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熱消息:從供電之爭想到全國統一大市場

2022-08-31 05:52:34   來源:南國今報

普大喜奔!在忍受了50多天高溫炙烤之后,隨著一股南下弱冷空氣的發力,從上周四開始,杭州氣溫終于降到了35℃以下。

杭州的降溫似乎也暗示著,這個“史上最難熬的夏天”即將悄然離去。而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中國氣象局原副局長許小峰的說法,也印證了我的這種猜測。


【資料圖】

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表示,從8月24日起,江漢、江淮地區的高溫已經基本解除。8月26日起,四川盆地、江南高溫逐漸緩解,部分地區可能解除。但四川東部和重慶要用時更久,要到8月29日甚至30日之后高溫才會緩和。

果然是天下已涼蜀未涼。

天氣熱,本來大家火氣就旺,加之又是各種拉閘限電,很多地方民眾的日常生活受到不小影響。雖然政府一再強調“讓電于民”,全力保民生,但架不住進入7月以后,居民用電直線飆升,像四川直接上漲了93%。不僅寧德時代、富士康、英特爾等大量工廠被迫停工,甚至就連商場、地鐵、寫字樓也都關燈關空調了。

可是這又陷入了一個悖論:工廠停工,勢必造成稅收減少,保民生也會缺乏財政支撐。

只是這條關系鏈太過漫長,超出了很多人的反射弧區間。以至于當上海經信委“商請”四川方面,給予16家上海汽車產業鏈重點企業電力資源傾斜的函件一曝光,立馬讓很多人想當然地以為上海是在搞背刺,要偷四川本就不夠用的電。于是,一場沒來由的罵戰正式上線。

其實仔細閱讀上海的函件不難發現,首先,這些需要“照顧”的并非位于上海,而都是四川本地的企業,只不過做的是給上海車企提供零部件的生意。確保這些企業有足夠電力正常開工,對川對滬可謂雙贏,而且本質上是四川贏兩次。畢竟上海作為重要的財政奶牛,去年一年凈貢獻了6797億元,相當于三個四川從中央那里獲取的補助。所以只有上海的經濟支棱起來了,中央才有錢對四川進行轉移支付啊。

其次,正如上海方面回應的,函件的意思并不是要四川犧牲民生用電來保證工業用電,而是在工業用電的池子里進行統籌安排。可見有些網友的擔憂是多慮了。

但通過這起烏龍事件,也讓我們看到,如今無論是資源還是產業,各地區之間的鏈接正在變得越來越緊密。這種鑲嵌甚深的關系,既是中國啟動經濟內循環的底氣與保障,但如果解釋不清、處理不當,也容易引發地區間的糾紛。所以順著上一篇“八省養全國”的思路,我打算繼續來聊聊區域分工與統合這個話題。

如果說財政方面,沿海八省(市)厥功至偉,那么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則得仰賴西部和北方。

為什么此次四川網友會如此氣憤?其中一個原因就在于,四川是全國水電第一大省。截至2021年末,全省水力發電裝機容量達到8947.0萬千瓦,水力發電量為3531.4億度,兩項指標均位居全國第一。

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第七大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就坐落于四川。此外,當地還有溪洛渡水電站、錦屏一級水電站、錦屏二級水電站、二灘水電站、瀑布溝水電站以及觀音巖水電站等12座大型水電站。

其中,光白鶴灘水電站一座,多年平均發電量就達到602.4億度,可以滿足約7500萬人一年的生活用電需求。而要知道,四川全省常住人口也才8372萬。就是說,白鶴灘水電站一年的發電量,就能解決近九成四川人的生活用電。

去年一年,四川向省外輸送了1255.3億度電。這些電,可以彌補上海一年半的電力缺口。結果,現在自己反而電不夠用了,需要停工保民,你說火不火?雖然這事的根源吧,出在老天爺身上,奈何老天虛無縹緲的,夠夠不到、罵罵不著,哪有上海這個送上門的現成靶子好用?

當然,四川還不是發電最多的省份。2021年,全國發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依次為:廣東、山東、內蒙古、江蘇、新疆、四川、浙江、山西、云南、河北。但其中,廣東、山東、江蘇、浙江等沿海省份,既是發電大省,也是用電大省,由于工業規模龐大、經濟活躍度高,每年的電力缺口都在1000億度以上。

要是扣除自身用電量,就外輸電量來說,“貢獻”最大的5個省份分別是:內蒙古、云南、四川、山西、新疆,去年各自的外輸電量都在1000億度以上。正是靠著這些電,長珠三角的無數工廠才得以24小時不停地運轉,一步步將中國推上“世界工廠”的寶座。

不只是電力,其他關系國計民生的能源,比如煤炭、原油、天然氣等也都是如此。像被稱為我國自然資源跨區域調配“四大工程”的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和北煤南運中,除了南水北調的東線,是從富庶的江南將水資源調往北方,剩下的都是由內陸地區向沿海發達省份輸送。

就連我們吃的糧食,也從過去的“蘇湖熟,天下足”“湖廣熟,天下足”,變為如今的北糧南調。根據《瞭望》雜志報道,近年來全國糧食產區逐漸萎縮,糧食調出省數量從2003年的13個,減少到目前僅剩黑龍江、河南、內蒙古、吉林、安徽5個省區。其中4.5個位于北方,光黑龍江一省的糧食調出量,就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多。

反觀在財政上供養全國的八省市中,除了山東、江蘇勉強可以實現糧食自給外,其余六個省市的糧食自給率都低于50%,北京上海甚至不到10%。考慮到俄烏沖突導致國際糧食大漲,如果沒有北方省份為平抑國內糧價做出貢獻,國人的恩格爾系數恐怕得蹭蹭蹭地上漲。而這也再次印證了堅持“全國一盤棋”的好處。

“全國一盤棋”有多重要,看看如今的歐洲就知道了。為啥一場俄烏沖突會攪得整個歐洲甚至世界雞犬不寧?因為沖突雙方一個是歐洲的加氣站,另一個是世界的大糧倉。這倆哥們一干仗,無論你站哪邊,溫飽都成問題,能不緊張嗎?

人不省心,老天更是無情。根據聯合國防災減災署2020年發布的一份報告,相對于1980~2000年,21世紀以來的這20年,各種災害頻率大幅度增加。其中高溫事件增加了232%,暴雨增加134%,各種風暴增加97%,而中國是報告氣候災害次數最多的國家。

所幸中國作為一個強政府主導下的大型經濟體,很多涉及國計民生的資源工程,都是由國家投資開發并統一調度的。這多少能減少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擾。

比如這次,針對部分四川網友質疑的,本地電都不夠用,為啥還要往外送?國網四川電力公司的解釋是:按照國家“西電東送”戰略,四川境內向家壩、溪洛渡、錦屏、白鶴灘等梯級大型電站,均由國家統籌安排開發和消納。其電量在全國范圍內統籌分配,省內、省外有固定的分配比例,并不是四川優先消納,多余電量才外送。

事實上,不僅是四川,整個“西電東送”具體怎么送、送到哪、送多少,國家都是有詳細規劃的。比如四川及周邊湖北等地的三峽和金沙江干支流電站所發水電,主要輸往長三角及華東地區。類似的跨區域電力輸送通道還有兩條,其中北部通道是將山西、內蒙古、寧夏等地的火電、風電,輸往京津冀地區;而南部通道則是將云南、貴州等西南地區的水電,向珠三角及兩廣地區輸送。

當然,過度依靠幾個地方的能源,就跟依靠沿海八省財政一樣,終究是存在風險的。所以這些年,中國一直致力于能源來源渠道的多樣化。

在國外,除了傳統的中東諸國,中國努力在開拓非洲、俄羅斯、中亞甚至美洲的油氣市場。而在國內,“十四五”期間國家重點布局的清潔能源基地中,既有金沙江上下游、雅礱江流域、黃河上游和幾字灣、河西走廊、新疆等傳統的“西電東送”重點區域,也包括了冀北、松遼的太陽能、陸上風電基地,并且在沿海省份也規劃了大量海上風電及核電站。

相信等到這些基地、站點全部建成啟用后,有望平衡中國各區域間的能源供求關系。

不過上面提到的這些規劃部署,畢竟多少還殘留著計劃的影子。平時你好我好大家好,倒也相安無事,一旦遇到極端狀況或特殊年景,就會出現諸如“八省財政養全國”“七省糧食養全國”之類的相互抱怨、指責甚至爭吵,搞得誰都覺得自己吃了虧。

如何化解這種局面,讓各方都心服口服,恐怕還是得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而這就牽扯出另一個話題:如何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受到行政區劃的分割以及政績考核的影響,地方保護主義在中國一直是個難治的頑疾。改革開放40多年,市場經濟確立也整整30年了,但地方本位主義對于經濟社會的干擾或多或少、或明或暗,依舊還是存在。而這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顯然是不利的,因此4月份中央才會專門下文,督促“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在我看來,所謂“全國統一大市場”,統一是結果,而市場既是目標也是手段。舉個例子,同樣是跨區域的要素協作,為啥上汽和特斯拉的那些四川供應商,不覺得自己是在為上海做貢獻?因為產業鏈的銜接是完全市場化的行為,你不生產不配合,自然有別的地方能夠補上。

同樣的,我為啥不贊同“沒有來自內地勞動者的貢獻,東部就不可能發展得怎樣怎樣”的說法,因為這些人不遠千里,背井離鄉,從老家來到長珠三角,目的并不是來做什么貢獻的。雖然他們的勞動,客觀上促進了東部的崛起,但主觀上是為了自己賺錢,并不是無私的,而且他們也都獲得了相應的報酬。

事實上,只要是市場行為,就不存在誰欠誰的。

這也能解釋,同樣是資源供需失衡,去年山陜等地為啥沒有抱怨?因為煤炭是市場定價,煤價上漲帶來的,是產區地方經濟的爆發式增長。比如今年上半年,榆林、鄂爾多斯這幾個產煤大市的名義增速,分別高達34.21%、25.01%,位居全國前二。榆林的GDP排名更是一口氣上升了10位,成功擠進前50強城市名單。

相反,電力的定價和供應則依舊保留著濃厚的計劃屬性,電力輸出省份從中獲益有限。甚至在短缺時期,還會和其他地方形成一個零和博弈的局面。如果四川也能像山陜那樣,從能源緊缺中獲益,你看還會有那么多指責、抱怨嗎?

所以,市場雖然不是萬能的,也沒辦法解決像今夏這種極端氣候狀況下的能源荒,但堅持市場主導,至少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爭執。夏日炎炎,能降火也不失為一劑良方。

標簽: 白鶴灘水電站 地方保護 國計民生 統籌安排 生活用電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閱讀

世界熱消息:從供電之爭想到全國統一大市場

要聞

普大喜奔!在忍受了50多天高溫炙烤之后,隨著一股南下弱冷空氣的發力,從上周四開始,杭州氣溫終于降到了35℃以下。杭州的降溫似乎也暗示著,

2022-08-31

環球播報:九價HPV疫苗接種拓展至9到45歲女

要聞

8月30日晚間,默沙東宣布,其九價HPV疫苗的新適應證已獲得中國藥監局批準,此次獲批標志著該疫苗的適用人群已拓展至9到45歲適齡女性。之前,該

2022-08-30

當前短訊!專家解讀九價HPV疫苗接種年齡為

要聞

8月30日晚間,默沙東宣布,九價HPV疫苗適用人群擴展至9至45歲適齡女性。此前,該類疫苗在中國的接種人群年齡限制為16至26歲適齡女性,此次擴容

2022-08-30

觀焦點:格力電器上半年凈利潤114.66億元,

要聞

8月30日,格力電器披露半年度報告,公司2022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952 22億元,同比增長4 58%;歸母凈利潤114 66億元,同比增長21 25%;基

2022-08-30

今日熱聞!軟控股份:實現股權激勵目標需要

要聞

日前,軟控股份一份股權激勵計劃書引起市場人士注意。原因是要實現這個股權激勵目標需要利潤8億元,能否實現?第一財經記者走進上市公司,軟控

2022-08-30

世界熱消息:從供電之爭想到全國統一大市場

要聞

普大喜奔!在忍受了50多天高溫炙烤之后,隨著一股南下弱冷空氣的發力,從上周四開始,杭州氣溫終于降到了35℃以下。杭州的降溫似乎也暗示著,

2022-08-31

環球播報:九價HPV疫苗接種拓展至9到45歲女性,但供應缺口仍待解

要聞

8月30日晚間,默沙東宣布,其九價HPV疫苗的新適應證已獲得中國藥監局批準,此次獲批標志著該疫苗的適用人群已拓展至9到45歲適齡女性。之前,該

2022-08-30

當前短訊!專家解讀九價HPV疫苗接種年齡為何放寬,預計再過30年中國有望徹底消除宮頸癌

要聞

8月30日晚間,默沙東宣布,九價HPV疫苗適用人群擴展至9至45歲適齡女性。此前,該類疫苗在中國的接種人群年齡限制為16至26歲適齡女性,此次擴容

2022-08-30

觀焦點:格力電器上半年凈利潤114.66億元,同比增21.25%

要聞

8月30日,格力電器披露半年度報告,公司2022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952 22億元,同比增長4 58%;歸母凈利潤114 66億元,同比增長21 25%;基

2022-08-30

今日熱聞!軟控股份:實現股權激勵目標需要利潤8億元 公司高管直言“很有挑戰”|走進上市公司

要聞

日前,軟控股份一份股權激勵計劃書引起市場人士注意。原因是要實現這個股權激勵目標需要利潤8億元,能否實現?第一財經記者走進上市公司,軟控

2022-08-30

【全球速看料】深圳銀保監局加強金融支持穩外貿

要聞

8月30日,深圳銀保監局聯合多部門出臺《關于深圳銀行業保險業支持外貿保穩提質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外

2022-08-30

微速訊:天齊鋰業上半年凈利暴增119倍,擬以1.36億元至2億元回購股份

要聞

天齊鋰業8月30日晚間披露半年度報告,公司2022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142 96億元,同比增長508 05%;歸母凈利潤103 28億元,同比增長11937

2022-08-30

【環球熱聞】大通發布全尺寸SUV領地,小鵬480kW快充樁上線|第一財經汽車日評

要聞

大通推出全尺寸SUV繼D60、D90Pro之后,上汽大通推出全尺寸SUV領地。領地車身尺寸為5046mm 2016mm 1876mm,軸距達2950mm,第三

2022-08-30

環球快消息!名爵欲以黑標實現品牌向上,燃油車是否存在超車機會?

要聞

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飛速發展,中國車企的品牌向上,已獲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乘聯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22年1-7月,30萬元以上高端轎車銷量排名中

2022-08-30

天天熱點評!現在訂車明年交付,smart精靈 1漲價之后訂單不受影響?

要聞

從今年4月底全面煥新后的首款量產車smart精靈 1正式開啟預售后,smart品牌的熱度便不斷攀升。圍繞smart品牌的兩個熱點話題,首先是訂單情況超

2022-08-30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