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激進的能源轉型政策和俄烏局勢影響,入冬后,歐洲能源價格高漲風險陡增。
早在8月底,市場便已發出警示信號,當時11月交割的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曾飆升至350歐元/兆瓦時的歷史高位。截至11月27日,荷蘭、意大利、芬蘭、瑞士等國家的電價已超過200歐元/兆瓦時。
歐洲上一次遭遇如此嚴重的能源危機,大概還要追溯至上世紀70年代。彼時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一些成員大幅提高原油價格,全球油價因此猛漲了兩倍多,觸發了二戰后頗為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在此期間,全球主要工業國的經濟增速明顯放緩。
(相關資料圖)
巴黎政治學院國際事務學院教授盧西亞尼(Giacomo LUCIANI)還清楚地記得,為限制石油消費,當時意大利政府不得不采取單雙號政策,以限制機動車出行。“上世紀70年代,意大利的自行車還不普及。在限行后,馬路上基本上都空了,人們只能走路上下班。但這也是我記憶中意大利最美的樣子。走在空蕩的街道上,我可以靜靜地欣賞羅馬這座城市。”他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說道。
彼時盧西亞尼剛進入意大利央行工作不久,是該國央行內部為數不多的能源問題研究專家。“最開始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辦,央行內部有很多關于應對危機的討論。”他說。
在盧西亞尼看來,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的根源在于供給側,但隨著時間推移,需求側的彈性開始顯現,在消費需求減少下,油價得以在中長期回落,“石油危機的例子可以為當下能源危機帶來啟示:隨著歐洲天然氣消費減少,未來氣價終將持續下挫。”
他認為,此次能源危機或對歐洲工業帶來一定損傷,但歐盟及各國政府勢必會出臺保護本土工業的舉措,“由于俄歐在能源領域合作的信任已瓦解,未來全球石油、天然氣貿易格局或將被重塑。危機也將加速歐洲向太陽能、風能及氫能方向轉型。”
歐洲天然氣價格或持續下挫
第一財經:如何看待當前歐洲能源危機與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異同,后者能帶來何種啟示?
盧西亞尼:兩者在供應端差別較大。當時,石油工業控制權完全掌握在“石油七姐妹”(即以埃克森為代表的七家歐美石油巨頭)手中。俄羅斯天然氣雖然相對重要,但占全球天然氣出口數量僅占兩成左右,這意味著歐洲天然氣的缺口有望得到彌補。
兩者在供應端有較強相似性。1973~1985年的經驗清楚地表明,石油需求在短期內是剛性的,但在中期是有彈性的。雖然短期內石油價格上漲迅猛,但由于當時多國采取了限制汽車出行等政策,且油價高企抑制需求,油價在中期回落,并在此后的15~20年間保持了非常低的水平。
目前,歐洲多國政府采取了限制天然氣消費的政策,企業和居民也主動減少了天然氣消費,我們已看到歐洲天然氣價格呈現回落跡象。
第一財經:歐洲能源危機有望在今冬得到緩解嗎?未來歐洲氣價、電價、碳價是否還有進一步下跌空間?
盧西亞尼:歐洲能源危機在今冬得到緩解的可能性較大。除需求下降外,供應端也有利好因素。由于早已制定并實施儲氣計劃,歐盟于8月底就實現了存儲過冬所需天然氣超80%的目標,這比去年同期的水平要高不少。截至目前,這一比例更超過90%。
未來歐洲能源市場的一大風險在于天氣。雖然目前歐洲多地的氣溫高于往年,且多項模型預測今年歐洲大概率是個暖冬,但不論是天氣變化還是預測都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第二大風險在于LNG運輸。受制于全球LNG氣船供應不足,且歐洲本土LNG接收管道基礎設施建設有待提升等因素,未來歐洲想進一步提升補氣量空間有限。
俄歐能源合作信任已瓦解
第一財經:近幾個月,歐洲多個工業企業減產、停產,能源危機將在多大程度上削弱該地區工業競爭力?會因此發生供應鏈轉移嗎?
盧西亞尼:歐洲主要依靠天然氣發電,盡管歐洲氣價下跌,但仍高于全球其他國家與地區,這自然會削減歐洲工業競爭力。能源價格高企,對歐洲工業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目前,受影響的行業主要集中在化工、金屬、玻璃、陶瓷、食品等。其中,化工行業受影響相對嚴重。但對于陶瓷等行業,減少幾個月的生產并不會對行業帶來太大影響。
未來,歐洲多國政府或出臺一些政策保護本土工業,尤其對支柱型產業和新型產業。其中,碳關稅法案便是一例。如果美國、亞洲等國家與地區更多利用煤炭作為發電原料,那么它們產品出口到歐洲的成本也將增加,這將削弱這些產品在歐洲的相對競爭力。
第一財經:歐洲能源危機將如何影響全球能源格局?
盧西亞尼:幾十年來,俄羅斯都是歐洲主要的能源供應商,即便在雙方關系最為低谷時也同樣如此。今年俄羅斯對歐洲斷氣,意味著雙方的信任已瓦解,未來歐盟可能將繼續避免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
天然氣并非稀缺產品,未來全球有許多天然氣資源可供開發。目前,歐盟已加大了自美國、卡塔爾等國家與地區天然氣進口力度。不僅如此,歐盟未來勢必還將多元化天然氣供應,坦桑尼亞、莫桑比克、安哥拉、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或是比較好的替代選項。上述國家能否增加對歐天然氣供應,取決于這些國家已有及新建天然氣勘探項目進展以及歐盟能否保障天然氣需求處在一定水平。
天然氣出口對俄羅斯經濟至關重要,未來俄羅斯天然氣的主要出口方向或轉向亞洲地區。
第一財經:歐洲能源危機將如何影響該地區能源產業發展?如何看待天然氣、核能及新能源扮演的角色?
盧西亞尼:由于化石能源發電具有穩定性,且不太可能在短時間被替代,未來歐洲肯定會繼續使用石油和天然氣,但對其依賴程度可能將下降。
誠然,目前在歐洲僅有少數幾座新建核電站,但需要注意,目前核能占歐盟發電總量的比例超過20%,這一比例遠高于美國及亞洲國家。在全球對核能最為依賴的15個國家中,有10個是歐盟國家。核能在歐洲電力市場承擔基荷作用,歐洲對核能持消極態度的想法不符合現實,德國很難關閉正在運行的最后3個核電站,未來歐洲或涌現更多新的核電項目。
未來歐盟還將倚重太陽能和風能,這正是該地區能源轉型的主要方向。在俄烏沖突背景下,這一轉型或將加速。但問題在于,歐洲一些地區冬天光照常年較低,或風力較弱,這將制約太陽能和風能的供給。此外,太陽能和風能均存在價格較高、供應不穩定的問題。如果技術沒有顯著突破,我們可能還難以大規模利用新能源。此外,用天然氣及新能源制氫,也是歐盟能源轉型的一大方向。
受激進的能源轉型政策和俄烏局勢影響,入冬后,歐洲能源價格高漲風險陡增。早在8月底,市場便已發出警示信號,當時11月交割的歐洲天然氣期貨價
11月26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7412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海珠區26日新增6920例,疫情在高位波動中緩慢下降。目前廣州方面在結合當前疫情形
【品大事】今天國際:實控人邵健偉被公安機關指定居所監視居住今天國際晚間公告,公司于2022年11月26日接到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邵健偉的家
11月21日至11月25日當周(下同),主板IPO方面,滬深主板無新上市企業;1家企業過會,1家撤材料;1家企業拿到發行核準批文;滬深主板無新增受
滬指本周漲0 14%,深成指跌2 47%,創業板指跌3 36%。A股后市怎么走?看看機構怎么說:①中信證券:新穩態漸行漸近三主線逐漸清晰中信證券策略
受激進的能源轉型政策和俄烏局勢影響,入冬后,歐洲能源價格高漲風險陡增。早在8月底,市場便已發出警示信號,當時11月交割的歐洲天然氣期貨價
11月26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7412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海珠區26日新增6920例,疫情在高位波動中緩慢下降。目前廣州方面在結合當前疫情形
【品大事】今天國際:實控人邵健偉被公安機關指定居所監視居住今天國際晚間公告,公司于2022年11月26日接到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邵健偉的家
11月21日至11月25日當周(下同),主板IPO方面,滬深主板無新上市企業;1家企業過會,1家撤材料;1家企業拿到發行核準批文;滬深主板無新增受
滬指本周漲0 14%,深成指跌2 47%,創業板指跌3 36%。A股后市怎么走?看看機構怎么說:①中信證券:新穩態漸行漸近三主線逐漸清晰中信證券策略
金融業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支柱性產業之一,自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以來,幾乎每一項涉及大灣區的政策文件均將金融業擺在了
“沉寂”四年的劉強東近日以一封內部信的形式重新回到大眾面前,一如過往的強勢,直接對近2000余人的管理層團隊“動刀”。一位知情人士對第一
受國內疫情散發多發、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由漲轉降等因素影響,今年1-10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3 0%,降幅較1-9月份擴大0 7個百分
進入四季度以來,美股反彈行情在曲折中前進。受美聯儲釋放放緩加息等利好因素持續推動,目前道指已經創下近七個月新高,距離技術性牛市僅差0 3
記者蔣漢昆攝像曹志軍李梓晗11:53梁穎聯想創投集團董事總經理聯想創投加速器總經理中科院電子學碩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在聯想集團從事研究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