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出臺已經大半年時間,各地各校正在積極探索,但目前來看,距離“提升學校育人水平,讓學生學習更好地回歸校園”的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當前,除了要堅定推進“雙減”的決心、提高對教育質量內涵的認識外,還要著重處理好幾對關系,更好地推進“雙減”工作走深走實。
一是提高校內教育教學質量要處理好“加”和“減”的關系。“雙減”的核心在于提升校內教育質量,有所增方能減,減負不減質是關鍵,那么,對學校來說,具體加什么、怎么加?
加強課程建設。讓學生在校內“吃飽”“吃好”,構建起適合學生發展的新課程體系,是學校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學校要補齊短板,突出勞動教育、藝術教育、體育、綜合實踐課程的優勢,滿足學生不同的發展需求,突出育人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以課程體系建設推動育人方式變革。
加強課堂研究。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是“雙減”的根本。學校和教師要在課堂上下功夫,深入研究課堂教與學的方式方法,扭轉“以教為中心、以教定學”的傳統授課模式慣性,打破以刷題、知識點灌輸為主的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重在“研”,學校要重視教研,教研部門也要引領學校研究課堂、改進課堂、變革課堂。
加強因材施教。教育焦慮產生的根源是沒有正視并承認學生的差異,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學生,家長總是盯著“別人家的孩子”,攀比考試分數。學校、教師要有勇氣破除“唯分數”的頑疾,從學生的性格特點、特長愛好、人際關系、行為習慣等方面給予多維評價。
二是提高作業設計能力要處理好“量”和“質”的關系。如何提高作業設計的質量,切實發揮作業的育人作用,做到減時、減量、不減質,學校作業改革正面臨新的挑戰。
高質量的作業設計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習內容、發展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校要進一步認識作業的價值,將作業與考試命題設計能力作為教師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能力;把作業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像備課一樣“備作業”;把作業設計作為重要的教研方向,鼓勵教師創新作業形式,作業類型要多樣化,作業內容要注重貼近生活。
三是提高課后服務水平要處理好“內”和“外”的關系。“雙減”對推進校內課后延時服務提出了更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可以說,課后服務的質量如何,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為學生減負的效果如何。
課后服務如何讓學生受益、家長滿意、教師更好地接受,需要學校進一步思考和探索。從現實情況來看,要積極探索學校課后服務模式,并優化課內外教育結構,科學定位學校教育課程育人體系和學校課后育人體系的關系,重新構建學校課內+課外育人體系,形成學校教育的新樣態,并維護學生、教師、家長等不同主體的權利,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四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要處理好“管”和“服”的關系。“雙減”取得實效,關鍵在教師。隨著作業時長和課外“補餐”的減少,家長、學生和社會對校內教育質量的追求和要求更高,需要教師下更大功夫、投入更多精力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一方面,要“管理”好教師隊伍。通過培訓、教研、信息化等途徑為教師賦能,重點抓好新課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術培訓,強化師德教育和教學基本功訓練,不斷提高教師課堂教學、作業與考試命題設計、實驗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導等能力。
另一方面,要“服務”好教師。“雙減”之后,教師的擔子更重,壓力更大,特別是課后延時服務和托管,無形中拉長了教師的工作時間。要切實為教師減負,比如彈性上下班要拿出具體的舉措,減輕教師的擔憂,兜住教師的身體健康,校長要身體力行,為教師的事務性工作瘦身,讓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影響學生未來發展的業務工作中來。
五是提高協同育人效能要處理好“分”和“合”的關系。落實“雙減”,需要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協同、統籌推進、共同治理,不能一抓就緊、一放就松。要明確各主體的責任和邊界,形成合力。
家長觀念的轉變、家校協同育人機制的完善是當下的一個核心議題。“雙減”背景下,學校尤其要努力爭取家庭教育的配合,積極溝通、引導,實現家校良性互動。目前家長普遍存在兩種焦慮:一是不參加校外培訓,孩子在學校能學好嗎?二是家庭作業減少了,課外班不能去了,多出來的時間怎么辦?面對家長的焦慮情緒,學校要起到主導作用,讓家長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學習。一個對孩子真正負責任的家長,不能認為給孩子多報班、多陪課就是盡到了責任,而是要真正參與到教育和陪伴的過程中,避免因家庭教育不當或缺失而產生“5+2=0”現象。
(作者系湖北省咸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建設與應用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作為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是以互聯網平臺化思維推動
3月7日,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通知,即日起,遼寧省啟用新版二級建造師注冊管理信息系統,并在全省范圍內實行二級建造師注冊證書電子
雙減政策出臺已經大半年時間,各地各校正在積極探索,但目前來看,距離提升學校育人水平,讓學生學習更好地回歸校園的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建設與應用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作為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是以互聯網平臺化思維推動
3月7日,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通知,即日起,遼寧省啟用新版二級建造師注冊管理信息系統,并在全省范圍內實行二級建造師注冊證書電子
近日,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科技融合創新中心發布《2021年中國文旅演藝劇網絡傳播力報告》。《報告》首次系統地提出文旅演藝劇的概念,前期通過
[摘 要]高校師德師風考核要適應新時代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積極應對師德師風建設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高校要嚴格考核評價,落實師
[摘要]提高來華留學教育質量既是學校促進國際化辦學提質增效、內涵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進一步推動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的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