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道路各有不同,但幸福的人生總有共同的愿景。創辦于1904年的福清市實驗小學享有福建省小學名校盛譽,是福建省首批5所示范小學之一,曾十次獲評省文明校園。近年來,學校積極推進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聚焦“五育融合”,在“五育”方面多做“加法”,巧做“減法”,善做“乘除法”,在課程、課堂、社團、研學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深度學習,融于課程
學校的課程始終堅持面向每個人,關注每個學生的幸福成長,創造一切條件,讓每個學生在學習場景中獲得體驗、熏陶、啟迪,在感悟中升華情感,在體驗中學會合作,在交流中提升素養。
學校致力于打造“五育融合”的課程,不讓課程設置的局限成為學生成長的遺憾,而是要給學生成長提供無限可能。學校以重興趣、近生活、多選擇為原則,打造了“三館”和“兩園”,即茶藝體驗館、家鄉美食體驗館和由果蔬種子、百草藥組成的種子博物館,以及紅耕園、幸福園,構建勞動教育課程。依托“三館”“兩園”,學校開設24門子課程,形成了生活勞動、農事勞動、創意勞動3個課程群,實現以勞育德、以勞增智、以勞益美、以勞健體、以勞促創,讓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研中學,實現沉浸式體驗學習。
在這樣的思路下,一棵大蒜也可以引發多學科思考。教師帶領學生們觀察大蒜,學習培育方式,讓學生們回家嘗試以泥土栽培與無土栽培兩種方式種植大蒜。在種植大蒜過程中,學生們認真觀察大蒜的生長變化,寫成觀察記錄,完成了語文作業;數學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一粒蒜苗、一顆蒜頭、一筐大蒜、一片蒜園之間的數量關系,完成了“數”與“算”的練習;而為大蒜畫一幅肖像畫,制作蒜桿模型、粘制蒜瓣圖形,也就創作了美術作品;最后,孩子們把大蒜帶回家中做成美食,品嘗收獲的欣喜,更是勞動實踐的收獲。一株株蒜苗在學生筆下富有生命、充滿生機,實現了多學科融合的教學創新。
項目學習,融于課堂
“古木穹枝云里歡,濃蔭蔽日隱童年。歷經多少滄桑事,依舊悠擎頭頂天。”福清人葉向高是明朝宰相,他讀書修身養性、為官造福百姓的故事成為后代美談。去年金秋十月,書聲瑯瑯,在校門口兩棵郁郁蔥蔥的大榕樹下,五年級一班學生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自編自導情景劇《門前那棵大榕樹》,誦讀聲和歌聲引來師生們駐足觀賞。學校以葉向高讀書向上的精神為主題,鼓勵孩子們奮發有為、向高致遠。情景劇表演結束后,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畫出自己心中的大榕樹。微風和煦,時光靜謐,和著學生筆下的沙沙聲,讓人沉醉其中。
這是學校正在開展的多維度多學科融合的項目化學習的課堂。項目學習的主題是“榕樹”,以語文課為主導,融合科學、音樂、美術等學科,讓學生自組織、自驅動、自創設、自評價,將探究聚焦于“榕樹”的人文表征與科學習性之上。別開生面的項目化學習帶來了一場頭腦風暴,學生們針對項目主題,提出一個個充滿童真童趣又富有深刻內涵的問題。很快,子項目誕生了:我和榕樹的故事,榕樹的數字名片,榕樹種屬的福建分布……榕樹的人文與科學元素在項目化學習中生根發芽:學生測量著榕樹的直徑、榕樹的高度,繪制成榕樹數據卡片;用英語寫郵件和異國的朋友暢聊榕樹文化;一些擅長美術的學生就地取材,畫出了一幅幅榕樹卡通形象設計圖。探究活動開始后,幾株大榕樹上的心愿卡也漸漸多了起來,學生們把榕樹當知心伙伴、親密朋友,成為校園一景。
文化熏陶,融于節慶
學校將節日文化融入“五育”,使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實現幸福成長,同時也生動詮釋“五育融合”的豐富內涵。通過系列創意活動,有針對性地挖掘節慶活動背后的精神文化,利用教材、圖書、網絡等渠道,搜集節日傳說、典故等資源,指導學生通過不同的學科視角整體認知節日文化,樹立正確的節日文化意識和慶祝導向,還安排了精彩紛呈的集體過節活動。重陽節,少先隊員與幾十位退休教師歡聚一堂,為老教師們送上蛋糕等禮物,福州傳統節日拗九節,學生熬制“拗九粥”,送給抗疫醫生、環衛工人、公交司機,將感恩之情灑向整座城市。
創意無限,融于社團
“盡精微,致廣大”,“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學校以體育、音樂、美術等教育為支點,融入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元素,運用生動活潑的游戲形式,通過社團文化實踐,開展富有創意的項目化綜合實踐活動,著力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間藝術、學科文化與體育、美育深度融合,形成了學生自主學習、融合學習、創新學習的熱潮。例如,學校手工社團通過尋訪民間藝人,學習燈籠、油紙傘、斗笠帽子、背包等傳統器具的制作或裝飾技藝,不僅了解了福州竹編等傳統器具所特有的材質、器形、工藝、用途等知識,還著力挖掘其文化內涵及藝術外延,用繪畫、制作加工、裝飾等創意方式進行個性表現,推出了“傘”亮風采、“燈”彩輝映、“笠”意標新、“包”羅萬象等作品,體現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及勞動教育的無縫對接和高效融合。
研學旅行,融于實踐
學校通過非遺文化學習與非遺項目參觀體驗、親子互動等相結合,讓每個學生了解、守護、傳承福清傳統文化,真正體驗到家鄉味道的人文情懷與科學道理,做到文化自覺。學校帶領學生走訪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天寶陂,進行多維度、立體式深度體驗,讓學生更加愛護和親近家鄉的文化遺產與傳統。此外,學校還組織師生廣泛搜集福清的地方詩詞歌賦和歷史人物故事,讓學生感受家鄉的人文情懷,感受方言文字之美,感悟家鄉傳奇人物海納百川、廣濟蒼生的品格。學校組織師生到田間繪畫和攝影,感受福清山川湖海的俊美,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邀請家長指導制作福清美食,讓學生感受家鄉的匠心匠技。通過這些多層面、多維度、多場景的實踐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在融會貫通中逐步做到學習內容的舉一反三、學習方法的遷移拓展。
“有夢不覺天涯遠,揚帆起航正當時”。在“五育融合”思想的引領下,福清市實驗小學正朝著“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目標,全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積極探索創辦家門口的新優質學校。
(作者系福建省福清市實驗小學校長)
幸福的道路各有不同,但幸福的人生總有共同的愿景。創辦于1904年的福清市實驗小學享有福建省小學名校盛譽,是福建省首批5所示范小學之一,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建設與應用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作為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是以互聯網平臺化思維推動
3月7日,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通知,即日起,遼寧省啟用新版二級建造師注冊管理信息系統,并在全省范圍內實行二級建造師注冊證書電子
幸福的道路各有不同,但幸福的人生總有共同的愿景。創辦于1904年的福清市實驗小學享有福建省小學名校盛譽,是福建省首批5所示范小學之一,
雙減政策出臺已經大半年時間,各地各校正在積極探索,但目前來看,距離提升學校育人水平,讓學生學習更好地回歸校園的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建設與應用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作為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是以互聯網平臺化思維推動
3月7日,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通知,即日起,遼寧省啟用新版二級建造師注冊管理信息系統,并在全省范圍內實行二級建造師注冊證書電子
近日,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科技融合創新中心發布《2021年中國文旅演藝劇網絡傳播力報告》?!秷蟾妗肥状蜗到y地提出文旅演藝劇的概念,前期通過
[摘 要]高校師德師風考核要適應新時代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積極應對師德師風建設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高校要嚴格考核評價,落實師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