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一些患者會發生腫瘤轉移,而另一些則不會?科學家對其中原因還不甚清楚。最近,奧地利科技學院研究人員在《腫瘤學前沿》發文指出,一種名為MFSD1的蛋白質會抑制癌細胞的轉移。
MFSD1是哺乳動物中的一種蛋白質。研究小組在小鼠體內制造了缺乏這種蛋白質的癌細胞。沒有這種蛋白質,癌細胞的移動速度要快得多,這表明MFSD1阻止了癌細胞的移動。研究人員在患有乳腺癌、結腸癌和皮膚癌的活小鼠身上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在缺乏MFSD1的情況下,轉移率有很大的增加。
研究人員對有無該蛋白質的癌細胞進行了壓力測試。他們發現,含有MFSD1的癌細胞在機械應力下很快死亡,而那些沒有這種蛋白質的癌細胞往往保持完好。這表明,如果沒有這種蛋白質,某些癌細胞可更容易進入血液,并找到進入身體其他部位的途徑。在另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用類似實驗測試了癌細胞對“饑餓”的抵抗力。同樣,缺少MFSD1的細胞存活時間更長。
研究證明,癌細胞對“饑餓”和機械壓力的反應都是由蛋白質MFSD1引起,這是通過影響位于癌細胞表面的特定受體來實現的。這些特定受體是一種整合素,可確保癌細胞彼此黏連。在一個恒定的循環中,癌細胞產生這些受體,將它們運送到細胞表面,然后回到細胞內部。如果癌細胞缺乏MFSD1,它們就不能循環利用特定類型的整合素。結果是癌細胞與周圍組織和彼此之間的黏連較少,使得它們更容易遷移。(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該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與國內外研究機構合作,首次在太陽耀斑中發現具有扭纏結構磁島形成的快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宇宙中物質運動最快的速度是光速,這一限制有沒有可能被打破?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洛倫茲對稱性的破缺來檢驗。最近,《
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的科學家在9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培養皿中的人類細胞和活小鼠的腦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向其中添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公司)野蠻發展的星鏈低軌互聯網衛星星座最近接連遭遇挫折:不但一場突如其來的太陽風暴導致40顆剛發射的星鏈衛
英國原子能研究所2月9日發布消息稱,在去年12月的實驗中,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歐洲聯合環狀反應堆(JET)在5秒內產生了59兆焦耳
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生物工程師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了癌癥進化中一個此前未被認識到的關鍵角色:基因組某些區域發生的簇狀突變。研究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