感染的概率最高

要聞

近期,多地感染者數量快速增加。第一財經于12月15日發布問卷調查《請分享您的新冠感染經歷,這將幫助到更多的人!》,截至12月20日,共收到有

2023-01-01

天天看熱訊:一位新加坡病毒學博士眼中的疫情防控:頂住第一波,就能迎來曙光

要聞

自2021年6月新加坡宣布與新冠病毒“共存”至今,其高疫苗接種率、低病死率受到全球關注。新加坡放開至今的防疫策略究竟有怎樣的經驗?有哪些值

2023-01-01

世界熱頭條丨六部門列清單:3月1日起重點管控14種新污染物

要聞

處方藥類抗菌藥物等抗生素、三氯殺螨醇、具備阻燃特點的十溴二苯醚等14種新污染物,將被嚴格銷售管控,或禁止生產、禁止新建生產裝置、加工使

2023-01-01

亞馬遜的“噩夢”:我們為什么不應再追求效率至上?|周末讀書

要聞

評論贈書:你如何看待企業的效率至上論?如果是弊端,有什么可以改進的方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被選中的用戶有機會獲得這本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2023-01-01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