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地處烏蘭布和、庫不齊、毛烏素三大沙漠交匯處,位于黃河上游中段。黃河流經市區105公里,滋潤著這里干涸的土地,使其形成集黃河、沙漠、濕地為一體的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有人將這里稱為“奇跡之城”“大漠湖城”,黃河文化是烏海文化的根與魂。
奮筆書寫黃河文化的根與魂
在烏海,書法文化既是城市發展的見證,也是黃河文化的延續,遒勁的筆墨、生動的氣韻,一筆一畫都灌注著烏海人內心的黃河情結。
昔日因烏金而建,今朝以墨韻聞名。2008年,烏海市正式被中國書法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書法城”,以此為契機,書法城建設走上了快車道。2011年,烏海市又獲得“中國硬筆書法名城”榮譽,2012年,“中國書法城·烏海”被內蒙古自治區確定為十大宣傳文化品牌之一。
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書法之城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如今的烏海,千米書法長廊、翰墨主題公園、黃河東岸書法石刻、蘭亭小學、蘭亭廣場、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書法文化元素隨處可見,翰墨飄香。書法文化浸透著整個城市,黃河文化的種子被播撒在這片土地上。
以水為魂,以水為脈,穿城而過的黃河水為城市的發展帶來無限生機。烏海立足長遠,充分利用黃河水資源優勢,尋求可持續發展路徑。進入新時代,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愿望更加迫切,旅游業逐漸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烏海市把握歷史機遇,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把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將生態治理與城市轉型有機結合,把烏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追求的目標,大力推動旅游業發展。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這一國家級重點工程也得以批復興建。作為傳統資源枯竭型城市,烏海又一次在探索轉型發展的道路上下了一步“先手棋”。
近年來,隨著統籌黃河流域內蒙古段“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如今的黃河流域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之一,同時,黃河“幾”字彎生態旅游也隨之發展起來。每年夏秋季節,以“暢游‘幾’字彎,感悟黃河魂”為主題的內蒙古黃河“幾”字彎生態文化旅游季活動都會如期舉行,依托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烏海市和阿拉善盟沿黃7個盟市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向國內外游客充分展示黃河文化的獨特魅力,傳播黃河文化的精神力量。
黃河水孕育烏海湖
寒冬過去,春天款款而來,每年這個時節是烏海湖最美的季節。
烏海湖位于黃河烏海段的主河道上,是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形成的118平方公里的舒緩水面及環湖區域。其面積是杭州西湖的18.5倍。它縱貫市區南北,涵蓋烏蘭布和沙漠、烏蘭淖爾湖、烏海湖、胡楊島、兔島等風景區,與甘德爾山生態文明景區遙相呼應,共同呈現出一片水沙相映、山水相連的壯觀景象。生態旅游區內群山錯落,河湖密布,自然資源豐富,在黃河兩岸形成了集湖泊、島嶼、沙漠、濕地為一體,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這里藍天白云、飛鳥游魚、碧水金沙、蘆蕩水漾,展現出一幅融江南水鄉之秀色與塞北大漠之雄渾為一體的瑰麗畫卷。
悠悠黃河,綿綿沙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獨具一格的烏海湖。由東向西遠遠望去,波光瀲滟、碧水連天,直抵金沙岸邊,一邊是碧水,一邊是金沙,大氣磅礴,渾然天成,構成一幅“大漠出平湖·塞上有江南”的美麗畫卷;由北向南遠眺,奔騰而出的河水又好似一條藍色的哈達,純潔而神圣,正可謂一城盡攬塞外風光。許多時候,烏海湖很溫柔,也很平靜,澄碧的湖水盡頭與天空的青黛色連為一體,湖水漫漫,天地間一片空曠。藍天上飄浮的朵朵白云倒映在水面,清晰蕩漾。游人乘坐游船在湖上游覽觀光,乘坐快艇在湖面上破浪而行。碧水連天,沙鷗翱翔。站在黃河岸畔放眼望去,煙波浩渺的烏海湖令人浮想聯翩,憧憬無限。
烏海湖濕地、草地、林地、山地、沙漠等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交錯分布,呈現出豐富多彩、奇特絢麗的自然景觀,為眾多野生動物尤其是鳥類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這些地方生長著大片蘆葦和香蒲,為赤麻鴨、大天鵝、黑翅長腳鷸、鴻雁、黑鸛等雁鴨類、鷺類、鶴類游禽和涉禽的繁衍創造了優越條件。除此之外,這里還分布著一些喜歡濕潤環境的雀形目鳥類,如黃頭鹡鸰、黃鹡鸰、灰鹡鸰、白鹡鸰、水鷚、葦鹀等。每到春天,大批飛鳥或翔集水面,或閑庭信步,或梳羽剔翎,或引吭高歌,或展翅翱翔,形成了一個水鳥王國。生活在烏海的人們不再因為眼前掠過的飛鳥而驚嘆不已,不再因為湖中暢游的魚群而贊嘆不絕,因為烏海正在成為魚鳥棲息繁衍的天堂。
烏海人憑借“敢于無處生萬有,能憑海闊納百川”的豪邁氣概繪出一幅黃河流域治理的生態藍圖,烏海湖可以稱得上是烏海城市的眼睛,它清澈而深邃,美麗而有神。有了烏海湖,烏海就有了水的靈動,塞外荒漠、烏金之海也有了別樣的精氣神;有了烏海湖,烏海便增添了更深的文化底蘊。
唐朝詩人王維在《使至塞上》一詩中用傳神的筆墨刻畫了壯闊絕美的塞外風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更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這一幕美景是多少人夢中的故鄉、回不去的遠方,而如今乘坐烏海湖的游船,人們依然可以感受到這番美景,北歸大雁依然翱翔云端,無盡黃河上落日依舊渾圓。
紅嘴鷗的烏海湖情結
隨著生態環境的向好發展,每到春天,烏海湖就會迎來一批“特殊的游客”,它們踏著春天的腳步如期而至,為寂寥了一個冬天的烏海湖帶來盎然的生機,它們就是烏海人心中的老朋友——紅嘴鷗。
烏海市地處全球八大候鳥遷徙線路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遷徙線路上,是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轉站,飛越萬水千山,紅嘴鷗再赴烏海,這群白羽紅嘴精靈的到來,也喚醒了人們春游的激情。紅嘴鷗在湖面上飛舞雀躍,在藍天里嬉戲、翱翔,湖光瀲滟,它們輕輕點腳便出現層層漣漪,不經意間,驚醒了湖中的魚兒,剪影劃過天空,成為烏海最美的春景。大家呼朋喚友前往烏海湖、龍游灣國家濕地公園等紅嘴鷗的棲息地,喂投啄食之間,歡笑和鷗鳴起伏交融,共同繪就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動畫卷。站在湖邊與紅嘴鷗來張合影,這是烏海人必拍的春游照片,仿佛只有這樣,春天才算多彩多姿。
2018年3月11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了“大批紅嘴鷗飛抵烏海湖”的新聞,一時間,街頭巷尾都在熱議,烏海湖的紅嘴鷗“飛”上了央視。而這原本只能在南方看到的美景,竟然在家門口的烏海湖也能看到了,這是烏海人的福氣。
紅嘴鷗春天走了,秋天還會再來。國慶節之后,它們又會沿著南下的線路再次返回烏海湖,要在這里大約休息半個月,烏海湖就像他們旅途中的驛站,可以在這里補充好體力之后帶上幼鳥重新啟程,飛往南方過冬。據統計,每年會有10萬多只候鳥在烏海湖繁衍生息,還有大批的珍稀鳥類被吸引來長久棲息,很多從未見過的鳥兒成了這里的常客。如今的烏海湖,已入選國家水利風景區名錄,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了。
烏金墨韻,海納百川。烏海是一座魅力十足的城市,這里有太多說不完的故事,在這座黃河懷抱中孕育出來的奇跡之城里,你可以置身于沙海之間,觀長河落日、品紅色溫柔,感受獨具一格的烏海文化,體驗黃河文化別樣的溫柔與愜意!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地處烏蘭布和、庫不齊、毛烏素三大沙漠交匯處,位于黃河上游中段。黃河流經市區105公里,滋潤著這里干涸的土地,使其形
在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有一支追夢藝術團,常年活躍在扶貧幫困、文明創建等公益服務領域,但與眾不同的是,這支團隊中有62名成員是殘障人士,
近日,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表彰2016—2020年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和依法治理創建活動先進單位的決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地處烏蘭布和、庫不齊、毛烏素三大沙漠交匯處,位于黃河上游中段。黃河流經市區105公里,滋潤著這里干涸的土地,使其形
對我來說,這可解決了大問題!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越韻飛揚藝術團的陳女士說到公益大聯盟時連連稱贊。作為越劇愛好者,她在演唱咬字等方面深
在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有一支追夢藝術團,常年活躍在扶貧幫困、文明創建等公益服務領域,但與眾不同的是,這支團隊中有62名成員是殘障人士,
近日,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表彰2016—2020年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和依法治理創建活動先進單位的決
北京冬奧會圓滿結束,冬殘奧會激戰正酣。毋庸置疑,兩會期間冰雪運動成為熱議話題,如何用好冬奧遺產更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在北京冬奧會
短短大半年來,隨著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上海館、華萃當代美術館相繼上新,蘇州河沿岸正在形成申城日漸明朗的又一條藝術走廊,繼徐匯濱江、外
3月初的曲阜孔子研究院,草木漸漸抽出嫩芽,醞釀著無限生機,猶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多部著作在海外出版發行早春的孔子研究院,似
今年3月5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驚蟄節氣到來。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天上的春雷驚醒了蟄居的動物,一個&
安徽西遞村位于黃山南麓,因村邊的河水西流,古有傳遞郵件的驛站,才有西遞之名。西遞村為典型徽州村落,講究風水選址,四周環山,溪水穿村
潘春林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從一名曠工走進旅游業變成老板。1989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村民潘春林開始在當地礦山工作。2004年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