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是“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的發展目標。一直以來,中外合作辦學切實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融通中外優勢教育人才,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優異成績。截至2021年10月底,經教育部批準或備案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共有2447個,其中本科以上機構和項目1295個,專科層次機構和項目900多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占辦學機構、項目總數的90%左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涉及經濟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等11個學科門類200多個專業,合作對象涉及39個國家和地區、800多所外方高校、700多所中方高校。地方高校在探索中外合作辦學的實踐中,也在不斷拓展國際交流合作渠道,利用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以山西省為例,山西省本科及以上層次中外合作辦學在辦機構及項目三項,分別是太原理工大學與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合作舉辦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山西財經大學和德國埃森經濟管理應用技術大學聯合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太原科技大學與美國奧本大學合作舉辦的環境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目前已停招,但仍有在讀學生)。
提供政策指導,助力地方教育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教育對外開放,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和采取一系列重要舉措,積極推進中外合作辦學,在范圍上增加、在規模上擴大、在管理上規范、在質量上提高,力度和密度前所未有。中外合作辦學已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著力點和突破口,在推動高校體制機制改革、拓寬人才培養途徑、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需求、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中外合作辦學為山西及中西部地區擴大教育對外開放搭建了平臺,提供了借鑒學習的機會,為推動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政策指導和智力支撐。山西省委、省政府一直全面貫徹落實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 堅定加快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凝心聚力育新人,求真務實謀發展,搶抓歷史新機遇,以高水平、高要求不斷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積極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加強與世界高水平院校及教育機構開展務實合作,助推山西教育高質量發展。
填補領域空白,促進地方資源融合創新
近年來,山西高等教育把區域性與國際化協調發展作為高等院校的核心戰略之一,主動服務國家外交、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逐步培育出新的辦學優勢和特色,學校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顯著提升。令人欣喜的是,2019年,教育部批準設立太原理工大學與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合作舉辦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的中外合作項目,太原理工大學特別引進了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和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均躋身全球前2%高校之列的伍倫貢大學作為合作單位,對于促進我國在機械科技領域保持國際領先地位、彌補機械科技人才短板、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填補中外合作辦學工科領域的空白有著重要意義。省內各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是貫徹落實山西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四為”即堅持轉型為綱、項目為王、改革為要、創新為上;“四高”即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崛起、高標準保護、高品質生活;“兩同步”即到2020年山西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思路和要求的具體行動,也是大力實施國際化戰略工程、開展國際化辦學的重要舉措。因此,作為加快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重要載體的中外合作辦學,無疑將在山西省的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和新發展格局構建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將在助推山西高等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協同創新、資源融合創新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發揮地方特色,推動高校“雙一流”建設
疫情影響下,教育對外開放正處于提質增效的關鍵期,山西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也成為這一階段的核心問題。面對各種挑戰,一是中外合作辦學要旗幟鮮明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要切實加強中外合作辦學黨建工作,按照黨的建設同步謀劃、黨的組織同步設置、黨的工作同步開展的要求,確保人員到位、機構到位、活動到位。要開足開好思想政治課,把“課程思政”融入到課程體系中,將中外合作辦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凸顯出來,才能確保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二是不同辦學層次、不同培養目標的中外合作辦學,應當有不同的質量標準。家國情懷、國際視野,是中外合作辦學學生最大的競爭優勢。山西高校更應探索出具有“山西特色”的專業學科學生,解決目前“卡脖子”的技術難題,搭建中外合作交流的學科建設平臺,實現結對幫帶、雙向促進;三是聚焦高質量內涵,明確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要堅持優質資源導向,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對引進的教育資源,堅持為我所用,堅持體現中外雙方共同設計,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四是完善管理鏈條,防范應對風險,打牢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把好入口關,依法依規行政許可,做好過程監管,守牢高質量發展的底線,健全引退機制。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應堅持系統觀念,把安全發展貫穿中外合作辦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高效可靠的綜合監管體系和監管合力。事關國家安全、教育主權、高校穩定的問題,需要相關高校把牢方向、守住底線,牢牢把握中外合作辦學的主導權,推動發展和安全在中外合作辦學質量建設過程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山西一直致力于面向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需求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堅持價值引領,構建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促進交叉融合,培育國際化師資隊伍。通過扎實推進延展學科合作,提升科研協同創新能力;強練內功,拓寬中外合作辦學的內涵。各高校堅持按照省委、省政府“1331工程”的決策部署,不斷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實現整體躍升。因此,山西省教育廳也在統籌謀劃、協調推進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機構的各項工作,全面發揮中外合作辦學對優質資源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擴大學校教育對外開放,推動各學校高質量發展,為“雙一流”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中外合作辦學是“雙一流”建設的助推器,中外合作辦學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政策是穩定的,方向是明確的,實現高質量發展必將大有可為。(作者 崔博 系太原理工大學講師,工學博士,曾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赴英國赫特福德大學做訪問學者)
[摘 要]高校師德師風考核要適應新時代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積極應對師德師風建設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高校要嚴格考核評價,落實師
[摘要]提高來華留學教育質量既是學校促進國際化辦學提質增效、內涵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進一步推動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的
3月12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福建)啟動大會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課堂集體備課會在福建福州舉辦。福建省委教
[摘 要]高校師德師風考核要適應新時代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積極應對師德師風建設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高校要嚴格考核評價,落實師
[摘要]提高來華留學教育質量既是學校促進國際化辦學提質增效、內涵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進一步推動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的
近日,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依托兩網兩微一平臺,開展云思政工作,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等方式,在工作部署、主題活動、志愿服務等方面,努力織牢云
3月12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福建)啟動大會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課堂集體備課會在福建福州舉辦。福建省委教
近日,多地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再一次嚴峻起來,吉林、上海、山東等地個別校園均出現新增新冠肺炎感染者。為快速阻斷疫情傳播、保障廣大師生生
教育部今天召開全國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 落實3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部署近期教育系統疫情防控重點任務
3月11日,中國人事考試網發布《關于降低或取消部分準入類職業資格考試工作年限要求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降低一級建造師、監理工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一共修改了92處,教育部分的修改有10處,其他領域涉及教育方面的修改還有4處。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華中師大國家教育治
初春的扎尕那景區,薄霧漸散,陽光穿過云層落到村子和山坡的各個角落。在沿山而建的木制藏居中,幾幢嶄新的紅黃相間的高樓格外引人矚目,這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