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類系統“變身”可再生生物光伏電池 研究發表在《能源與環境科學》雜志上

英國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廣泛存在的藍綠藻為微處理器持續供電了一年,過程中只使用環境光和水。該系統具有以可靠和可再生方式為小型設備供電的

2022-05-13

量子自旋液體基態首次觀測到了 有望為量子計算機設計開辟新方向

由來自美國、德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物理評論X》雜志上撰文稱,他們在磁性材料Ce2Zr2O7上首次觀測到了量子自

2022-05-13

研究表明:常吃藍莓或降低患老年癡呆癥風險

諺語說: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但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新研究表明,不同的水果會給人體健康帶來不同的潛在好處。據近日發表在《營養素》雜

2022-05-13

研究人員:含氟納米結構可高速低耗淡化海水

世界各地面臨日益嚴峻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海水淡化是生產飲用水的一種方法,但往往伴隨著巨大的能源成本。據12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論文

2022-05-13

研究成果:樹蛙為何“祖傳”滑翔技能?破解它或有助防治人類疾病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古往今來,這一自然法則一直不斷地被印證。達爾文提出的這一自然選擇學說,是生物種群層次的進化理論,自然選擇是生物

2022-05-12

防災減災宣傳周:抗震救災演習中新裝備新技術大顯身手

5月7日至13日是防災減災宣傳周。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甘肅省人民政府于5月11日在甘肅省張掖市等地聯合舉行高原高寒地

2022-05-12

專家建議:元宇宙要從底層技術和示范應用抓起

元宇宙將成為平行現實世界的第二空間、數字空間,未來發展不可限量。當前,重要的是摸清行業發展現狀,盡快啟動行業發展規劃,制定行業標準

2022-05-12

研究發現:榕小蜂群落結構之變折射氣候變化影響

生態系統中的各類生物通過寄生、捕食、互惠等相互作用組成生態網絡,并相互影響與制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與哈佛大學研究人員近

2022-05-12

器官捐獻者眼中感光細胞“重生” 新發現將改變大腦和視覺研究

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數十億個神經元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感覺信息。在眼睛中,被稱為光感受器的特殊神經元可感知光線。11日,美國猶他大學約翰·

2022-05-12

美擬2026年前開展熱核動力航天器飛行演示

據美國太空網10日報道,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近日宣布,為其熱核動力航天器演示計劃第二、第三階段征集提案。該計劃名為敏捷雙

2022-05-12

最新研究顯示:AI算法實現光速級地震監測

對地震的監測一般需測定地震波,然而,地震波預警系統有時候反應太慢,無法在大型地震發生的當下準確估算地震規模。有一種解決辦法是追蹤以

2022-05-12

衰老學研究顯示:年輕小鼠腦脊液可逆轉記憶力退化

英國《自然》雜志11日發表的一項衰老學研究顯示,灌注了年輕小鼠腦脊液的老年小鼠之所以出現了記憶改善,可能要歸功于對神經細胞功能具有恢

2022-05-12

北京譜儀Ⅲ首次觀測到單卡比玻壓低過程 相關成果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

近日,蘭州大學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學中心、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李培榮青年研究員與中山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及高能

2022-05-12

新冠病毒感染細胞關鍵機制找到 有助于開發一種氣溶膠形式的抗病毒藥物

在發表于10日《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中,比利時研究人員在分子水平上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確切機制,并在實驗中阻止了病毒感染。該發

2022-05-11

研究發現:海草底部蔗糖濃度約比記錄高80倍

據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發現海草場底部蔗糖積累濃度約比此前海洋記錄高出80倍。這些發現表明海

2022-05-11

新冠疫苗是怎樣“升級”的?新疫苗在研發老疫苗還管用嗎?

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一直在變異之中,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新挑戰。而針對新冠病毒變異株,新冠疫苗升級的各種研究也一直在緊鑼密鼓進行之中。5

2022-05-11

新研究表明:基因突變使人類比其它靈長類動物更易患癌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們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與其它靈長類動物在進化之路上分道揚鑣后,人類BRCA2基因上出現

2022-05-11

新視網膜細胞圖助力精確治療致盲疾病 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NEI)的科學家利用人工智能(AI)分析了單細胞分辨率的視網膜色素上皮(RPE)圖像,創建了一個定位眼睛內每個亞群的參考地圖

2022-05-11

我國科學家揭曉:“納米王子”出手 乙二醇生產更綠色

以C60為代表的富勒烯被譽為納米王子,在綠色能源、生物醫藥、催化劑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在化妝品制備中可作為抗氧化因子,在太陽能

2022-05-11

這些最新技術成果 讓新鮮果蔬儲藏不再難

項目團隊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發,所研制的新型技術成果通過降低蔬菜中腐敗菌的原始污染量、防止腐敗菌快速繁殖、動態調整包裝微環境氣體氛圍等

2022-05-11

陰陽離子共同作用修補鈣鈦礦材料“漏洞” 研究成果發表于《材料》上

能源短缺、環境污染是我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利用太陽能發電有望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解決環境問題。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秦

2022-05-11

研究發現:仿蛛絲微纖維 “憑空取水”能力超強

孟濤教授團隊通過在仿蛛絲微纖維內部構建中空結構,讓纖維的集水性得到顯著提升。研究發現,該仿生微纖維懸掛液滴體積是紡錘節體積的1663倍

2022-05-11

科學家:新冠病毒空氣傳播率可能性是接觸面的千倍

美國科學家在近日出版的《暴露科學與環境流行病學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對從校園周圍的空氣和表面采集的樣本進行測試后發現,人們從呼吸的

2022-05-10

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2022年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的首戰告捷

5月10日凌晨,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宣告2022年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的首戰告捷。對于剛剛過去不久的

2022-05-10

中國最早的腫肋龍科化石現身云南 研究成果發表于《科學報告》

去年,第一次看到紅河龍化石的時候,我就向有關專家請教,但被告知這是一種烏蒙龍化石。對此,我一直持懷疑態度。5月9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

2022-05-10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 累計發電量突破3萬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約9.1億噸

記者9日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長江干流的6座梯級水電站——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累計發電量突破3萬億

2022-05-10

古生物學者揭秘古老角龍換牙方式 研究成果發表在《電子生命》上

哺乳動物(包括人類)一生只換一次牙。億萬年前,恐龍又是如何換牙的?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地球科學學院韓鳳祿副教授研究團隊

2022-05-10

新可穿戴設備可持續監測多項身體指標

想象一下,既能測量你的血糖水平,也知道你是否過量飲酒,還可以在鍛煉過程中監測你的肌肉疲勞程度,所有這些都能在佩戴于皮膚上的小設備中

2022-05-10

科學家用液晶創建平面“魔窗” 還可用于創建基于反射而不是透射光的“魔鏡”

加拿大研究人員第一次使用液晶制造了一個平面魔法窗,這種透明裝置在光線照射時會產生隱藏的圖像。在最新一期《光學》期刊上,研究人員描述

2022-05-10

研究成果:新方法抑制藍藻生長將降低水環境污染防治成本

5月9日,記者從江南大學獲悉,該校生物工程學院饒義劍教授團隊,通過反復研究發現了尾孢菌素對太湖藍藻生長的抑制作用,這將為太湖藍藻治理

2022-05-10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