逕下村位于廣州市黃埔區龍湖街道東南部,已有將近300年的歷史。從2020年開始,逕下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完成了從“土山村”到“美麗園”的蝶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成為黃埔新的“網紅打卡點”。在逕下村惠農中心的二層藏著一家館藏豐富的鄉村圖書館,人們不僅能在這里讀書,還可以遠眺逕下的田園美景。
這家圖書館是由黃埔區文化廣電旅游局、黃埔區圖書館、科學城集團與逕下村共同打造的。由黃埔區圖書館提供業務系統支持、服務指導,實現廣州市公共圖書館通借通還。黃埔區圖書館館長孔玉華說:“這里專配旅游、農業農村等專題書籍,為游客和當地農民提供精準閱讀服務,為惠民中心黨群活動、金融服務、就業指導培訓等提供智力支持。”
除了逕下村,2021年,黃埔區圖書館在擁有7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九佛蓮塘村也建立了一座現代化智慧鄉村圖書館——黃埔區圖書館蓮塘分館。孔玉華介紹,該分館建筑面積500平方米、閱覽座位100席、藏書1.5萬冊,設置黨建、鄉村振興、國學等專柜,集休閑閱讀、文創展賣、藝術展示等多功能于一體,有效盤活地方文化旅游資源,尋求最大公約數,助力鄉村振興。
在這兩個特色網紅村建立分館,正是黃埔區圖書館不斷拓展惠民服務的標志。孔玉華表示:“我們依托成熟的總分館建設服務體系,織密公共圖書館設施網絡,以總分館制建設為抓手,以‘總館+分館+服務點’閱讀空間為核心,以館校合作、智慧交通閱讀驛站為補充,構筑‘1+3+2’公共圖書館設施網絡布局,形成具有黃埔特色的圖書館集約式服務體系。”
近年來,黃埔區大力推動“圖書館之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已實現“政府資源補給+企業自主運營+社會力量參與”的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黃埔模式”,建成各類型公共文化新空間500多處,達到每7000人擁有一個公共圖書館的全國領先標準。
“1+3+150+N”是近年來黃埔區圖書館摸索出的一條閱讀新模式——以“埔閱萬家,開卷黃埔”為1個主題,面向企業員工、社區居民、校園師生三大板塊服務對象,開展150場各類出新出彩活動,影響多個社會群體、組織,惠及近35萬人。
如何讓文化藝術真正扎根基層沁潤人心?黃埔區圖書館將紙上、線上閱讀行為延伸為線下文藝演出,“黃埔詩歌音樂會”打造了“行走的藝術圖書館”;深入基層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舉辦27場代表性手工技藝體驗與傳授活動,參與者達800人次;倡導群眾時刻保持對生命、情感的尊重,觸動群眾對生活的熱愛,舉辦14場線下生活美學、體驗、培訓活動,受惠群眾達400人次。
如何幫助學校開展更豐富的素質教育活動?黃埔區圖書館自2020年以來,先后組織了17場校園航空航天科普巡展,1.3萬余名學生線下參觀,近12萬人次線上觀看網絡直播;邀請廣州文學界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及高校教授到黃埔中小學開展20場精彩的講座;2021年9月至11月,黃埔區圖書館面向年齡為6歲至12歲的中小學生,組織舉辦2021年“黃埔好少年”大賽,受到師生和家長歡迎。
基層文化單位不僅是“文化輕騎兵”,還是國家和社會的毛細血管、神經末梢,承擔著把黨和政府的政策用文化載體傳遞給基層群眾的任務。
“為深入學習 ,落實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創新驅動戰略,2018年黃埔區圖書館打造創新文化品牌——‘黃埔有故事’活動。”孔玉華介紹,活動搭建了新型公共文化交流平臺,連續5年邀請區內156位來自教育、藝術、航天、環境衛生等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學者、藝術家、教育家、企業家走進圖書館分享創業故事、總結創業經驗、傳授創業智慧。通過創新政企合作方式、創新服務模式、擴展服務領域等,擴大品牌影響力,賦能區域經濟發展和營商環境優化,講好新時代中國創新創業創造故事的“黃埔樣本”。
“一直以來,黃埔區圖書館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孔玉華表示,今后黃埔區圖書館將繼續著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滿足城鄉居民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期待。(本報記者 劉源隆)
逕下村位于廣州市黃埔區龍湖街道東南部,已有將近300年的歷史。從2020年開始,逕下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完成了從土山村到美麗園的蝶變,村
5月29日上午7時15分,豫劇五大名旦之一、豫劇馬派藝術創始人馬金鳳因心力衰竭病逝,享年100歲。馬金鳳曾獲德藝雙馨藝術家等多項殊榮,被稱
近日,經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聯合14家單位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通知》。本報特摘編適用
逕下村位于廣州市黃埔區龍湖街道東南部,已有將近300年的歷史。從2020年開始,逕下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完成了從土山村到美麗園的蝶變,村
5月29日上午7時15分,豫劇五大名旦之一、豫劇馬派藝術創始人馬金鳳因心力衰竭病逝,享年100歲。馬金鳳曾獲德藝雙馨藝術家等多項殊榮,被稱
近日,經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聯合14家單位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通知》。本報特摘編適用
5月的湘贛邊革命老區草木青翠、瓜果飄香、生機盎然。近日,記者深入走訪了地處湘贛邊革命老區、羅霄山脈腹地的湖南省瀏陽市小河鄉。大山深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重大決策部署,推動重慶市、四川省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
這兩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之下,演出行業紛紛探索和嘗試新的演播模式與消費場景,為舞臺藝術走向云端提質增速。2020年4月,國家大劇院
元宇宙一詞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和熱議話題。美國社交媒體Facebook率先更名為Meta,大力發展元宇宙業務,隨后國內外互聯網科技巨頭紛紛宣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幾乎阻斷了各國人民之間面對面的交流,但在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海外社交媒體平臺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成為文
當下,云劇場、云演出等云演播形式掀起熱潮,為舞臺藝術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研發的文旅中國云演播平臺近日將全新上線。
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對景區造成直接沖擊,很多景區面臨多重經營困境。為幫助景區等文旅企業有效紓困,各地在財稅政策、企業融資方面出臺了多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